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952861
大小:7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19
《浅谈明清时期天津的河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明清时期天津的河运摘要:本文简述了天津在明清时期河运的历史,以及河运对于天津在商业和信仰上的重要作用,并对河运中产生的“私盐”问题进行了探讨。关键词:天津河运影响私盐一、天津河运的历史天津自古称“九河下梢”,其河运一直是不可替代的重要交通方式。金朝年间天津被称为“直沽寨”,据《金史》记载,“直沽寨”是金王朝设在武清、柳口(今杨柳青)附近的一个军事据点,派有都统和副都统驻守。历史上天津是个多水的城市,一直享有“水乡泽国”的盛誉,除了海河纵贯全市,还有南、北运河和子牙河流经市区,再加上密布全市的河网,上溯下行,水上交通极其便利。春日冰融,轮船、帆船、河拨、对槽、篷船、游艇络绎
2、河上;严冬封河,大小冰床往来如飞,别有一番景象。金、元时期,黄河不再由渤海湾入海,天津的海岸及河流基本稳定。口海河口到三汉口60余公里,以及自三汉口北溯潞水至杨村20公里为潮汐河流,成为一条可通航海、河漕船的良好的港内航道。金代三汶口已发展成为重要的军事、交通要塞。宣宗贞?元年(1213),调武清县巡检完颜佐、柳口镇(今杨柳青)巡检咬住为正、副都统,戍直沽寨。这是三汉口作为直沽寨名最早的记载,当时直沽寨位于三汉河口西南岸,即今天津市狮子桥西侧的玉皇阁附近,后被人们称作小直沽。直沽寨地处三汉口水路要津,北溯潞水(今北运河),经武清、香河、?阴至通州,转入闸河,漕船可直达中都;南
3、航御河及永济渠,经清州之会川、兴济,沧州之长芦镇,景州之东光、将陵,恩州之历亭、临清,大名府之馆陶、元城、魏县,以达浚州之黎阳、淇门镇;西南循漳水以达?、磁二州,溥沱河以连献、深二州;西沿巨马河经柳口、信安,以连霸、雄二州;东经海河至泥沽与海路相连,兼有河港与海港的性质,成为海陆联运的枢纽。直沽港距中都仅一百余公里,其航路的四通八达,成为中都通向各地水路的咽喉,连接金朝广大地区的交通要津。金朝首都来自河北、河南、山东一带的漕粮,均取道直沽港转运至中都。史称:“自内黄经黄河來滑州、大名、恩州、景州、沧州、会川境内濒河十四县之粟;自漳水行御河,通苏门、获嘉、新乡、卫州、浚州、黎阳
4、、卫县、彰德、磁州、洛州Z馈;自衡水经深州会于濾沱,以來献州、清州之饷这三条航线的漕船,装载各该河流域的物产,集结柳口及直沽一带。再加上巨马河及沙河來自霸、雄二州的运粮漕船,皆合于信安海?,也集结于直沽,然后溯潞水至通州,以达京师。金世宗大定二十一年(1181),经直沽运往中都的漕粮即达一百七十万石以上。金朝在户部之下设置了专管河运的“河运司”,各港口及漕河所经之地,州、府长官皆兼“提控漕河事”,县官兼“管勾漕河事”,以加强河运管理;每三十只漕船编为一“纲”,船户称为“纲户”,宝址区至今还有“纲户庄”的村名。直沽港的河运多在春、秋二季进行,“春运以冰消行,暑雨毕;秋运以八月行
5、,冰凝毕”。山于直沽至通州的航道是逆水行漕,运输效率较低,直沽、柳口一带十余里的码头岸线,常有大量漕船滞行。章宗泰和五年(1205),以漕河浅涩,曾敕尚书省发山东、河北、河东、中都、北京军夫六千改凿之,使直沽港的集运航道得到了改善。有金一代,直沽港作为漕粮运输的转运港口,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明建文二年(1400),燕王朱棣以“靖难”为名,与其侄朱以?争夺皇位,率兵从直沽渡河南厂,偷袭沧州,攻下南京,建文四年(1402)夺取了政权,翌年改元“永乐”。为了纪念开始发兵的“龙兴Z地”,朱棣把“直沽”这个曾是“天子渡河之地”赐名为天津。“天”是天子的意思,而“津”是指渡口的意思。天津
6、得到煬名后,于同年设置了军爭部门。清朝初年,沿袭了明朝的各项制度。顺治九年(1652)将左、右卫并入天津卫,结束了卫所官员的世袭制。三卫合并后,设立“巡道”、“同知”,负责民政事宜;“户曹”、“盐政”,负责税赋和盐业;“总兵”、“游击”、“参将”,负责军事。金、元以后,河运开通,不论海漕还是河漕,江南的漕粮都要经过海河运抵京都,永乐帝建都北京以后,犬津转输漕粮的任务更加繁垂,到明朝宣徳十年(1435),明朝政府专门在天津设置管理河运的专门机构,当时大运河上粮船上万艘,转输漕粮500万右,繁荣景象令人叹为观止。漕粮的转输带动了天津的运输业和商业的发展,在海河、南运河、北运河三河
7、交汇的三岔河口逐渐形成了许多商业区,货栈、钱庄、会馆等行业应运而生,集市贸易也随即兴旺,十集一市的轮转也使当时的天津人冇天天赶人集的感慨,商业的繁荣昌盛使天津也成为世人瞩目的城市。这时的天津己远远超出单纯军事要地一一“卫”的地位。二、河运对天津的影响(―)对商业的影响漕船带运到天津的南方货物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农产品。天津土质不好,粮食产量不高,经常依靠别处粮食的供给,“麦则取给于河南,米则受济于苏浙,秫粟菽豆之属亦莫非仰食于邻”。康熙《天津卫志》记载天津“城西北沿河一带,旧有杂粮店,商贾贩粮百万,资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