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浅谈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论文:浅谈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

ID:30078282

大小:84.0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26

小学语文论文:浅谈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_第1页
小学语文论文:浅谈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_第2页
小学语文论文:浅谈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_第3页
小学语文论文:浅谈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_第4页
小学语文论文:浅谈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论文:浅谈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浅谈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论文[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实施和深入,略读课文的篇数在逐渐增加。略读课文教学成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试图从抓大放小,大胆取舍、整体概览,局部精读、单元整合,迁移运用这三方面进行实践,使略读课文的教学更加有的放矢、独放异彩。[关键词]:略读课文教学策略抓大放小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实施和深入,我们不难发现,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略读课文的篇数在逐渐增加。略读课文教学成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面对越来越多的略读课文,如何有效地

2、进行略读课文教学正在困扰着不少教师。特别是有些略读课文出自名家之笔,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语言上看,文质兼美,都属于“阅读精品”,作为教师的我们难以割舍。于是词句品析、朗读感悟、积累运用、人文熏陶……面面俱到,精雕细琢。把略读与精读混为一谈,没有主次,没有差异,可谓是“并驾齐驱”。如何在这两者之间寻求中间地带,较好地体现略读课的教学特点,上好略读课呢?我想,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一课一得足矣。笔者在教学时对文本内容进行大胆取舍,择其精华,选准切入点突破重难点。一、抓大放小,大胆取舍著名特级教师钱正权认为:略读课文只有一课时,因此决

3、不能求全求深,抓住一点,一课一得就可以。一篇优秀的文章,总有那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线”“面”。如果我们能抓住这些“点”“线”“面”,同时拓展到全篇,就能顺畅地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一)提示引路,有的放矢人教版教材在略读课文前总有一段阅读提示,这是一种十分有用的教学资源。这段文字承上启下,既自然地把学生的学习由精读课文过渡到略读课文,又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明晰的示意,指引着略读教学的有效开展。有的阅读提示提出明确的阅读要求,重在让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也有的阅读提示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或

4、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加以拓展。我们在设计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段阅读提示,指导学生学习略读课文的方法,帮助学生明确本课阅读重难点。这样有助于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从而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师生对话也有了一定的高度和力度,真可谓一举多得。如《幸福是什么》这篇课文前面就有这样一段话:“认真默读课文,想想文中的三个孩子是怎样寻找和认识幸福的,再说说自己对幸福的理解。”这段话交待的学习任务有:①感知“三个孩子是怎样寻找和认识幸福的”、②“说说自己对幸福的理解”。简洁的提示语明确了学习要求,给学生提供了思维空间。教师要细心揣摩阅读提示,准

5、确把握略读教学内涵。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合作交流学习内容,使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大意,理清文本脉络。接下来,教师将学生引入文本,让学生根据提示快速默读,在读中思考,三个孩子是怎样寻找和认识幸福的,让学生汇报阅读所得,教师以自己的“厚积”进行“薄发”5,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中心,领悟幸福的真谛。最后教师将学法写法加以延伸。整个教学设计都围绕阅读提示展开,目标明确,收效甚好。又如《珍珠泉》一课的阅读提示:上面的课文,使我们感受到了春天里燕子的可爱,夏日里荷花的美好。家乡中的珍珠泉,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读读下面的课文,让我们

6、一起交流读后的感受;再讨论讨论:课文写了珍珠泉的哪些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这段话很自然地把学生引入本单元的学习主题中,又引出了略读课文学习的内容和方法。我们应该让学生仔细地研读,同时结合学习提示聚焦重点问题,从而掌握珍珠泉的特点,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这样,学生就会顺着问题进行整体感知,通过自读、交流和讨论进行自我释疑、品味语言、提升境界,达成学习目标。(二)以点带面,教活一课不少课文中,课题就是全文的中心,只要抓住课题,学生便可“窥一斑而见全豹”。从课题切入,就可以准确地把握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从而以此为主线展开语文能力

7、的训练,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优美。如虞大明老师执教的《金钱的魔力》这一课,课堂开始,虞老师以轻松幽默的谈话,直接导入课题,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导出“有钱能使鬼推磨”的俗语。教师的一个问题,就占领了课堂教学的制高点,“有钱能使鬼推磨”,文中有几个“鬼”,把它抓出来,用笔圈出来,找出描写他们鬼品鬼相的句子,用恰当的词语概括鬼品。教师精心设计主问题,充分激发起孩子们参与的兴趣。教师把“请大家默读描写托德和老板的相关内容,把最能体现托德特点的语句划出来,并试着用词语概括托德的人品”,变成了找“鬼品鬼相”,学生自主探究的不是人物的言行而是找体

8、现“鬼相”的句子,概括的不是人物的性格而是体现“鬼品”的词语,极大的调动起学生的“阅读冲动”。在这场“抓鬼”行动中,虞老师重点引导学生对人物语言行动进行分析,通过“识鬼相”、“悟鬼品”,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这两种人的“鬼”样。最后又以一段精彩的朗读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