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002671
大小:8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0
《谈谈历史高考材料题命题特点及解题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谈谈历史高考材料题命题特点及解题策略杨家坪中学王洪才材料解析题是目前历史试题中信度和效度最好的题型,集考查考生的历史基础、灵活运用历史知识和提取、分析信息等多种能力于一身。随着新课改的推进,特别是在素质教育下能发挥不同层次学生的综合能力的优点,而使它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明确高考材料解析题的能力要求,研究材料解析题近年的命题特点、解题策略等方面对高三备考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一、高考材料题的能力要求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内容、形式与能力考查”课题组对历史学科的能力要求中关于材料处理方面的叙述,有其中以下3项要求:1•阅读理解历史材料。
2、2.对材料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3.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论证。综观近年的高考,无论材料解析题形式上怎样变化,命题者的目的始终是围绕一个宗旨,就是着重考查考生上述三方面的能力。因此,在平时备考中有针对地培养学生达到上述要求将对应战高考起重要作用。材料解析题要求学生分析所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这类题型对于考查学生掌握所学知识,以及结合史料,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回答问题的综合能力,是一种极好的方式。二、高考历史材料题的命题趋势及特征近年来,伴随着新课
3、改逐渐在全国的推进,重庆的新课改已提上议事日程,上海与广东新课改后高考命题的日臻完善,引领着全国的高考改革。这里就材料解析题的命题趋势作一简要说明。材料型主观题通过提供新材料,营造新情景,提出新问题的形式出现。具体地说,高考命题的趋势是由三要素即情境、立意和设问决定的。其中,立意是灵魂,体现考试的目的,情境是立意的载体,设问则是联结立意与情境的纽带。由此,我们要认真分析命题的方式、特点及其规律,提高历史的思维能力。1、命题呈现方式一一大跨度和小切口的专题模块文综考试在经过反复实践之后,由于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如今基本上是学科间
4、的拼盘,历史学科内的综合给予命题人员更大的运作余地,设问角度灵活,能力层次分明,答案浓缩简要,试题的巧妙之处在于看起来“意料之夕卜”但又在“情理之中”。“历史”探究的就是“古今之变”,多角度、多层面考查考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和迁移能力。以大跨度专题模块为命题视角,以小切口分析为设问形式,借助“金线串珠”式的试题设计,不仅使一些看似无关的知识点在新的主题下实现了重组,在同一主题下找到了契合点。如2007年重庆高考题37题:关于孔子、王安石教育改革、洋务运动和拿破仑的教育改革。可以说串联了古今中外的教育改革。无独有偶,2008
5、年天津文综再次从教育的视角考察了孔子、北宋、明朝古代教育内容,以及近代洋务运动、清末新政中的教育改革、近代德国教育的改革。2007年全国第二套文综第40题“玉米在世界与中国的引种”(见附页)。2008年重庆高考第37题,也是一个古今中外人类社会大灾难为话题的专题模块。其命题可谓灵活组合,别出心裁。2、在命题原则上,充分体现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这既是历史学科能力的体现,也是历史研究的方法。要求从材料提供的史实作立论基础,以鲜明的观点作立论导向,从而得出正确的观点和结论。如2007年北京文综第37题(见附页),不仅仅
6、体现论从史出,还考察学生的基本的历史研究的方法的掌握与运用。如2008年全国文综(二)第37题,“才艮据材料一,指出在陈述两国关系方面,两广总督上呈的译文与英方信函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一题,在答题上就要求充分运用材料所提供的各种信息,确实体现了“论从史出”原则。3、在命题选材上,强调对基础主干知识的考查。无论高考考试形式、内容怎样改革,无论是全国各地的哪一套题,材料题命题选材都不会脱离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都是课本知识框架和理论体系中的“栋梁”。试题可能通过引用大量课本以外的史料或其他社会生活素材,构成新的设问角度。但无论
7、如何,知识的落脚点、都离不开《考试说明》的复习范围,甚至都是落实在历史学科的基本内容或理论的主体范围内,可以说是源于课本、高于课本、归于课本。4、在能力考查上,更多突出知识迁移。考查考生能否在有限时间内从陌生的材料中正确寻找到与所学知识的最佳切合点,对号入座,使其转化为自己熟悉的内容,并按题目要求用文字表述出来。这是与其他高考题型相比最突出的不同点。在运用知识、处理信息以解决问题方面,它对考生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这样的能力并非靠死记硬背获得,而是靠扎实的历史基础功底加上灵敏的思维反应达到。5、在命题设问形式上,逐渐向问答题靠
8、拢,常以归纳型和评论型材料解析题出现。有时要求考生归纳材料的要点。例1:如2008年重庆高考第37题:材料四1933年5月,国会通过了《联邦救济法》,成立了联邦紧急救济署。1935年8月通过的《社会保险法》,改变了过去有民间团体自助自救或由慈善团体提供救助的传统,开始了美国的“福利主义”实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