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老年抑郁症的心理护理

浅谈老年抑郁症的心理护理

ID:45951688

大小:6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19

浅谈老年抑郁症的心理护理_第1页
浅谈老年抑郁症的心理护理_第2页
浅谈老年抑郁症的心理护理_第3页
浅谈老年抑郁症的心理护理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老年抑郁症的心理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老年抑郁症的心理护理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老年抑郁症康复的疗效。方法:将36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心理护理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联合心理护理,针对每位患者心理进行个体化疏导。结果:心理护理组患者治疗8周后,其病情较对照组有明显好转,有显著性差异(P<0.05)o结论:対老年抑郁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收到明显疗效,增强生活信心,提高生活质量。关键词:老年抑郁症心理护理生活质量【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219-02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剧,老年人的精神障碍越来

2、越受到医学界和社会的关注,抑郁症是老年最常见的精神障碍2—,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特别是丧偶单身老人,易导致悲观、焦虑、抑郁、孤独等心理变化,极易诱发和加重老年抑郁症,它的发生与心理因素冇密切关系。目前如何提高老年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是现代护理学的重要研究课题,因此,对老年抑郁症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心理护理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老年抑郁症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滨河社区中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抑郁症

3、诊断标准的老年抑郁症患者36例,其屮男16例,女20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8岁。36例均为城市居民,其中文化程度,大学以上6例,中学20例,小学6例,无学历者4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心理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心理护理治疗时间为8周,对2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治疗药物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评价方法与护理干预措施。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Zung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按治疗前后Zung评分改变率作为评价指标,分为基本痊愈(>75%),显效(51%〜75%),好转(25%〜50%),无

4、效(<25%)4个级别基本痊愈、显效、好转合称为有效。1.3心理护理措施。对照组仅指导老年抑郁症患者用药、饮食和生活起居等基本护理;心理护理组除给了基本护理外,还对其进行心理护理,针对每位患者进行个体心理护理措施如下。1.3.1引导患者进行自我想开。对于不顺心的事尽量从客观方面寻找原因,不要过分内疚、自责,对特别思念老伴的要做思想开导,要认识是人总是要死的客观规律,关键是今后要照顾自己是主要的,这能够增强患者生活信心大冇益处,不能老留恋在往日的思念之屮,看到生活的阳光。1.3.2消除患者对疾病的恐惧感。对待患者应耐心、亲切、和蔼、周到。要耐心、细

5、心、不庆其烦,保护患者的自尊心,使患者感到被重视、受人尊敬、有独立人格尊严。1.3.3家庭指导。采用家访、电话、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随访,针对患者院外将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必要时返院给予心理咨询。1.42组间比较采用SPSS10.0统计,釆用X2检验数据。2结果36例抑郁症患者,釆取心理护理和未釆収心理护理的各18例,经过8周治疗结果,见表1。3讨论老年抑郁症的治疗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努力成为患者的刖友、知心人,使患者提高主动就诊意识,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再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选用心理

6、支持理性情绪疗法,为患者提供心理辅导和引导。本研究结果说明心理护理对于改善睡眠障碍、消除焦虑和恐惧、兴趣增加、生存价值增加有积极作用,与未有心理护理的冇差异,更冇利临床治疗。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预计到204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亿多,占总人口的27.2%,占全世界老年人口的22%,特别是8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由1300万增加到7400万,在患有躯体疾病的老年人中,抑郁症的患病率可高达50%,而且随年龄增长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越来越多的老年病人需要我们的护理和帮助,传统的护理模式是以完成任务为中心,它的最大弊端是使护士形成只关心

7、工作,不关心患者的行为模式。因此,心理护理可明显提高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提高治疗效果,稳定病情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心理护理确实能够改善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增强生活信心,促进家庭和谐。参考文献[1]易仁忠.106例老年抑郁症的心理护理干预[J]•当代护理,2010,7:140[2]杨光宇•重视老年抑郁症在社区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社区医生,2011,13(266):47[3]张明圆,顾牛范•躁郁性精神障碍和社会心理因素[J]•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2011(18):20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