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对话的误区及矫正策略(1)

语文课堂对话的误区及矫正策略(1)

ID:46008462

大小:75.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1-20

语文课堂对话的误区及矫正策略(1)_第1页
语文课堂对话的误区及矫正策略(1)_第2页
语文课堂对话的误区及矫正策略(1)_第3页
语文课堂对话的误区及矫正策略(1)_第4页
语文课堂对话的误区及矫正策略(1)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课堂对话的误区及矫正策略(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语文课堂对话的误区及矫正策略丹徒区荣炳中学212126张艳[摘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对话”、“合作”、“探究”等正成为语文课堂里的高频词。和传统的“独白式”教学相比,“对话式”教学有着更大的优势,它使学生和教师站在平等对话和交流的平台上,有利于学生的独立型人格的形成。但我们又不能不看到对话式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一些误区,如教师主宰的“假对话”、脱离文本的“空对话”、琐碎问答的“浅对话”、漠视差异的“偏对话”。本论文由此论证了误区产生的原因及克服误区的策略,如领会对话实质、明确对话规则、构筑对话平台、发挥话题效能、掌握对话技巧。希望能对目前的对话教学起到积极的

2、作用,对语文新课程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支撑。[关键词]对话对话误区有效对话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对话”日益成为语文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方式。语文教学中引进“对话”是语文教学中的一种进步,有助于平等、民主、人道的师生关系的实现,也有助于把语文教学落到实处。但我们真正走进运用“对话”的语文课堂,不无遗憾地发现,由于许多老师对“对话”这个概念理解的偏差,导致在课堂对话中出现了很多虚浮和无效的现象,失去了对话应有的价值意义。那什么是“对话”呢?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认为“对话即是在认知和再认知学习口标中将教师和学生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共同活动……对话教学并不主张教师静态地传授

3、自己I古I定占有的知识,而是要求动态地接受教学目标”o“在对话过程屮师生双方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双向沟通,学习。”⑴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对话”的三个特征:双向、动态、平等。但由于部分语文老师对“对话”内涵把握不够准确,因此目前在课堂教学屮出现了不少误区。为此,我们有必要对课堂对话中的几种对话误区进行认真的反思和纠偏,以便实施积极有效的语文课堂对话教学。(一)语文课堂对话的误区1•教师主宰的“假对话”O语文课堂本应是教师引发学生智慧火花和激发学生灵性的地方,是师生共享知识和智慧的殿堂。但是,在“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下,教师成了课堂的主宰,学生成了课堂

4、的陪衬,很多情况下是为了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在课堂上教师虽然也给予学生自由言说的机会,但是整个对话过程都牢牢的掌握在教师预设的框框中。如请看一位家长记述的课例:(1)语文课上,教师在讲说明文《向沙漠进军》时,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作者竺可桢写这篇文章为了什么?一学生回答说:“是为了改造农田。”教师评说“不全面”;另一学生想了想,说为了加强环保。教师认为“太时髦”,这时儿子插话道:“为了多拿钱”!老师听后很恼火,大声命令道:“卞某某,你给我站起来!”这一站就是半小时……后来老师又问:“作者这样写是在为人类服务还是动植物服务啊?”学生一看课文就齐声回答:“为人类。”最后老师给

5、出标准答案一—“为人民服务。”虽然在这个课堂上有问有答,但是在教师的话语霸权之下,不过是在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一步步接近预先设计好的答案,这实际是传统“授受型”教学模式的翻版,它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制约学生独特体验的形成,这样的对话只不过是语文课堂的虚假饰物和华丽包装,是装腔作势的“假对话”。図2•脱离文本的“空对话”。文本是师生课堂对话的直接凭据,由于现在考试基本上不考书上的内容以及许多教师对迁移的错误理解,许多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任由学生天马行空,随意发挥,这样无视文本的对话只能是空乏的对话。如这个案例:一位老师在执教《三顾茅庐》时,提出一个话题让学生讨论,“课文中出现了好

6、几个大名鼎鼎的人物,你最欣赏谁”大家众说纷纭,有说刘备的,有说关羽的,也有说张飞的。学生很快分为三个派别,引经据典议论起人物的事迹。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积极性异常高涨。但是课堂研究的中心已由刘备礼贤下士、求贤若渴换为“谁最厉害”O显然,研究“谁最厉害”已经超越了文本范围。这种游离文本的对话无论多精彩,它都不是关于文本的对话。这种对话的实质是空对话,没有多少真正的价值,更严重的是,本来该落实的口标没有落实,本来该确定的口标没有确定,这使得对话很大程度地虚幻化,其直接影响是教学效果的虚幻化3•琐碎问答的“浅对话”。由于理解的偏差,有些教师把“对话”简单的理解为“谈话”和“

7、说话”,把语文课上成“问答课”,在课堂上的教师提出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没有任何思维价值,也不能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学的展开全部围绕问题进行,问题答完,对话也就结束了,但实际上这节课的教学任务还没完成。有这样一个案例:师:《少年闰土》的作者是谁?(鲁迅)师:《少年闰土》选自哪篇小说(《故乡》)师:课文中我是什么身份?(少爷)师:闰土呢?(忙月的儿子)师:少年闰土告诉了我哪些新鲜事?生:在雪地里用竹匾捕鸟生:潮汛来时去海边看跳鱼儿在这个案例里,教师按照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把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细小的问题,然后按照这些问题按部就班进行提问,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