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山区学生的语感

浅谈如何培养山区学生的语感

ID:45954517

大小:6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19

浅谈如何培养山区学生的语感_第1页
浅谈如何培养山区学生的语感_第2页
浅谈如何培养山区学生的语感_第3页
浅谈如何培养山区学生的语感_第4页
浅谈如何培养山区学生的语感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培养山区学生的语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如何培养山区学生的语感摘要2010年9月我校对新入学的新生打破以往的分班常规,以村委会为主,以地域来分班,日的是留住学生,确保巩固率。这样做的确留住了学生,但学生的交际群体依然是小学时的同学,学生的一些行为习惯或学习方法得不到更新,六年的相处,已形成定势,学生之间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很难形成。当凭借老师在课堂上的引导,已不能适应新课标的要求。由于自己所上的两个班级都是民族学生,民族音重,能流畅朗读的学生很少,男生的朗读更困难。朗读都有困难,要求理解、感悟更难。因此,最要紧的是如何培养这些学生的朗读,形成一种语感是最关键的途径

2、。关键词培养;山区;学生;语感要成为出色的音乐家,首先要有敏锐的乐感,要成为画家,首先应具备丰富的美感。同样,要学好语文,就必须有良好的语感。因此,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将“培养语感”作为课程总目标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同时强调:“在教学中尤莫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2010年9月对新入学的新生我校打破以往的分班常规,以村委会为主,分地域来分班,目的是留住学生,确保巩固率。这样做的确留住了学生,但学生的交际群体依然是小学时的同学,学生的一些行为习惯或学习方

3、法得不到更新,六年的相处,已形成定势,学生之间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很难形成。当凭借老师在课堂上的引导,已不能适应新课标的要求。除以上的因素,2010年9月新学期刚开始,我接任了两个民族班级,一个班级由傣族组建成,学生都居住在坝子,受到集镇的影响,视野较宽阔,表述起来更容易些。另一个由彝族组建成,均居住在大山里,离集镇三、四十公里,视野不如傣族班级,对一些新奇的东西知道胜少。但从阅读来看,都存在着同样的问题一一语感贫乏。读,成为两个少数民族的弱势,能站起来顺畅地说的学生就更少。了解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上第一节语文课开始,我就尝试着

4、进行“语感教学”试验,如今已取得一些教学效果,两个班的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大增。通过实践,我深深体会到:“语感教学”不仅具有理论上的可行性,而且具有教学实践的可操作性。下面就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谈谈我的体会和做法。一、加强诵读,激发语感音乐老师培养学生的乐趣,要让学生不断地听乐曲;美术老师培养学生要有独特的审美观,耍带学生去欣赏人自然的美景,参观画展,发现别人没有看到的东西,找到它的价值。只有目有所视、耳有所闻,获得了“感”的印象,才能有情感体验的碰撞、接通,学生才会“柳暗花明又一村”,产生心灵效应。读,是获得“感

5、”的第一步:学生通过读,感知文章的语言材料,获得诸多信息,从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才会再现文章的艺术魅力。学生的读,需要训练,需耍指导•训练读,可以从以下儿步入手:第一,范读,即通过教师或借用录音磁带,声情并茂的范读来吸引读者,感染学生。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所读中仔细品味作品的语气、声调、节奏,从而感知文本蕴含的情趣,唤起学生感情的共鸣,激发其诵读的欲望。如我上《我的母亲》这篇文章时,当读到母亲背着我“巡阅”是为了“我”能一饱眼福,表现出母亲的爱心,同时也表现出母亲活泼、青春的形象。朗读时要读得欢快,冇朝气。第二,学生个别诵读。

6、个别诵读,既能避免滥竽充数,乂能读出个性表情。少数民。族学生在朗读时,民族音很重,诵读时要严格的训练并及时纠止。首先,要求做到止确清楚,字的声调要读到位,特别是声母是“X”、“s”、“q”、“尹、“z”的字,彝族的同学更难区别。如“洗”和“死”,;“鸡”和“资”听起来读成一样。字正腔圆是对朗读较好学生的要求,声音洪亮,不添字漏字,不唱读是对普遍学生的要求;其次是耍自然、流畅,语气顺畅,停顿合理,节奏恰当。再次是要读出感情。这样,才能读出文章的韵味,与作者产生共鸣。在这一环节,首先训练朗读基础稍好的学生,通过对他们的指导、训练

7、后,让他们体会到“读”的快乐,再去带动其他的同学去读。第三,深读。就是培养学生的默读,注重学生心灵的体验过程,让学生沉醉到文本中去,运用联想和想象在大脑中形成影像,从而立体地全方位地感受作品本身。如我上《皇帝的新装》《幼时记趣》《七颗钻石》尝试着用此方法,这不仅让学生体味到作品本身,还能让学生从中得到情感的熏陶和激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牛说出他们读后有何收获。二、整体阅读,把握语感新课标中对课文的教学目标,都是在整体把握和突出重点的结合上提出來的,注重启发学生阅读中的整体把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在读中的灵性、悟性和创造

8、性,使学生更好地品味、感悟课文。那么,教师如何在教学中融会贯通呢?我的尝试是:第一,用自身的感悟来引导学生。如我在教学《我的母亲》时,认真备教材,使自己真正走进教材,接合自身的经历,摄取几件记忆犹新的事例来突出母亲的性格和母爱的伟人,然后再反思自己的体验和感悟。这样,引导学生领悟课文时就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