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板墙设计专题讲座..

桩板墙设计专题讲座..

ID:45979353

大小:5.56 MB

页数:48页

时间:2019-11-19

桩板墙设计专题讲座.._第1页
桩板墙设计专题讲座.._第2页
桩板墙设计专题讲座.._第3页
桩板墙设计专题讲座.._第4页
桩板墙设计专题讲座.._第5页
资源描述:

《桩板墙设计专题讲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桩板墙设计专题讲座2009年12月于北京内容题要一、桩板墙的发展历史二、桩板墙的定义和概念三、桩(板墙)的应用四、桩板墙的设计五、施工简介一、桩板墙的发展历史20世纪70~80年代这一期间,人们重视支挡的作用,强调支挡。1975年铁道部颁布的《铁路工程技术规范》强调一次根治的原则,强调综合整治,重视支挡作用,将地表排水、地下排水、抗滑挡墙作为主要技术推荐,将抗滑桩作为新技术推荐,强调减载要注意是否会引起后部次生滑坡的产生。20世纪50~60年代,治理滑坡灾害常采用地表排水、清方减载、填土反压、抗滑挡墙等措施,但经验证明,仅采用这些措施使滑坡暂时处于稳定状态

2、,随着外界条件的改变,很多滑坡又复活了,复活率达30%,引起设计人员的高度重视,60年代末,成昆铁路沙北车站滑坡整治中首次采用抗滑桩获得成功。1985年修订《铁路路基设计规范》,抗滑桩作为一种主要技术被推荐。20世纪90年代,滑坡整治中贯彻一次根治、不留后患的原则,采用抗滑桩、结合地面排水整治的滑坡居多。一、桩板墙的发展历史在抗滑桩出现以后不久,桩板式挡土墙也就跟着出现了。20世纪70年代初在枝柳线上首次将桩板墙应用在路堑中。1992年、1993年已经分别出现了路堑式、路肩式桩板墙的通用图。多年来随着铁路建设的迅速发展,桩板墙在高边坡路堑、陡坡路基、顺层、

3、滑坡处理等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并于90年代末逐步开始采用锚索桩。二、桩板墙的定义和概念抗滑桩:由锚固段侧向地基抗力抵抗悬臂段的土压力或滑坡下滑力的横向受力桩。桩板式挡土墙(桩板墙):在桩间设挡土板等结构来稳定土体的支挡结构。通常桩抗滑时称抗滑桩,抗土压力时常称为锚固桩。两者在设计时没有本质的区别,采用同一个计算程序。路堑桩板墙路堑桩板墙锚索桩锚头单支点锚索桩三、桩(板墙)的应用整治滑坡处理顺层路堑高边坡收坡路堤(陡坡)收坡整治既有病害预加固路堤式桩板墙桩板墙方案陡坡路基桩基挡墙桩基挡墙方案顺层路堑桩板墙深路堑:深路堑四、桩板墙的设计(一)一般规定设计使

4、用年限:60年《铁路混凝土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中的有关规定,对考虑设计年限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使用年限按60年考虑。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桩形:抗滑桩(预加固桩)的截面形状宜为矩形,桩板墙的桩截面形状可采用矩形或T形。四、桩板墙的设计桩间距:抗滑桩桩间距宜为6~10m,桩板墙(预加固桩)的桩间距宜为5~8m。桩厚(宽):桩最小边宽度不宜小于1.25m,一般控制在1.75~2.5。桩厚一般比桩宽大0.25或0.5m。悬壁段桩长:一般悬壁段长8~12m,最大不要超过15m。大于12m时桩上增设锚索。顺层地段一般可取6~10m。锚固段桩长:土质地层按1

5、:1设计,软质岩一般比悬壁段短0~2m,硬质岩锚固段长一般可取5~8m。四、桩板墙的设计(二)荷载计算1、滑坡推力计算四、桩板墙的设计(二)荷载计算2、顺层下滑力计算四、桩板墙的设计(二)荷载计算3、路堑土压力计算四、桩板墙的设计(二)荷载计算4、路肩土压力计算四、桩板墙的设计(二)荷载计算5、路堤土压力计算四、桩板墙的设计(三)参数取值1、一般情况下,永久荷载分项系数采用1.35~1.5。通常取1.42、滑坡路基上的桩板墙按滑坡推力和土压力的最不利者作为计算荷载。桩的重力可不计算。由于滑坡推力计算时已考虑了1.05~1.25的安全系数,因此下滑力可直接作

6、为计算荷载。当桩的设计荷载为土压力时,附加安全系数为1.1~1.2。当桩上设有锚索时,结构物承受的侧向土压力应按土压力的1.2~1.4倍计算。四、桩板墙的设计3、m法和K法计算(1)第四系土层地基系数按m法取值:硬塑粘性土、细砂和中砂,m=2~4MPa/m。坚硬的粘性土;粗砂,m=3~7MPa/m。砾砂、碎石土、卵石土m=5~14MPa/m。密实的大漂石m=40~84MPa/m。四、桩板墙的设计(2)岩层一般按K法计算:极软岩(全风化层和成岩作用差的岩石,Rc≤5MPa),K=50~70MPa/m。软岩(强风化的极硬岩、弱风化至强风化的硬岩、弱风化的软质岩

7、和未风化或微风化的泥质岩类;泥岩、煤、泥质胶结的砂岩和砾岩等,5

8、,砼轴心抗压强度1.43MPa。(2)主筋,采用HRB40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