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959843
大小:6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19
《浅谈小学数学低年级计算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数学低年级计算教学流口小学汪时珍说到计算教学,它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大家不言而喻。而处于小学启蒙阶段的低年级计算教学更是重ZZ重。可是,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大家感到最困惑的,令我们很多一线的老师纠结的是:不管我们怎样努力的去教学,去提高我们的教学艺术,可孩了们还是照错不误。不是看错数字,就是看错符号;不是加法忘记进位,就是减法忘记退位,等等。每当家长急切地询问:“老师,为什么我的孩了就那么粗心,计算总是出错?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吗?”我真的不知该如何作答,只能安慰似地加以指导:“下次要他细心点”,在家“多做多练,熟能生巧”。但
2、是我们心里都明白,实际上“多做多练,熟能生巧”的训练方式,收效甚微。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下面我就结合这节课來谈谈我个人对低年级计算教学的儿点感悟。一、关注教材编排,进行教材整合一年级第一册的计算教学是采用认数与计算和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达到计算熟练。计算教学是木册的重点教学内容Z-,主要包扌舌10以内加减法,20以内进位加法。教材的编排采用现行教材的基木结构,如20以内进位加法采用先出9加儿,然后出8、7、6加儿……的编排方式,以便突出“凑十”的计算规律,使学生能够把已经掌握的计算方
3、法迁移到新的情况中去。另一个突出特点是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木册教材从加减法含义的教学开始就引进了多种算法的思想,并在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的教学在中,都努力体现算法的多样化。第二册中的计算内容主要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部分内容计算的编排同一年级上册20以内的进位加法编排类似,教材将此部分教学内容简化为:十儿减9、十儿减儿两部分,并且增加了破十法,使那些基础比较薄弱,对“想加算减”不是很熟练的孩了有法可用。那么就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而言,教材0—9的认识编排程序基木雷同,都是通过一幅主题图数数一抽象出数一认数(数的顺序
4、和大小)一数的组成一数的加减法。有过一年级教学经历的老师都知道,其实就这部分知识,绝大部分学生在学前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在教学时,如果我们按部就班地照搬教材进行教学,每个数都去数、去摆地话,孩了们就会觉得非常枯燥无趣,这样重复机械地学习不能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和发展。我个人认为,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就知识点來说,它没有什么难度系数,如果说要应付考试,可能很多孩了你不教,他也能考个百、八I•分。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的思维训练、学生的常规养成及学生的口算能力培养上。因此,在进行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教
5、学吋,我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对教材进行了整合。从6开始就把数的认识和加减放在了一起进行教学,在进行加法的初步认识时,我就把后面的图文应用题及连加进行了渗透。在学生认识完减法后,我就把后面的连减及加减混合在课堂上进行了渗透。所以今天呈现在大家眼前的这节的《10的认识》,我觉得把它定位成一节汇报课,应该比较准确。因为今天老师们看到的这个课堂不是为了公开课而精心设计的,而是我们常规教学的一个延续和拓展,今天孩了们在课堂上的表现也是一种常态地发挥。也许,从孩了们的表现來看,你会觉得这不像一节新授课,这是因为他们从6开始,就是按照这
6、种模式训练的,说实话,孩了们如果是在教室上课,表现会更好一点。就数的分与合來说,我在学生学习《1—5的认识和加减法》时,以5的分与合为例,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摆小棒的方法得出了5的分成,然后引导学生将5的分成进行有序的排列,引导学生发现规律,然后将4、3、2的分成交给孩了们口己完成,学生有的通过继续分小棒、有的通过画圈、有的通过模仿5,有序地写分成式找到了2、3、4的分与合。那么从6开始,在教学数的分与合时,我就是直接给出的6可以分成儿和儿,让学生口己想办法找到所有的组成,并训练学生看到一个分成式要能够写出四个算式。通过7、8、9一路的
7、训练巩固,所以到10,孩了们就无师口通了。这样安排和处理,我觉得既可以节省大量的教学时间,乂注重了学生有序思维地培养和训练,大家可以看到,止因为有前面分与合的有序训练,所以当孩了们看到儿加儿等于10时,他们就口然会想到要从最小的1+9开始有序地写出所有答案,这就是一种解题的策略、这就是一种学习的方法。可以说通过前面的训练,其实在孩了们心里已经形成了固定的学习模式,有的老师会说,你的这个模式不是也是重复使用没有创新吗?我个人认为,这种固定地教学模式可以帮助低年级学生初步掌握认数的学习方法,让他们知道认数就要从排序、比大小、基数、序数、分
8、与合、加和减等儿个方面來学习,虽然教学模式是固定的,但是在每一个环节的训练中,我并不是简单机械地完全重复,而是根据孩了们掌握情况,逐步地提高思维训练的难度,比如说:比大小,我就没有停留在教材要求的两个数的比较层面,而是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