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955278
大小:6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19
《浅谈如何提高血常规临床检验中准确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如何提高血常规临床检验中准确性摘要:血液细胞检测又值血常规检验,是指对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以及与其相关数据的计数检测分析。血液细胞检测不仅是诊断各种血液病的主要依据,而且能够对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提供重要的信丿息、O关键词:临床检验;血液分析仪;血液细胞【中图分类号】R197.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104-01血液细胞检测是临床医学检验中的基本内容。通过对血细胞的检测提供的数据来分析患者的患病特征,并做出临床诊断,是一种最常用、最重要的人工检测内容。原始的显微镜检测已经逐渐在基础医学的发展和高科技
2、的运用下退出了医学的舞台。血液分析仪的发明将原本在显微镜下进行人工辨认的血液细胞进行一系列的分析,无论是在细胞的大小还是结构等方面,还是加入各种特殊试剂进行细胞变化的观察,都比以前的人工检测更具有效率和更轻松,并使检验的标准和精密度都大大提高。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血液的检测进行分析,并更加科学地运用血液分析仪。1采集血液的方法和血液标本的制作通常采血方法分毛细血管采血和静脉采血。由于使用机器进行检测,为了保证血液的均匀,一般采用静脉采血,这取决于两种不同的血管中的血细胞的化学成分不同。研究表明毛细血管采血的白细胞数量比较多,而血小板的数量较少。在用血液分析仪进行血液分析时
3、用的血液样本应尽量使用静脉血。由于人体静脉的深浅程度不一,所以在采血的部位选择上,应采用肘部采血,脂肪较多的人则应采取手背静脉采血。采血的皮肤部位要避免红肿和溃烂,以避免血液化学成分不纯。采血的时候要注意使用常规血,防止血小板聚集。止血带则不要超过半分钟。为了使多项血检测的结果更加准确,真空采血器的使用可以有效地提高血液的保存质量,也能够防止交叉感染。在采血标本的保存过程中,要科学地加入抗凝剂的量,以确保血液标本的成分稳定和血液状态。抗凝剂的制作和保存是血常规检验内容的一个重要过程。为了得出尽量精确的检测数据,在选择抗凝剂时应尽量选取对血细胞形态影响较小的抗凝剂。通常,血液
4、和抗凝剂的比例大小也会影响检验的结果和指标。抗凝剂的不足会导致血块的凝结,使仪器的管道堵塞;而抗凝剂比例过高则会使抗凝剂过剩,影响检验结果。EDTA是目前最适合血常规检验的抗凝剂。研究表明,抗凝剂的最佳浓度为1.5克每毫升。在进行血液标本稀释的过程中要准确地把握稀释的倍数和计数容量,这是血液临床检验中的一个重要的基础。稀释的倍数过低,则会造成血液细胞通过传感器时的排列连接不均匀;而稀释的倍数过高则严重影响检测的精度。标本的储存通常应将标本保存在49、89的冰箱中。温度和时间都会对血液的检测结果造成影响。所以,标本收集后的5分钟至半个小时后的8个小时内进行常温检测得到的检测结
5、果是最为标准的。血液标本的采集和保存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对血液分析仪的分析结果有重要的影响,所以采血过程的步骤必须严格谨慎。2血液分析仪的操作血液标本采集号和保存好后,要严格按照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推荐的标准方法进行仪器的测试。每一个血常规检测工作人员都必须是非常熟悉血液分析仪的仪器性能、工作原理、操作规范、使用注意事项以及维修保养和检测结果的含义的。进行血液临床检验的过程中,血液标本的分析过程和血液质量的控制必须完全到位。仪器工作状态中,检测工作人员必须时刻保持对仪器的监控。对于检测的数据结果应结合临床患者的实际病症进行分析,确保无误后才可以形成书面报告。血液分析仪的室内环
6、境控制和仪器的维护也是保证血液检测质量的关键。检测人员自制的试剂必须保证和仪器配套的检测结果一致,这是延长仪器使用寿命和保障日常血液检测结果精确的重要内容。检测报告必须经专业的医生进行复核和分析、仪器必须进行定期的保养和维护。血液的临床检验的结果对诊断患者疾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血液分析仪的正确使用是这种重要意义得到保证的保证。它在现代医院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无论是什么样的血液检测,都必须对过程质量进行严密的控制,这是取得准确检测资料,保证患者疾病得到最及时最科学治疗的重要保证。3血液检验需要注意点事项检测人员的专业化,从采血到血液标本制作,再到血液标本的储存和检测,这一
7、系列的过程都必须由专业的从医人员配合完成。保证血液的质量、剂量、时间、温度、仪器操作、结果出具这一链条一环扣一环;检测人员和临床治疗医生密切协作。血液的检测结果直接作为医生判断的依据,检测人员必须和医生进行沟通,对检测过程中出现的任何非正常的数据进行探讨。综合考虑检测结果,对患者病情进行判断并进行治疗。参考文献⑴血液细胞检验中的几点注意事项[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5)[2]司宁波,陈素珍•血常规分析前的质量控制[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8)[2]编委会,现代血液检验技术、血制品制备技术及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