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071795
大小:5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0
《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探究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探究摘要: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以学定教,自主合作〃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科学地定位了教与学的关系,极大地挖掘了教师与学生的潜能,实现了课堂效益的最优化。关键词:新课标理念;初中思想品德;高效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3-0035-01为深化新课程改革,落实初中思想品德新课标的课程目标和课程理念,我县各校正积极开展〃以学定教、自主合作〃课堂教学模式实践活动
2、。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推进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教学方式的转变要求坚持先学后教,做到以学定教,以学论教;学习方式的转变要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基本方式,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造高效课堂呢?在教学实践中我有如下思考:1.加强课改理论学习、转变教师思想观念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先导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创造性地利用教材这一主耍工具,整合教学资源,创造性地落实课程标准的过程。学习洋思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杜郎口屮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三R
3、26;三•六〃模式;山西太谷〃24字课堂教学模式〃等。2•编好用好导学案导学案〃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以教师的启发引领为主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我发现,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发展的有效途径。在整个高效课堂的教学中变成了学生借以形成学习能力的有效载体,变成了教师落实以学定教的有力抓手。只不过,导学案的设计切忌变成习题集、问题集、教辅资料等。那样便丧失了导学案的真止功能,也失去了导学案存在的真止价值和意义。导学案的编制应注意控制
4、课时学习的知识量、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和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应将教材中的知识点、德育点引入创设的具体的材料情境、生活场景或课堂活动中,强化与生活的联系,问题的设置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导学导练要有适当的梯度,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和认知规律。3•精心创设情境和问题,情境要贴近学生生活,实现生活化教育,问题设置要有目的性、启发性和吋效性创建生活化的思晶教学,是我们每位老师渴望达到的目标,但好多吋候,我们只流于形式,课堂过于热闹,学生只在〃热闹〃,却忽视了〃门道〃,未能实现预期目标,一堂课下來,不仅学生收获很少,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老师也会感觉很累,好
5、多吋候感觉自己好像在唱〃独角戏〃,而且好多吋候都把注意力放在了如何维持课堂纪律,这些都是我在口己的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思想品徳课,既源于生活,又要同时为生活而服务,所以,我们的思品教学不能脱离生活。同时还要精心创设问题,使每个问题都为突破重难点而服务,激发学牛的兴趣、情感和思维,引导学生不断质疑不断思考,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灵活处理课堂出现的问题,因为学生Z间的差杲,我们老师要有针对性的进行疏导、释疑,以达到设计Z目的。4.全面及吋了解学情是激发学习热情、提升学习效果的基础我们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6、,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情分析是否到位。教师的教学由于缺乏对学情的全面了解和掌握,导致在许多情况下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要做好学情调查,教师务比弄明口三个问题:〃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学生还想知道什么?学生自己能够解决什么?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与途径去真止了解学生的生活现状与习惯,在此基础上设定教学冃标、确定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选择教学方式、设计活动形式等组织教学活动,才能使学半获得适切的体验与感悟,使他们的能力得以增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提升。5•注意教学方法的研究,学生既乐学,乂会学,尤其是后者,既真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
7、体作用,也是新课改理念的具体体现好的教学方法,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快斥的氛围屮学习,快乐中成长,实现情感、能力和知识目标的有机统一,而但好的教学方法,也能让学生在教学中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由会听、乐学变为会学,实现新课改理念要求,真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引导作用。6.注重学法指导、抓实评价反馈是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措施〃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必须最终落实到学生的〃学〃上來,作为思品教师,应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进程和学习需要,利用个别指导和小组学习
8、形式,引领学生自悟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是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对学生学习放任自流,教师应积极参与其中,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形成师纶间双向的、能动的交流,从而保证学习的质量和效果。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