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国际经济毕业论文 西方公平与效率理论的发展历程.doc

经济学国际经济毕业论文 西方公平与效率理论的发展历程.doc

ID:460618

大小:32.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08-04

经济学国际经济毕业论文 西方公平与效率理论的发展历程.doc_第1页
经济学国际经济毕业论文 西方公平与效率理论的发展历程.doc_第2页
经济学国际经济毕业论文 西方公平与效率理论的发展历程.doc_第3页
经济学国际经济毕业论文 西方公平与效率理论的发展历程.doc_第4页
经济学国际经济毕业论文 西方公平与效率理论的发展历程.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济学国际经济毕业论文 西方公平与效率理论的发展历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经济学国际经济论文题目:西方公平与效率理论的发展历程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 在西方经济发展的各个时期,针对不同的社会现象和问题,西方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公平效率观,形成了不同的流派。西方公平与效率理论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  一、第一阶段——公平优先阶段  (一)理论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其突出表现是社会不平等恶性发展,两极分化非常严重和突出,体现了资本主义平等制度的内在矛盾和冲突,社会处于动荡不安之中。

2、阿瑟·奥肯认为资本主义“一方面宣扬和追求一种平等主义的社会政治制度,另一方面又刺激经济发展过程中两极分化。这种平等与不平等的混合,时常给人矛盾甚至是虚伪的感觉。”  (二)理论观点  在社会两极分化严重,社会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有些学者认为:平等是人人皆有的“天赋权利”,不论从人道的角度,还是从社会稳定价值出发,人的生存权利都必须得到社会的解救和保障。他们认为贫富悬殊和两极分化显然是一种眼光短浅的效率追求行为所致,会使社会陷入因对立而导致的消极和不稳定之中。因此,以国家干预学派、新古典综合派以及福利经济学派等为代表的福利经济学认为

3、,财产和收入的不平等必然引起资源配置的失调,经济运行机制的混乱必然使得经济缺乏效率,主张由国家干预来实现收入分配的均等化,如采取征收累进所得税、遗产税和由政府出面进行失业补助以及其他社会福利事业,力争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从而把富人的一部分收入转移给穷人,促进社会收入分配平等化。  1.国家干预学派。国家干预学派将公平作为优先考虑的政策目标,强调市场的缺陷,认为如果听任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收入就不可能公平分配。因此,应在政府的干预下缩小市场机制调节的范围,推行社会福利事业。其代表人物凯恩斯(J.M.Kenynes)认为“我们生活在其中的

4、社会的显著特点是不能提供充分就业以及缺乏公平合理的财富和收入的分配”。他指出,要推进社会公平,注重社会稳定,即要“从经济无政府状态转变为一种有意识地按照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的要求管理和引导经济力量的制度”,要“找到适应和管理经济力量运行的新政策,新工具,从而使它们不会过分干扰关于什么适合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社会公正的当代观点”。  2.新古典综合派。新古典综合派代表人物萨谬尔森(P.A.Samuelson)认为,公平和效率总是处于冲突之中,当市场制度不能保证最低生活标准时,“公民们通过他们的政府,用政府的支出来补充某些人的实际或货币收入”

5、。他主张以累进税、转移支付制度、医疗补贴、低价住房形式来向低收入者提供消费补贴。  3.福利经济学派。福利经济学之父庇古提出了社会福利的两个标志:第一,国民收入总量越大,福利越大;第二,转移富人的货币收入于穷人会使社会整体满足增大,即收入分配越平均,福利越大。根据庇古命题,他们认为公平不应只包括机会平等,还应包括收入均等化。  此外,罗尔斯认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他的公平观强调的是利益分配必须首先符合公平的正义。他强调要用一种正义观为标准来选择既有效率又正义的分配方式。但他认为仅仅是效率原则本身不可能成为一种正义观,在市场经济

6、条件下,那种按照收入、财富、自然才干和能力进行的有效率的分配并非正义。公平之正义应偏向于“合乎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在不侵犯个人的自由、平等这些基本权利的条件下,照顾社会中处于弱势的少数人,缓和贫富者之间的冲突,使社会趋于安定团结。可见,在罗尔斯那里公平的正义始终应放在优先地位,然后才谈得上效率。  二、第二阶段——效率优先阶段  (一)理论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国家出现“效率危机”现象,经济发展速度处于长时期的、明显的低增长。首先是所谓“英国病”,英国从战后开始经济持续衰退,从1953~1981年,英国工业生产的年平均

7、增长速度仅为1.9%。其次是所谓“瑞典病”,瑞典是福利经济学实践的典范和楷模。战后由于瑞典政府推行了一套相当完备的社会福利制度、政策和措施,影响很大。但是长期的高福利、高税收政策,导致了瑞典经济发展的“病态”格局:公共开支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工资的增长使得私人消费增长速度大体上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相同;工业投资总额自60年代末期以来一直处于相对萎缩状态,与消费迅速膨胀形成鲜明对照。由于这种“超负荷”的经济格局导致了瑞典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减慢。1960~1965年瑞典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年平均为5.7%;1965~

8、1970年则降至3.8%;1973~1979年进一步降至历史最低点,即平均年增长率仅为1.9%。西方惊呼:瑞典的福利道路走到了尽头。最后是从60、70年代开始的欧美各国几乎都染上了“英国病”,出现了地道的“效率危机”。到了80年代,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