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的教学设计

《核舟记》的教学设计

ID:46049928

大小:82.4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0

《核舟记》的教学设计_第1页
《核舟记》的教学设计_第2页
《核舟记》的教学设计_第3页
《核舟记》的教学设计_第4页
《核舟记》的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核舟记》的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核舟记》的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举世瞩目的中华文明、中华文化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中源远流长、久盛不衰的手工雕刻艺术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最令人啧啧称奇、叹为观止的是微雕艺术微雕是把书法、绘画、雕刻融为一体的微观艺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魏学洢的《核舟记》就是数百年前我国民间艺人精湛绝伦的雕刻技艺的一次辉煌的展示    二、扫除文字障碍初步理解课文    1.本文出处及作者简介    2.范读课文/[演示文稿:字、词]请同学们为文章生字词注音并释义用铅笔标出疑难句  

2、  3.请同学们结合文下注释速读课文并试分别概括文章段意[演示文稿:结构]    三、研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名为“记”是不是记叙文为什么    这是一篇介绍事物的说明文题目中的“记”在这里是描述、摹写的意思文章全面而如实地描述了雕刻在核舟上的人和物活灵活现使人能领会神奇的刻工    2.同学们朗读文章第一段和第六段    第一段:总介王叔远极工微雕(引王说明对象——核舟)    第六段:综说核舟“容量”极称其技    3.开头结尾的两节文字可以看出说明的对象要说明核舟的什么特征    [雕刻技艺的奇巧、

3、灵怪]    文章的全部内容安排实际上紧扣了这样一个核心    4.怎样表现奇巧、灵怪对比:核舟之小——容量之大(雕刻人、物之多)、刀法精细;气韵生动    5.核舟大小如何(一尺10寸一寸10分)比较“二黍许”即二市分多点约合0.9厘米光景;八分即八市分约折合长度2.667厘米奇即有零八分有奇长度约合3厘米具体6.来看看雕刻家在这小小的核舟上雕刻了些物分别有什么特征    读课文第二段窗八:刻有对联可以开启(精细灵巧)箬蓬    7.整个核舟只有“八分”长“二黍高”作为船的一部分船舱就更是微不足道了作者却在船舱的说明中

4、强调窗户之多文字之众你以为有什么用意    正是抓住重点紧扣了“奇巧、灵怪”这一说明核心    继续看以下各段所介绍的物:楫炉、壶、手卷、念珠(历历可数)三十四个字(勾画了了细若蚊足)    8.如果只有一堆人和物的堆积罗列即使再精细也只能叫技术而不是艺术    9.雕刻者在核舟上刻了多少人他是如何精当巧妙地安置这些人物的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对这些人物的介绍    10.描述船头三人的神情态度    分别由学生朗读描述苏拭、鲁直(黄庭坚)和佛印神态的句子说说雕刻者是要竭力渲染他们此时此地的什么样的心态?    从“苏、黄

5、共阅一手卷”、“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右手指卷若有所语”和佛印的“矫首昂视”可以看出雕刻家的意图是要表现他们豁达、放旷的胸襟说明他们在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记了现实的烦恼而陶醉在眼前画卷的美好意境里    11.描述“舟子”神情动作渲染了一种什么氛围?为什么要这样写?    两“舟子”虽神情各异一个“若啸呼状”仿佛是在那里呼唤清风显得悠闲自在;一个“视端容寂”仿佛在专注听“茶声”但表现了一个共同的氛围这就是愉悦、轻松、活泼自乐再加上船楫的“横卧”更加暗示出有楫同于无楫有舟子等于没有舟子的一种放任自流的境界    人物刻

6、画精细(相对于核舟来说人该占多大比例峨冠多髯、衣褶、念珠历历可数)神情意态毕肖    匠心布局、唯妙唯肖、栩栩如生、形神兼备各具特色意趣盎然这就不光给人以具体的形象更更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像获得以美的享受这才叫艺术    观赏核舟恍惚间已经与苏轼一起泛舟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我们不能不赞叹:正是:虽为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    四、对上述内容的说明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全文采用总——分——总的顺序    1.主体部分

7、以空间方位为序层次清楚构思巧妙    从主到次——结构完整、层次分明    介绍人物神情其顺序是由主要人物到次要人物;描述每个人物又是由人物的上部描述到下部描述说明舟尾情况主要运用了总分结构先说“楫左右舟子各一人”而后分说从“居右者”说到“居左者”    五、课文分说部分不是按从头到尾的顺序而是按船的中部、船头、船尾、船背的顺序描述“核舟”上的景物作者从船的中部写起有什么好处    先写船中间的船舱部分叙述它的窗子数量、位置特别点明右窗扇上刻的是苏轼的《后赤壁赋》中的“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两句左窗扇刻的是《前赤壁赋》中“清

8、风徐来水波不兴”两句和第一段末句的“大苏泛赤壁”相照应突出了雕刻品的主题    六、具体地介绍了这么多的内容船上的人物、情景说得清清楚楚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却只用了四百多字——文字上有什么特点叙述跟描写结合语言精炼、简洁、周密、生动    七、课后作业:    1.仿照本文作法选取家中的某一工艺品作简要的介绍完成在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