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老子的批判美学及其对中国艺术的影响

试论老子的批判美学及其对中国艺术的影响

ID:45999123

大小:77.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11-20

试论老子的批判美学及其对中国艺术的影响_第1页
试论老子的批判美学及其对中国艺术的影响_第2页
试论老子的批判美学及其对中国艺术的影响_第3页
试论老子的批判美学及其对中国艺术的影响_第4页
试论老子的批判美学及其对中国艺术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老子的批判美学及其对中国艺术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老子的批判美学及其对中国艺术的影响长期以来,美学家对于中国古典美学、艺术之研究都极重视《庄子》,与庄子并称"老庄"的老子在美学、艺术上的受关注度却远逊于庄子。如李泽厚、徐复观两位美学家分别在其代表作《美的历程》与《中国艺术精神》中,都对庄子着墨甚多,对老子则基本略而不谈。老子美学的地位及影响显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近些年,随着中国哲学研究的兴盛和研究视域的开拓,老子哲学亦受到更多研究者的关注。然而,当前老子美学的研究仍多固守僵化的思维方式和狭隘视域,如固执于老子思想的"唯物唯心"之分,止步于老子对中国美学古典范畴、命题的影响,对于真正的问题却“视而不见"、

2、“听而不闻",以至于老子美学于我们,仍是一片"混沌玄冥"之域。笔者认为,老子对于中国美学及艺术的影响与庄子一样,是根本性的,甚至比庄子的影响更为广泛而具体。老子美学不仅仅影响了中国艺术的思维方式,在很大程度决定了中国人对艺术的创作、欣赏和品评,甚至影响了中国美学与艺术的存在形态。—、被轻视的老子美学及其原因先秦思想对于后世美学与艺术有重大影响的,一为儒家,一为道家。老庄都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但就美学与艺术领域来讲,庄子显然更为现当代美学家看重。徐复观说?中国文化中的艺术精神,穷究到底,只有由孔子和庄子所显出的两个典型。”[1]4李泽厚亦说r与美学-艺术领域关系更

3、大和影响深远的,除儒家外,要推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2]56与老子相比,庄子对治国用兵远没有那么有兴趣,对“卿相尊位"也傲然视之。庄子倒是对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更感兴趣,常常逍遥于山水之间,徜徉于林木之下,见天地之大美,悠然忘返。关于道的"本质"与"起源",庄子虽有议论,然而他更关注现实人生的悲欢,发出"哀乐之来,吾不能御,其去弗能止。悲乎,世人直为物逆旅耳”的感叹。可以说,庄子为后代中国人树立了一个睥睨万物、淡去利害荣辱、遗世而独立的伟大人格,更为后代中国人树立了一个醉心于山水、隐逸于林间、忘情于自然的纯真艺术心灵。虽然如此,笔者认为,老子是道家源点,庄

4、子从时间上晩于老子且不提,更重要的是庄子"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可。老子对于中国古代美学及艺术之影响,实不亚于庄子。首先,老子美学不仅是后来’妙"、“气"、“象"、"淡"、“味"、“朴"、“自然"等大量中国古典美学范畴的起点,更是后来’得意忘象"、“气韵生动"、“以形写神"、“澄怀味象"、“道法自然"等中国古典美学核心命题的思想渊源。其次,老子〃有无气"奇正气〃美丑〃r黑白气"虚实〃相互辩证统一的思想直接启发、影响甚至决定了后来中国古典艺术的技艺实践和存在形态。其三,《老子》〃直观万物〃的〃体道"方式和〃以象论道"的诗意表述方式,不仅启发了历代

5、美学家和艺术家,甚至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审美倾向,在源头上塑造了中国古典美学不同于西方”系统化、理论化〃的诗化美学形态。其四,老子美学所体现出来时母体崇拜〃观念对中国古典美学和艺术影响深远,中国美学对于〃阴柔美"的认同、欣赏与老子美学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老子美学对于中国古典美学的影响实比庄子更为广泛、具体、深远。可是为什么不是老子,反倒是庄子受到当代美学家更多的关注呢?概由于老子思想太驳杂。《老子》虽只五千言,其思想却远较庄子驳杂,既有关于"道"起源的探讨,又有关于现实人生的忧虑;既有小国寡民、返璞归真的隐逸理想,又有治国用兵的

6、谋略之术;既有对虚假的道德、仁义的批判,又有对人蒙蔽于感官欲望、知识成见以致逐物不返、不见本真的深刻洞见。对老子最有微词的,是其思想中有关治国用兵的权谋之说。宋儒多认为《老子》实为“君子南面术",甚至阴谋诈术;钱穆亦说r庄周乃一玄想家,彼乃凭彼所见之纯真理立论,一切功利权术漫不经心,而老子则务实际,多期求,其内心实充满了功利与权术on[4]121显然,他也是把老子当成一阴谋家。这样就很难把老子与超拔出尘的美学、艺术联系起来。因此,老子对于中国美学和艺术的巨大影响,很容易让人误判、轻视乃至忽视。另一个原因,或许是"庄子主要的思想,将老子客观的道,内化为人生的境界

7、。”[5]389侧重在自然、现实人生中寻找慰藉与解脱的庄子,显然比侧重宇宙玄思和政治军事的老子更能在美学与艺术上引起后人的共鸣。当前关于老子美学的研究,笔者认为问题主要有二:其一,长期以唯物、唯心这种二元对立的认识论方法进行研究,思想僵化,方法陈旧,未能打开新视域,开拓新局面,以致鲜有创获。如有学者认为r老子说r有物混成’,又说’道之为物’,这就是说道是一种物。‘道’作为太初混沌的实体,是物质性的,还是精神性的?"[6]5把老子的"道"当作一种物质性的实体,追问其物质性或精神性,实是以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把老子简单化、庸俗化,实际上远离了老子哲学的问题本身。其二

8、,研究持续聚焦于《老子》中’妙”、“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