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070964
大小:5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0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优化设计的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优化设计的策略1教学目标的设计策略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预期所要达到的效果。作为规定教学活动中方向的重要指标体系,他对教学活动发挥着导向、激励、检测的作用,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确立合适、良好的教学目标,要体现具体、明确,要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这就要求教师用最精炼的语言,用最恰当的行为动词来恰当地描述教学目标,如在讲授大气压强时,笔者拟定了下面几个教学冃标:①了解大气压强的产生原因;②感受大气压强的存在;③能利用大气压强解释一些简单生活现象。这三个目标紧密相连,后一个目标是前一个目标的深入,前一个目标是实现下一个目标的前提
2、;实践证明,这三个目标是精炼地,学生完成了这三个目标,也就较好地完成了本节课的任务。2课堂导入策略导入新课是一节课的重要环节,好的导入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牛:的认知冲突,打破学生的心理平衡,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针对物理课的特点,常见的导入课堂的方法有演示导入法、实验导入法、设置情景法和故事导入法等,但无论哪种方法,都要依据教材特点,依据教学目标,并且演示的内容和设置的情景要能够激起学生的思维,如笔者在讲授《压强的基本概念》和《大气压强》时分别使用了演示法和设置情境法,在讲授《压强的基本概念时》,笔者让学生用两个手指
3、夹住铅笔的两端,逐渐用力,体会两手指的感觉,然后提出,在两手指所受压力相同的情况下,为什么两手指的感觉不一样。这种导入,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思维,为顺利地学好本节知识打下了基础。在讲授《大气压强》时,笔者是从理论上引导学生逐渐深入到大气压强,笔者先让学生估算了教室内空气的质量大约是400kg,笔者又告诉学生整个大气层的质量大约是5.2X10的13次方kg,首先学生对大气层的质量如此之大感到惊讶,但他们是确信的,因为,他们事先计算了教室内的空气质量。然后笔者开始引导:大气层的质量如此Z大,它们受到的重力也是很大的,那么它们对浸在其中的物体就会产生很
4、大的压力,进而对物体表面就会产生很大的压强,于是,本节课的课题浮出水面,通过这种方法的引入,不仅激起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学生也初步理解了大气压强的产生原因。在讲授《电磁波》一节时我采用的是故事导入法和问题导入法一一我首先介绍了古代有一种传递信息的方法——飞鸽传书,人们把书信绑在飞鸽的腿上,放飞,飞鸽飞到目的的,人们再把书信拆下来一—完成了一次信息的传递。接着我让学生分析讨论了飞鸽传书有哪些缺陷,学生很快找到了答案:传播距离不是很远、传播速度不是很快、传播的信息量不是很大,有的学生还提出了飞鸽传书保密性不高,半路有可能被截获,针对这些缺陷,我适时地
5、提出了问题:用什么办法能把一个信息在极短的时间内传到世界上任意一个角落?这个办法就是电磁波。通过故事导入,学生可以在轻松当中渐入佳境。3提炼课堂教学内容的策略教学内容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保证。同时,教学内容也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要进行科学有效地教学内容设计,需要遵循的基本要求很多,其中,既有教育学的要求,如科学性、思想性、基本性、时代性、开放性等,也有心理学的要求。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教学内容的设计必须遵循适切性。即所选教学内容应与教学目标、学心者的心理发展水平相适应。这是提炼教学内容必须遵循的原则。首先,教学内容应有助
6、于目标的实现,凡是与教学目标不相干或者关系不大的内容,都要放弃和删除。这是教学内容设计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保证教学内容精干、有效,保证教学活动省吋、高效的基木条件,面对浩瀚的知识海洋,我们在某次特定的学习活动中,选择什么,放弃什么,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这一标准决定的,如在讲授《大气压强》时,笔者果断地舍弄了课本上的“冷水浇铁皮罐”实验,这个实验不便于操作,实验效果也不好,笔者代之的是“冷水浇塑料瓶”实验,实验器材易得,实验效果明显。其次,教学内容的难度应适当,既要有可接受性,又要有发展性。可接受性是指教学内容要与学习者的心理发展水平相吻合,要难易适中
7、,发展性是指教学内容必须蕴含促进学习者发展的成份与价值,要保持适当的难度。也就是说教学内容不是着眼于学习者实际已达到的发展水平,而是要凭借他的现有发展水平,创造出新的心智发展的基础。4练习题的设置策略巩固练习是帮助学生掌握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心理实验表明,学生经过近30分钟的紧张学习之后,注意力已开始下降。此时,学生易疲劳,学习兴趣降低,学困生的表现尤为明显。为了使学生保持较好的学习状态,提高他们的兴趣,除了注意练习的目的性、典型性、层次性和针对性以外,我们还要特别注意练习形式的设计。如在讲授《压强》一节时,笔者在课的
8、最后安排了这样一个问题,老师出示了一枚鸡蛋,先让一个学生放在掌心里用力握,无论怎样用力,这枚鸡蛋都没破;老师又让另一个学生用两个手指捏,结果用不大的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