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初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ID:46071195

大小:53.6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0

初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_第1页
初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_第2页
初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_第3页
初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_第4页
资源描述:

《初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阵摘要:培养更加优良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的重中Z重。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应将着力点置于:构建数学思考情境,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积极创新数学教学手段,不断优化教学思维方式;加强教学中的生化联系,提升数学生活化思维能力。关键词:初中数学;思维能丿教学;策略探讨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的核心,初中数学作为初中生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可以增长学生的数学知识,开拓学习的思维视界。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结合初中学生具体的生理特点、心理特征、知识结构和数学思维的发展特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培育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下面,提

2、出儿点有效提升初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一、构建数学思考情境,激发学生发散思维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积极引领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究、分析和思考非常重要,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不断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渠道之一,特别是积极引领学生通过不同视角对数学问题进行观察,以不同的角度对数学原理进行分析,以不同的方式解决数学问题,可以有力地激发他们提升数学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可以积极鼓励学生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或者将一些数学习题进行一题多变的训练,激发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形成从多个角度观察、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的良好习惯。例如,在“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3、教学过程屮,一般是通过将多边形内和之和的问题进行变换,将其变换成多个三如形内介之和的问题,然后依此进行推导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很多教师通过在多边形内部定位一点,然后将多边形划分为多个三角形,进而进行推导。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改变该思维方式,引领学生进行探究,可以将该点进行“移动”,移动到多边形的某一点上,由此划分出多个三角形,然后再进行推导。显然,这种思维方式具有更加新奇的特点,可以促使学生更稳固地掌握知识,养成多角度分析问题的习惯,从而使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二、积极创新数学教学手段,不断优化教学思维方式《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在初屮数学教学屮,

4、教师必须加强内功,学会通过使用更加简洁、有效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观察、分析、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帮助他们更加快捷地认识到基本数学概念、原理的本质特征,并在这个过程中引领学生通过更加简便的思维方式理解数学知识,大胆创新,敢为人先,创新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方法,通过更加简洁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从而促使学牛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例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立足于学校提供的外在课堂教学软硬件条件,紧密结合学生的具体生理和心理特点,紧贴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分析和应用能力,以及他们已有的基本数学知识和基本数学技能,加强対教学内容的研究,科学地引入现代化教学的辅助工具,创设更加缜

5、密、更加完善的教学方案和计划,牢牢把握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有效激活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思维,不断迸发出更多的数学思想灵感,提升思维的品质。三、加强教学中的生化联系,提升数学生活化思维能力依据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各种学科的教学实践活动必须与生活紧密结合起來,促成在生活中教学,在教学中学会生活,让教学的意义更具生活价值。而现实的教学实践也表明,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特别注意冇意识地引入生活化教学策略,通过运用生活化的数学模式来帮助学生构建更加敏捷、更加全面的数学思维能力。例如,在“三角形的稳定性”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在课

6、堂教学中引入一些示范性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到“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现实生活中随手可得、随眼可见,女口,三脚杯、照相机底座的三脚架、自行车的三角支撑、木匠在钉木板过程屮采用的“三角形订法”等,让学生的思维进入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三加形所具备的稳定性是和生活应用息息相关的。综上所述,培养数学思维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必须充分结合教学特点加强研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参考文献:[1]花帮艳•初中数学教学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2013(7)・[2]盛锦辉,初中数学课堂

7、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J]•教育改革与实践,2013(4)・(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吁盼县第二中学)编辑薛直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