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调动山区县农民种粮积极性

浅谈如何调动山区县农民种粮积极性

ID:45955837

大小:72.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19

浅谈如何调动山区县农民种粮积极性_第1页
浅谈如何调动山区县农民种粮积极性_第2页
浅谈如何调动山区县农民种粮积极性_第3页
浅谈如何调动山区县农民种粮积极性_第4页
浅谈如何调动山区县农民种粮积极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调动山区县农民种粮积极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由群众消极购买良种引发的思考——浅谈如何调动山区县农民种粮积极性嵩县农业局张松群嵩县地处豫西深山区,素有“九山半岭半分川”之称。全县面积3008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318个行政村,13.8万户、5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0万。耕地面积41万亩,人均耕地仅0.8亩,是典型的人多地少山区县。全县主要农作物中,宜播小麦面积34万亩、玉米26万亩。近年来,中央和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减免农业税,实行粮食直补。2008年,又对种粮农民实施良种补贴,其目的是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我县良种补贴范围主要涉及玉米、小麦两大种类,其中:玉米良种补贴

2、以“一卡通”方式直接将资金发放到农户手中;小麦良种补贴按上级要求,实行统一供种。在实施小麦统一供种项目中,县、乡、村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但从供种情况来看,效果很不理想。2010年全县共选购小麦良种252万斤,仅占小麦播种面积的30%,远远没有达到良种全覆盖的目标。所供包衣良种质优价廉,能明显提高产量,但为什么群众选购消极,工作难以开展,从表面上看,是受传统种植习惯、缺乏科学种田意识、非粮占地减少小麦播种面积等影响,但究其根源,主要是种粮成本高、效益低,农民缺乏种粮积极性。随着大批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种粮收入占农户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小,群众种

3、粮仅仅是为了解决吃饭问题,粮食是否增产与农民增收没有明显的直接关系。但对国家和各级政府而言,确保粮食安全是个大战略、大政治问题。如何破解农业农村发展瓶颈,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调整结构、土地流转、旅游观光农业”为我们找准了问题症结和工作着力点。如何做好这三篇文章,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我们在调研的基础上,对上述问题产生的根源和解决办法进行了探讨:一、种粮成本高,效益差,挫伤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一)问题根源近年来,由于物价不断上涨,种粮成本越来越高,尽管国家实施了多项惠农补贴政策,但农资价格与粮食价格的涨幅不成正比,种粮效益差依然明显。就

4、我县情况看,丰收年景小麦平均亩产不超过750斤,每斤按市场价1元计算,每亩毛收入750元。但一亩小麦的生产投入需要良种30元、化肥150元、除草剂“一喷三防"20元、浇地30元、耕地70元、收割40元、运输脱粒30元,共计370元。如果计算工时费,几乎没有收益,十亩田不如一亩园,不如个把月打工钱。若遇自然灾害,种粮还要倒贴钱。这才是挫伤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根本原因。(二)解决建议一是继续加大种粮补贴力度。粮食是一种特殊商品,是平衡物价的重要杠杆,大幅度提高粮食价格,不利于整个社会的物价稳定。只有通过不断增加种粮补贴,才能弥补粮食价格低、种粮效益差的问题。二是国家粮食最低保护

5、价要与当年物价增涨指数相匹配,适时调整粮食收购价格,平抑种粮收入与物价上涨差距。三是减少农资经营流通环节,建立健全流通服务网点,农资生产企业与农民直接对接,实行农资产品零差价,降低种粮成本。四是进一步核实种粮面积和种粮农户。2003年,国家调整农业稅时,不少村组隐瞒了耕地面积,许多种粮农户未能得到实种面积的应有补贴;近年来,随着退耕还林、结构调整、扶贫搬迁和公路建设等非农占地的增加,减少了大量耕地,另外还有部分农民经商、务工不再经营土地,但这些农民仍按原承包面积领取补贴。因此,需要进一步核实耕地面积和种粮农户,使国家的有限补贴真正贴补到种粮农户手中。五是紧紧抓住国家加大

6、对中低产田改造和水利建设投入力度的有利时机,下大力气改善生产条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种粮效益。二、经营单一,地块分散,难以形成规模效益(一)问题根源由于人多地少,地质差异大,山区、丘陵“豆腐块”,河川、平地“面条田”,地块极为分散;分户经营、形式单一是山区县土地现状及经营方式的典型表现。农民对土地经营存在“鸡肋"心态,一方面种粮效益差,缺乏积极性;另一方面又不愿轻易放弃土地,转让时则漫天要价。上述现状、方式和心态,致使土地难以流转,不利于连片开发、机械化耕作、中低产田改造和现有水利设施发挥作用,形不成规模效益,达不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二)解决建议一是扎实搞好市

7、定土地流转示范县工作,积极引导农民合理流转土地,促进农业高产开发,实现规模效益。现有的土地经营方式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这点在部分农民特别是村干部中已形成共识,各地已不同规模地进行了自发流转,取得了很好效果,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合理有序推进土地流转势在必行。然而这又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利益的艰巨复杂工作。在流转过程中,首先要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领导小组和县级仲裁委员会,制定流转程序,完善流转合同,监管流转过程,解决矛盾纠纷。其次要把握政策界限,坚持群众自愿与积极引导相结合,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对适宜机械化耕作、连片高产开发的区域和适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