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早期康复治疗体会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早期康复治疗体会

ID:46067673

大小:61.6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0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早期康复治疗体会_第1页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早期康复治疗体会_第2页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早期康复治疗体会_第3页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早期康复治疗体会_第4页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早期康复治疗体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早期康复治疗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早期康复治疗体会摘要:马蹄足内翻是一种常见的先天畸形,由足下垂、内翻、内收三个主要畸形综合而成。据国外报道,占全人口的1%。〜3%。。其治疗原则为治疗愈早效果愈好,在新生儿期即需开始治疗。治疗方法有手法矫正、石膏或绷带固定及手术治疗等,早期以手法按摩矫止、功能训练为主,结合蜡疗、物理电刺激等综合康复治疗,能起到很好的矫正作用。关键词:先天性马蹄足内翻康复【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108-02先天性马蹄足内翻是以前足内收、内翻、高弓,后足跖屈、内翻、内旋为卞要衣现的畸形疾病。

2、1病因有环境因素、胚胎发育畸形及遗传等假说,女也①子宫内受压;②胚胎发育停滞,故常合并其它畸形;③肌肉发育不良,弓I起肌力失衡;④肌腱附着异常等。[1]2病理改变包含四部分畸形:①前足内收内旋;②后足内翻;③踝关节下垂;④胫骨内旋。(1)肌肉与肌腱:肌腱细而弱,跟腱纤维增生,而止点偏向跟骨内侧,足底与内踝肌肉挛缩,腓骨长短肌无力。(2)韧带与筋膜:跟距关节内侧韧带与筋膜大片纤维化,跟距韧带短小,内踝韧带、跟距韧带挛缩。(3)胫后肌挛缩。(4)骨骼变化:距骨是主要的原始病变。距骨头向内弯曲,关节面向下、向内,距骨本身呈马蹄位。跟骨向内弯曲,跟骨结节靠

3、拢内踝。舟状骨呈楔形。3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3.1婴儿出生后即有一•侧或双侧足部跖屈内翻畸形。具体表现:足下垂,足前部内收内翻,距骨跖屈,跟骨跖屈内翻,跟腱、跖筋膜挛缩;前足变宽,足跟变窄,足弓高,足外缘凸起,距骨头在背侧及外侧隆起,外踝偏前突出,内踝偏后且不明显。站立时后跟向上内翻,足外缘着地负重,足底向后,严重时足背外侧负重,负重区产生滑囊炎及腓月氐。若单侧畸形,走路跛行;双侧畸形,走路摇摆。由于上述现象而呈足跟、足前部内收。3.2类型。分为两种类型:①瘦长型(松弛型)足外形瘦小,畸形较轻,易于用手法将足置于中立位,小腿周径与健侧相似。非手术治疗

4、效果佳。②短肥型(僵硬型)足肥而短,足跟小,畸形严重,小腿周径较健侧为细,畸形不易用手法扳正,常需辅以手术治疗。3.3X线表现。正位X线片示距跟角(距骨轴与跟骨轴的相交角)<30°。距骨纵轴与跖骨纵轴的相交角为0。〜20。o侧位X线片示灰骨纵轴与跟骨跖面切线所成相交角〈30。,否则有足下垂。4治疗原则其治疗原则为治疗愈早效果愈佳,在新生儿期即需开始治疗。5治疗方法手术疗法适用于非手术治疗失败或年龄较大,超过2岁以及短肥型足的患者。手术可分为软组织松解、肌腱移位及骨手术三种。手术治疗不当可产生各种并发症且术后需加用矫形支具。非手术治疗方法适用于新生儿

5、、幼儿期患者,如手法矫正结合胶布固定、石膏逐步矫形、“丹尼斯布朗”夜用矫形支具等。此处介绍的是以手法按摩、功能训练为主,结合蜡疗、物理电刺激、针灸、穴位注射药物等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方法。5.1手法按摩。①轻柔手法拿揉小腿三头肌、胫后肌。②循经推按足少阴经、足厥阴经、足阳明经、足少阳经经络喻穴。③点按、扣击足阳明经、足少阳经经络月俞穴。④拔伸类手法矫正足内收,内翻,马蹄畸形。马蹄内翻足的形成主要由于足部肌力不平衡所致,即内翻肌(胫前肌及胫后肌)强而短缩,外翻肌(腓骨肌)弱而伸长,跖屈肌(小腿三头肌)强于足背屈肌(胫前肌)。矫形步骤应该是先矫正内收,后内

6、翻,最后矫正马蹄畸形。因为内收畸形未予矫正时,舟状骨位于距骨头的内狈9,矫正后则位于距骨前方,此时其前后足的负重线在同一直线上,使畸形不易再发。而在内收畸形未矫止时,其负重线和肌肉力线不在正常位,此时先矫正内翻畸形可因胫前、后肌的牵拉使内翻及内收畸形的侨正均发生困难。过度矫正内收畸形可使舟状骨移位于距骨的外侧,从而产生平足症。如不矫正内翻畸形、而先矫正马蹄畸形,此时约有一半的距骨在跟骨的前上方(在矫形过程中距骨逐步向后,跟骨向前移动至正常位),使距、跟及跚骨关节粘连形成顽固畸形。5・2功能训练。松解痉挛肌,刺激兴奋拮抗肌,下肢功能位保持,先矫正足前

7、部内收,再矫正距骨下关节内翻,然后矫正踝关节的跖屈。手法应轻柔,以免损伤骨肪,但须稳定有力。先屈膝90。避免手法中韧带被牵拉而松弛,助手握住胫骨上端。手法屮第一步手掌大小鱼际固定足跟,另一手抓住前半足向外展,外展时每次保持20-30秒。前半足内收纠正后,同样握住足跟,进行外翻。手法纠正内收、内翻,足内侧较松可以外展、外旋后进行背伸。背伸必须将整个足底托住向上背伸,否则会出现前半足翘起、后半足马蹄的舟状畸形。手法按以上程序进行,每日200—300次。[2]5.3理疗。中频神经机物理电刺激腓骨长短肌,中频导平物理电刺激肾月俞、梁丘、阳陵泉,低频痉挛肌物

8、理电刺激足内侧肌、小腿三头肌。5.4蜡疗。下肢与足部正常功能位固定。5.5针灸:足三里,阳陵泉,悬钟,针用补法。5.6药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