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积极心理学思想探析

《论语》中的积极心理学思想探析

ID:46056727

大小:5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0

《论语》中的积极心理学思想探析_第1页
《论语》中的积极心理学思想探析_第2页
《论语》中的积极心理学思想探析_第3页
《论语》中的积极心理学思想探析_第4页
《论语》中的积极心理学思想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语》中的积极心理学思想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语》中的积极心理学思想探析积极心理学是一门关注'‘人的美德与潜能的科学”,它强调对人性的优点和价值进行研究,并且注重人自身的主观体验,通过一种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类的幸福感。传统的心理学是一门主要研究消极心理、治疗精神疾病的科学,而现代积极心理学更强调研究人的优点和价值。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取向和儒家的“人本精神”有异曲同工之妙,儒家思想中的“积极入世”思想在另一个侧面是积极心理学的一种反映。《论语》以“仁爱思想”为核心,以“尚志”为理念,以“乐生”法则植根其中。而仁爱、尚志、乐生这三个词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都是具有积极效应的,与积极心理学所要追求的人的快乐、幸福感、满足感取得了一致

2、。因而,探析《论语》中所蕴含的积极心理学思想也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一、“仁爱”思想中的积极观念“仁”作为《论语》的核心思想,有着积极的意义。如“仁者爱人”,人的本质是仁,是人生而具有的最质朴的血缘亲情,孝是仁爱的根基,同时随着理智的发展,最终达到仁者生活状态。''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智者乐,仁者寿”,强调了作为根本的"仁爱”理念对于人的生存的重要性,将仁爱与智慧相提并论。又如“父母在,不远游”,体现了对父母双亲的敬爱之情,是孝慈之德。“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体现了儒家推己及人的仁爱思想,与积极心理学中的“美德”思想不谋而合。君子是《论语》中所极力赞扬的一种人,君

3、子必须具备忠恕、诚信、孝慈等多种品质方才称得上君子,也就是君子贵有德,君子的至高境界就是圣人。"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将君子与小人作比,突出了君子身上所流露出的道德品质,君子团结而不勾结。《论语》一书中关于仁爱思想的阐释,其所强调的人伦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现代伦理学的一个发端,之前就有过这样的观点,"具备了'仁'人素质的人,其行为的最大特点是抛却世俗杂念,以坚定的信念为自身的目标取向,并不惜一切代价在具体行为中达到这一目标”。《论语》中的仁爱思想,关注作为社会个体的人的积极力量,这与积极心理学所要研究的另一个主题'‘积极社会关系”类似。二、"尚志”观念下的积极心理效应“

4、尚志”是《论语》中所体现的又一重要思想,志是一种精神因素,是理想目标的感召力与实现现实目标的意志力的统一,对一个人的行为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尚志”立足于两个方面,即"志学”与'‘志道”,而《论语》的开篇就提到了劝学,所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正是如此。积极心理学的三大理论支柱是积极体验、积极人格特质、积极社会制度,而这三点在《论语》中均得以显现。积极体验注重实践,它强调情感体验与实践性,而《论语》中的实践理论贯穿始终。譬如,'‘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了学习的实践性。而积极人格在《论语》中的体现就更显而易

5、见了,道德的提升就是对积极人格的最高体现。《论语》是一部关于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经典书目,而其中对于政治理念的设想也具备了和谐社会的要求,和谐理念也可以说是积极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内容。''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本格”描绘了一个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的理想社会。其实,早在《礼记》中就有关于大同世界的描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而儒家的一个终极理想也是立志于构建一个大同的理想社会。三、“乐生”哲学下的心理学智慧儒家学说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部关于

6、快乐的学问,是一部研究人的学问。前人有意识地将《论语》的思想总结为"乐生”哲学,笔者认为这一点很好地诠释了儒家以人为出发点来探讨人的内心世界,触摸社会的本质。而在积极心理学中,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既是人积极体验的核心,也是人生活的最高目标,生活因为幸福感而变得丰富多彩,生命因为幸福感而变得快乐有意义。《论语》一书中,乐生哲学的智慧所通往的道路就是心理学中所说的幸福感和乐观精神,孔子的言行展示了他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其生命因此变得更有意义。孔子是理想人格的追求者,是积极入世的实践者,是力求至善的完美主义者,是学而不倦的前行者。博学、慎思、贵德,这些优良品质在孔

7、子身上均得以体现。除去圣人的称号,孔子只是一个与我们并无两样的平常人。‘'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样一种境界并不是奢望,孔子的乐观豁达其实是一种普遍的生存哲学。乐观是积极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范畴,而在《论语》中孔门弟子的言行也成为乐观哲学的代表者。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安贫乐道的精神状态在颜回的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子之所以钟爱颜回,也许是因为颜回是最接近于自己人格理想的一个弟子。当然,除了颜回,孔门弟子在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