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污染的治理對策探討

環境污染的治理對策探討

ID:45972249

大小:76.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1-19

環境污染的治理對策探討_第1页
環境污染的治理對策探討_第2页
環境污染的治理對策探討_第3页
環境污染的治理對策探討_第4页
環境污染的治理對策探討_第5页
资源描述:

《環境污染的治理對策探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環境污染的治理對策探討摘要:為使治理環境污染中污染者付費原則具體化,經濟學傢提出瞭環境容量的經濟學治理對策(庇古稅及排污權交易理論),期望以經濟上之誘因促成環境基本品質之維護。但純粹的經濟學方法(庇古稅及排污權交易理論)存在誘因不足,隻有消極的弱激勵作用,為此,殊有必要引入行政管制的方法,嚴格規定污染企業的排放配額的年度遞減比率關鍵詞:庇古稅;排污權交易;經濟誘因;策略行為;環境污染中圖分類號:F27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01-0186-03為求得經濟發展與環境品質維護的最大限度的兼容,我們有必要改變傳統的控制命令模式轉而建立以市場導向為主的現代環境管理

2、制度,但轉換過程的諸多環節尚需仔細論證,以實現實踐功效的最大化一、外部性與環境侵權亞當•斯密的經濟人理論內含邏輯緊密的三個環節:(1)每個人是自利的理性最大化者(自利既指seif-deterniination又指seifishness)o(2)每個人在約束條件下實現自我關懷。自己的行為是別人行為的對應值,每個人在追求自己的私利時不得不考慮他人的私利,否則就難以實現自己的利益,正是這一點構成瞭交易的意義。(3)每個人主觀上追求自己私益時,一隻"無形之手"一一分工基礎上的競爭在客觀上被引導到瞭最大化公益實現的途徑上去斯密認為,自利之心是社會繁榮、發展的秘密與關鍵,個人福利最大化(成本最小收益

3、最大)在"看不見的手"的引導下能達至社會福利最大化(成本最小收益最大),也即個人福利與社會福利是簡單加總的關系,所以斯密對人的利己之心激賞有加。但斯密至少忽略瞭外部性(externality)這樣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由於也正是由於每個人是自利的理性最大化者,所以在給定的約束函數下,人總是尋找機會施行成本外化,收益內在的行動方案(機會主義opportunisn)o這個被轉嫁瞭的成本降低瞭他人或者說整個社會的福利水平,這導致社會福利的增加沒有選擇成本最小的行動方案。這就意味著私人行動方案的個人成本價格與社會成本價格存在不—致,這個不一致的價格差就是外部性。外部性等於社會成本減去私人成本,所謂

4、外部性就是某一經濟主體的活動對其他經濟主體產生一種未能由交易市場或價格體系反映出來的影響。按薩繆爾森的觀點就是在生產和消費過程中被強加瞭非自願的成本和利潤。外部性分為正的外部性與負的外部性緣於外部性的存在,個人福利最大化或者說成本最小化並不意味著社會成本最小化環境侵權指"因行為人污染環境造成他人財產權、人格權以及環境權受到損害,依法應承擔民事責任的一種特殊侵權行為。”[1]污染者對他人財產權、生命健康權施加的外部性以環境為媒介得以產生,這種特殊的產生外部性方式導致瞭兩種不同的環境管理制度一一傳統的控制命令模式與以市場為導向的經濟學治理路徑(庇古稅,排污權交易)二、對庇古稅的反思(-)庇古

5、解決外部性的方法並未依效率原理如果某甲企業造紙廠排放污水的行為對於下遊企業水產養殖廠某乙具有不同程度的外部性,如何消除、減少甲企業經濟行為的外部性,庇古在《福利經濟學》提出瞭三種解決問題的辦法:(1)要求某甲企業向某乙賠償損失;(2)根據致損情況向甲企業征稅;(3)責令某甲停止損害行為。但人們認為上述方法並非完全理想,因為該三種方法雖然能使某乙免遭損失,但也可能使某甲受損,從而使社會總福利水平下降為瞭邏輯證成之方便,我們首先分析方法(3):根據科斯原理,如果交易成本為零,外部性因素的生產者和消費者將受一種市場動力的驅使去就互惠互利的交易進行談判,也就是說,使外部性因素內部化。科斯原理認為

6、權利的初始界定根據效率原理進行,推而廣之,權利的保護方法也應當依據效率原理。克萊佈裡斯和他的耶魯法學院的麥米德認為法律有三種保護權利的方法:(1)財產規則;(2)責任規則;(3)不可剝奪規則。財產權具有定紛止爭的功能,通過公力救濟與私力救濟實現財產權的排他性。財產權體系中如所有權具有昭告世人的公示公信力,任何人都負有不妨礙其圓滿狀態的義務;財產權人對其財產具有勞動剩餘的排他性索取權。這樣,財產權以國傢強制力為後盾的排他性就為財產權人建立瞭一種持續而穩定的期待,這種穩定的期待為財弹權人創造瞭投資、勞動的弧烈激勵。但當政府為瞭公共安全、衛生等公共利益需要使用財產權人的財產時,如修建高速公路,

7、財產權人不得拒絕,這就是所謂"所有權負有社會使命"。財產權的排他性受到限制,財產權的使用價值與交換價值可能受到政府的某種程度的管制。這時適用責任規則,即政府必須向財產權人作出最低程度的補償,補償額即是政府購買限制財產權人財產排他性權利支付的對價。另外,當平等主體侵犯財產權時,如甲企業新修建的廠房影響瞭乙居民房屋的通風、采光(侵犯相鄰權),導致居民乙的房屋的價值下降。如根據財產規則,則甲企業的行為統歸無效,應當拆除廠房,這會造成社會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