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80后教师心理契约构建

试论高校80后教师心理契约构建

ID:45939934

大小:6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19

试论高校80后教师心理契约构建_第1页
试论高校80后教师心理契约构建_第2页
试论高校80后教师心理契约构建_第3页
试论高校80后教师心理契约构建_第4页
试论高校80后教师心理契约构建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高校80后教师心理契约构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高校80后教师心理契约构建高校80后教师是指1980年至1989年出生,拥有较高学历和专业知识技能,个性鲜明且刚入高校不久的新生代青年教师。随着50后、60后的退休,80后开始在高校教师群体中凸显重要性。高校80后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各高校应重视其心理健康的发展,通过有效途径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力,从而促进高校各方面和谐稳定发展。一、高校80后教师群体特征(一)鲜明的时代烙印。高校80后教师是依法执行计划生育后所出生的一代人,身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早年人们一直以“草莓族”、“垮掉的一代”、“最没责任心的一代”、"最自私的一代”、“最叛逆的一代”这样的词汇来概括这群张扬个性、追求自由、

2、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汶川地震中大量的80后参与到抗震救灾队伍中,让人们看到了80后爱国奉献、正义血性的一面。80后是扩招后的一代,与上一代比起来他们的教育方式更正规、教育系统更完善、获取知识的途径更便捷、知识面更广阔,这使得人们更加重视孩子的教育,相应地对教师,尤其是高校80后青年教师,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刚毕业不久的80后青年教师来说,如何成功转变自己的角色,如何处理80后教师与90后学生的关系,如何不断提升学历职称,如何提高科研能力等现实问题都需他们不断思考、善于请教、正确处理各方面关系。近几年,随着越来越多的80后进入职场,他们所面临的社会压力也越来越大越来越明显。以“剩女”、"裸婚

3、”、“蜗居”等新鲜名词为代言的恋爱、婚姻、住房等问题使初入职场的80后感到挫败感。(二)性格的多面性。80后从小到大眼见祖国由相对贫穷落后直至今日的富强安康,经历了抗洪、非典、汶川地震、雪灾等不寻常的自然灾害。这些促使了他们双面性格甚至多面性格的形成:他们活泼不拘小节,但又多愁善感;他们渴望成功,但又缺乏吃苦耐性;他们爱国、正义、珍惜友谊,但又强调自我意识、注重个人隐私、张扬个性,缺乏团结合作精神;他们思维活跃、奇思异想、有一定的职业规划意识,但又缺乏动手创新能力和明确的长期职业目标;他们热衷权利、追求物质需要,但更重视个人价值的实现以及精神文明的建设;他们不安于现状四处闯荡,但又向往稳定

4、平淡的生活。高校80后教师不仅具有80后的基本特殊,由于其工作对象和岗位的特殊性,他们对于社会现象、人生价值、职业规划有着更高层次的认识和理解。二、高校80后教师的现状(一)对高校梦想化的认识。一直以来,人们总是把大学看作学生的象牙塔,认为在这里学生可以轻松的学习,可以自由的张扬个性。于是,对于大学老师这个职业就产生了一份过于梦幻化的认识。高校80后教师正是在这种梦幻化的认知中走上了高校教师这一岗位。他们认为高校教师每周只需上几节课、假期长而无任何负担、其工资待遇也是高于大多数职业的。然而,当80后进入高校教师这一岗位时,他们才发现不但要上课还要坐班,假期虽长但各种压力不小,工作枯燥而繁琐

5、。最让他们无法接受的是由于资历浅、职称低其工资待遇甚至比不上一些初高中教师的收入。在面临结婚、买房、甚至“上有老、下有小”的社会现实时,高校80后教师往往会懈怠工作甚至有离职跳槽的想法。(二)面临个性不同的90后。高校80后青年教师所面对的学生通常是90后,由于年龄相近,通常没有距离感。就师生关系来说这是好事,但缺乏威信的老师在控制课堂方面就略显苍白。80后与90后由于生活的时代背景不同,所以在个性与思想方面有很大的不同:90后更注重个性张扬、家庭观念单薄、情绪化、内心世界早熟、消费观强烈、厌学情绪强、信息神通化。学生知识面不仅越来越广而且比教师超前化,如果高校80后教师没有足够的知识积累

6、、没有足够的社会阅历就很难应对这群学生的成长问题。(三)工作压力大。面对知识面越来越广,学习接受能力越来越强的90后学生,80后教师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精心准备教学、广猎知识。此外,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高校成了一个竞争的场所。职务终身制取消、职场评定淘汰制、注重科研、岗位竞聘、绩效津贴等措施给刚入校的80后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为此80后教师不得不在教学科研的同时不断学习攻读博士学位、提升学历。三、心理契约的构建时代背景赋予了80后鲜明的个性特征,这些特征势必影响80后对工作的认识以及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对于高校80后教师来说,建立髙校教师与学校、高校教师与学生之间良好的心理契约是非常重

7、要的。(一)心理契约的研究综述。心理契约是指“在组织和员工的相互关系中,除了正式的雇佣契约规定的内容以外,还存在着隐含的、非正式的相互期望和理解,它们同样是决定员工态度和行为的重要因素”,它是一种“未书面化的契约”[2]。心理契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心理契约强调雇佣双方对交换关系中彼此义务的主观理解;狭义的心理契约仅仅强调雇员个体对双方交换关系中彼此义务的主观理解。本文从狭义心理契约方面着手,试论高校80后教师心理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