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994020
大小:6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0
《论课堂管理问题及其解决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课堂管理问题及其解决策略摘要:教师是课堂教与学的管理者,其管理能力直接决定教学效果。学生上课不听讲、课堂吵闹、睡觉等违纪问题在课堂管理中普遍存在。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策略。关键词:课堂管理问题管理策略引言教师在学生学习活动中不仅是引导者、促进者,更是组织者、管理者,其教学管理能力直接决定教学效果。有效的课堂管理是课堂教学得以顺利进行、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条件,笔者自承担外国语学院教学督导以来,观察了很多课堂,发现了一些共同的问题,它们看似不严重,却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这些问题让不少教师头疼,其实解决它们并不难,关键是巧用管理策略。问题一:学生上课不听课堂上,教师布置学习任务
2、,要求学生完成,可是5分钟后发现学生根本无视老师的要求。当问起他们为什么没按要求做时,他们答复:“我没听见。”或“我不知道您的意思。”这样的解释对学生十分有利,因为它把责任直接推给了教师。不论怎样,如果学生没听见或没听懂,这只能是教师的过失,说明要求不够清楚。这种情况下,教师只能再重复一遍要求。学生之所以能找借口而不执行是因为他们有空可钻,可见如果教师的要求说明得不够清楚就等于给了学生抱怨、不执行的理由。管理策略:(1)在布置任务前,确保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即确认学生在注视着老师,而不是在玩笔或看书等。一个获得与学生目光交流十分有效的方法是,手里拿着一支笔,慢慢地在面前移动。这支笔能吸引学生
3、的注意力,使他们的眼球与教师的眼球在一条线上。(2)言行一致。这里“言行一致”指的是,教师的无声信息(脸部表情、肢体语言,语音语调等)必须与有声言语保持一致,此时交际的各个方面是同步的。简而言之,“说话算数”。在教师开口说话前,学生往往已经从老师的表情、体态、方法、目光里读懂了一切,如果教师把这些重要的无声信息弄错的话,学生就会决定不听了。教师讲解的方式对学生的反应有很大的影响。从教师的无声信息里,学生可以判断该教师是否"好说话”。建议教师使用果断的肢体语言:明确自己的课堂地位、采取开放的姿态、使用冷静平稳的声音,不要皱眉、绷脸或指指点点。(3)教师指令应清晰,不模棱两可。学生得到的指令应该
4、准确、具体。例1:"李民,别转笔了,看这边。”例2:"李民,别玩了。”显然例1比例2效果更好,例2会让学生质疑:“老师,别玩什么?"(1)微笑。微笑不但能减少不愉快(反抗教师权威的学生在听老师话时的感受),而且能增加教师的自信。(2)要求学生重复老师的要求。"张敏,我刚才叫你干什么来着?”“刘浩,请告诉我刚才我说了什么?”“请大家重复一下我刚才的要求。”这个办法很管用,因为一旦学生告诉你该怎么办,他们就无法再用“我没听见”或'‘我不懂”之类的借口了。问题二:吵闹的课堂有时教师一转身,学生就叽叽喳喳:有时学生的吵闹声超过老师的嗓音,教师不得不一再地提高嗓门;有时学生发出哄堂大笑……遇到这样的学
5、生,任课老师常常愁眉苦脸,一筹莫展。对于这种吵闹的课堂,可采用下面四种管理策略。管理策略:(1)留出几分钟让学生们安静下来。教师可以什么也不说,只是静静地等待学生安静下来;或者利用这个时间走到最闹的小组,了解情况、解决问题,营造一种安静轻松的课堂气氛。(2)让学生了解课堂教学常规。建立常规是保持课堂教学连贯性的最好办法,使得学生清楚地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找不到不服从课堂要求的借口。(3)控制教室门一一直到学生安静下来才让他们进教室。如果学生喧闹不停,让他们到教室外解决。在过道里,教师用友好镇静的语气与学生沟通。教师友好镇定的语气很重要,因为咆哮和命令会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当学生安静下来,允许
6、他们进教室,否则继续待在外面,教师帮助解决问题。问题三:桀鹫不驯的学生有些课堂会出现个别桀鹫不驯的学生,他或她总是与教师对着干,甚至搅乱课堂。如果处理不好,不但会影响师生情绪,反而会大大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管理策略:(1)提供支持。桀鹫不驯的学生往往害怕失败一一他们不愿意当众出丑。与老师对着干是出于一种报复心理或作弄心理,也许这让他们有权威感。不管他们是出于什么心理,教师对他们表示支持是积极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提供帮助,绝非对抗,这对想升级对抗的学生特别有效。同时也能密切师生关系。(1)征求意见。教师向桀鹫不驯的学生征求意见,让学生感受尊重,帮助他们树立自信,改善师生关系。如:“潘虎,你看我今天
7、这样布置小组对话作业行吗?你有没有好的改进建议?”(2)找优点,多表扬。表扬对所有的学生都有帮助树立自我形象的积极作用,对桀鹫不驯的学生也不例外。如果优点确实不明显,就关注他们身上点滴的进步,哪怕是很细微的方面。赞美学生的作用包括:增进师生间的感情;增强学生的自信;挖掘学习动力;激发学习热情等。(3)不要问'‘为什么”。"为什么要强头倔脑?”''为什么上课不听?”“为什么作业没做?”'‘为什么不坐好?”……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