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056349
大小:5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0
《《浅谈小学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东凤镇中心小学黎甜琼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曾说:“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是应用。”他的话充分地说明了略读课文的重要性。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从二年级下册开始安排了略读课文,对于略读课文的要求是:一从内容上说,一般是“粗知课文大意”;二从方法上说,主要是靠学生自己自读课文,掌握多种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以下是我在略读课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想法和采取的策略:一、紧抓提示,凸显重点我们知道略读课文一般只有一课时,在这短短的一课时中,教师快速有效地抓准略读课文的教学重点
2、,使略读课文和精读课文形成一个系统,形成教学合力,更好地发挥训练阅读,迁移能力和陶冶情操的功能。如何抓?从哪里抓?每篇略读课文前的导语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人教版实验教材在每一课略读课文前都有一段承上启下的提示语,如五年级下册《与象共舞》的提示语是这样写的:河道上一只只往来自如的小艇,是威尼斯一道独特、耀眼的风景,而当你置身于有“万象之国”美称的泰国时,将体验到另一种风情。默读课文,想一想:在泰国,人与大象的关系是怎样的?找出有关部分,多读几遍。再联系上一篇课文,比较一下两篇课文在写法上的异同。这段提示语优美生动,既激发了学
3、生的阅读兴趣,又明确提出了这篇课文的阅读要求。我们可以把这段提示语概括为两个方面:1、默读课文,想一想:在泰国,人与大象的关系是怎样的?找出有关部分,多读几遍。这是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围绕这个重点问题进行切入,接着要求学生找出有关部分,多读几遍,在读的过程中,感悟人与大象之间的和谐共处的关系。2、再联系上一篇课文,比较一下两篇课文在写法上的异同。这点则是要求我们在学完课文的同时,能够引导学生回顾课文的写法,并进行与前一课比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像这样,对提示语进行二次解读,既有助于我们教师找准重点,又能及时有效地展开略读课文的教
4、学。二、注重预习,培养自主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在略读课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更多地放到学生的预习中去。“预习”顾名思义就是“预先学习”。当教师布置预习作业时,许多学生往往很高兴,他们认为预习就是把课文读一读,词语认识一下。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预习就起不到它应有的作用了。因此,在学生预习前,教师应有所引导,不同的年级,预习
5、课文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对于五六年级,教师可放手让学生课外自主预习,可用审题、读文、划生词,质疑句段,查阅资料,摘抄等方法长期训练。如四年级的《七月的天山》一课,教师无须做过多的分析和讲解,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作者对七月天山的情感。因此,教师在课前即可布置自学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前按如下顺序来自学:朗读课文,感知内容(明确写作顺序)——再读课文,品味赏析(细致观察,用心欣赏天山)——背诵积累,拓展延伸(选择积累优美片段,鼓励运用,阅读其他美文等)。像这样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
6、生创新学习就水到渠成,学生的自学能力也会增强,就会大大缩减课堂读文时间,对于略读课的教学来说是一个良策。三、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我们应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自主的空间。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所以,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又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培养了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如在《别饿坏了那匹马》中,对于课文中“别饿坏了那匹马”出现三次的不同含义的体会,我让学
7、生们自主学习,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朗读课文,自由选择学习方式,自由选择学习伙伴,再自由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这样,可以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质疑一一交流一一表达中,提高了阅读能力,也在合作学习中产生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流。因此,通过自主阅读可以获取信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略读课是学生独立阅读的实践机会,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应该用于自读与交流。略读课文,略的是教师的教,不能略的是学生的学。当然,也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略读的能力。四、课外延伸,构建课内外阅读的桥梁。略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成为联
8、系课内外阅读的桥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运用精读课学到的方法独立阅读,实现向课外独立阅读的过渡,拓展。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课文,丰富学生的认识;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在课前课后阅读相关文章、书籍,收集相关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教学《与象共舞》时,我引导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