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检验专业技术

食品检验专业技术

ID:46031482

大小: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0

食品检验专业技术_第1页
食品检验专业技术_第2页
食品检验专业技术_第3页
食品检验专业技术_第4页
食品检验专业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食品检验专业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食品检验技术一、名词解释1、菌落总数:指在规定的条件下,被检样品单位质量(g)、容积(mL)或表面积(cm2)培养生成的细菌菌落总数。2、大肠菌群:指一群在35~37oC条件下,可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阴性无芽孢杆菌,包括肠杆菌科的埃希菌属,柠檬酸杆菌属、肠杆菌属的克雷伯菌属。3、食品腐败变质:泛指在微生物为主的各种因素作用下,食品降低或失去食用价值的一切变化。或食品腐败变质就是食品失去商品价值。4、农药残留:农药使用后残存于环境、生物体及食品中的农药本体物和具有毒性的衍生物称为农药残留。5、兽药残留:是指用药后蓄积或存留于畜禽机体或产品中原型药物或其代谢

2、产物,包括与兽药有关的杂质的残留。6、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及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7、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生物体通过对环境中某些元素或难以分解的化合物的积累,使这些物质在生物体内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8、食品添加剂: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9、保健食品:是一类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10、食物中毒:系指摄入含有生物性、

3、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同于传染病)的急性、亚急性疾病。11、有毒食物:是指可食状态的、正常数量的、经口摄入而使使健康人发病的食物。12、食源性疾病:是指由摄食进入人体内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质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二、简答题1、食品污染的种类有哪些?常见的几种食品细菌有哪些?常见于哪些食品中。答:(1)①生物性污染;②化学性污染;③物理性污染。(2)①假单胞菌属,常见于冷冻食品中;②微球菌属和葡萄球菌属,常见于肉蛋、水产食品;③芽孢杆菌属与梭菌属,常见于罐头食品;④肠杆菌科各属,常见于水产品和肉蛋中;⑤弧菌属与

4、黄杆菌属,常见于水产品;⑥嗜盐杆菌属与嗜盐球菌属,常见于盐腌食品;⑦乳杆菌属与丙酸杆菌属,存在于乳制品中。2、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细菌污染指标与食品卫生学意义。答:指标: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细菌污染指标有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菌落总数的食品食品卫生学意义:①判断食品被污染程度;②可观察细菌在食品中繁殖的动态,以便对食品进行卫生学评价。大肠菌群的食品卫生学意义:①作为粪便污染的指示菌,表示食品曾受到人与温血动物粪便的污染;②作为肠道致病菌污染食品的指示菌。3、食品腐败变质的影响因素?其化学过程?腐败变质食品的处理原则?防止食品腐败变质的措施有哪些?答:(1)影响因素:温度,湿

5、度,阳光紫外线,空气中氧等,均有一定影响。(2)化学过程:食品腐败变质的过程实质上是食品中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被污染微生物的分解代谢作用或自身组织酶进行的某些生化过程;(3)总原则:在确保使用者健康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利用食物的经济价值,尽量减少经济损失。具体原则:①严重腐败变质,销毁或其他工业用;②轻度腐败变质食品经过适当加工处理,将变质主要指标去掉,可食用;  ③在变质的食品限期内食用;  ④局部变质食品挑选去除变质部分,利用其他完好部分。(4)措施:①低温;②高温灭菌防腐;③脱水与干燥;④提高渗透压;⑤提高氢离子浓度;⑥添加化学防腐剂;⑦辐照。4、霉菌的产毒特点和产

6、毒条件分别是什么?黄曲霉毒素的去除有哪些方法?答:(1)特点:①产毒只限于少数产毒霉菌,产毒菌种中只有一部分菌株产毒。②同一产毒菌株的产毒能力有可变性和易变性。③产毒菌种所产生的霉菌毒素不具有严格的专一性。④产毒霉菌产生毒素需要一定的条件。(2)条件:①水分:Aw小于0.7一般霉菌不能生长;②湿度:相对湿度小于70%;③温度:温度一般<10oC,>30oC;④基质:需要糖、氮及矿物质等基质。(3)方法:⑴食品防霉:是预防食品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最根本措施。⑵去除毒素:①物理去毒法;②加热处理法;③加水搓洗法;④吸附去毒法。5、什么是有害金属?有毒金属污染途径?毒作用特点?影响其

7、强度因素?预防措施?答:(1)凡是对人体未发现有益的生理功能,又对正常代谢功能有害的,而且微量能引起危害的金属。(2)污染途径:①自然本身含量多;②工业三废;③加工运输,机制容器;④农药化学物质。(3)作用特点:①强蓄积性,进入人体后排出缓慢,生物半衰期较长;②通过食物链生物富集作用在生物及人体达到很高的浓度;③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常以慢性和远期效应为主。(4)因素:①金属现存形式;②机体健康和营养状况及食物中某些营养素的含量和平衡情况;③金属元素间或金属与非金属元素间的相互作用。(5)措施:①消除污染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