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938880
大小:6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19
《试论曹魏五株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曹魏五株钱摘要:在以往认为属于两晋南北朝的钱币屮,冇i种形似东汉剪边五株,但面轮压〃五〃字右侧和〃株〃字金旁,即面轮侵压钱文为主要特征的五株钱,应为曹魏钱币。本文在考占发掘资料和有关历史文献的基础上,探讨曹魏五铢钱的形制特征。关键词:曹魏讥铢;形制特征;价值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2-0021-01曹魏五殊与两汉五株相比,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主要表现在钱体轻小、穿孔广大、不蘑边缘、轮压钱文和铸作粗糙等。1.钱体轻小这种钱的形体都较轻小,钱径一般为18—
2、23、穿宽9毫米,重2克左右,与两汉时期钱径一般为25、穿宽9毫米、重3-3.5克的五株钱相比,显然是轻小多了。曹魏五株较小的钱形,当是在东汉小型五株、剪边五株和董卓小钱的影响下铸作的。在东汉早、中期墓葬中,也出土有一种钱形较小的五株钱。例如,洛阳烧沟M104出土9枚小型五株,钱径23、穿宽9毫米,重1.9克。但这种钱在两汉五蛛中极为少见,洛阳烧沟汉墓仅出土13枚。东汉晚期出现的磨郭五株和剪边五株,形体都较轻小。特别是东汉末年铸作的董卓小钱,形体更为轻小。《三国志?魏书?董卓传》:〃及坏五株钱,更铸为小钱,
3、大五分,无文章,肉好无轮郭,不磨撼。于是,货轻而物贵,谷一斗而至数十万,自是后钱货不行。〃由此可见,曹魏五株钱体轻小的特点,当是在董卓小钱的直接影响下铸作的。曹魏五株与蜀汉五株相比形体都较轻小。1981年在四川忠县涂井15座蜀汉崖墓发掘中,出土蜀五株共计582枚,钱径多为22绻米左右。1.穿孔广大曹魏五株钱的穿孔都较大,大型者穿宽多为10-11毫米,中、小型者多为9-10毫米,一般为10毫米左右。两汉五株的穿孔都较规整,一般穿宽为9毫米,极少有9毫米以上的。曹魏五株的形制大都比两汉五株小,而穿宽却比较大,两
4、相比较,就使人觉得曹魏五株钱的穿孔特别大。2.不磨边缘曹魏五株内外郭的边缘,除个别外多不锂磨边缘,铸范留下的毛刺及铸柄,都保留在钱上。这些毛刺虽经过流通使用有所磨损,但今天仍清晰可见,摸起來大都有刺手的感觉。两汉五株除去郡国五株之外,对铸成的钱币都要进行加工,磨去周郭毛刺,使之光洁规整。东汉晚期,随着周郭不整的剪轮五株、磨郭五株和铸对文钱的出现,董卓小钱效仿其形,亦不磨边郭。紧接其后铸行的曹魏五株受其影响,也就出现了不磨边缘的特征。3.轮压钱文曹魏五株的面背多冇外郭,面多无而背有内郭。轮郭多漫夷不显,也有个
5、别背部平素无郭的。因这种钱币的钱径较小而为广穿,故常出现轮郭侵压〃五〃宁右旁上、下两角和〃株〃7〃金〃旁左侧上、下两角的现象,使〃五株〃两字酷似剪轮五株钱残留下來的样子。它的〃五株〃两字右、左对读,多为笔画粗壮,结体纵长。〃五〃字与洛阳烧沟汉墓第四型五株钱文风格近似,上下两横不平行,上横左高右低,交笔弯曲,形成字势向内倾斜。其中多为交笔颇粗,弧度较大,使〃五〃字结构变得宽大丰满,它的上、下两角也就被轮郭侵压得较多。但也冇少数〃五〃字交笔细直,使其字形变得修长隽美,它的上、下两角就被侵压得少,或仅存在钱文连轮
6、的现象。〃株〃字的〃金〃旁多因外轮侵压而残存,也有少数未被侵压的。〃朱〃字头多为方折笔,有的〃朱〃字头高于〃金〃字旁。形成这种面轮侵压钱文的主要原因,是因曹魏五株不仅继承了董卓小钱钱体轻小的特点,而且也受到了东汉晚期剪轮五株的直接影响。1.铸造粗劣曹魏五株较Z两汉钱币,整体铸造工艺都显得粗陋低劣。钱币的周郭大都未经锂磨,存有铸口,周边、穿内多留有毛刺,钱背有错范现象。轮郭多漫夷不显。有的钱形很不规整,钱体也就大小不一了。钱面不平,厚薄不一,多有砂眼和斑疵,有的还有气孔。因铸钱水平较低,刻范、制范粗糙,使得铸
7、出的钱文笔画粗浅,多不清晰。自东汉晚期剪轮五殊、蜒环五株、磨郭五株出现后,接着铸行的对文钱和董卓小钱,多铸T粗劣,钱文不清,曹魏五株受其影响,也就形成粗陋低劣的工艺水平。曹魏五株的这些特征,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尤以面轮侵压钱文最为重要。这是其他时代的五株钱屮所没冇的,也就成为我们判定曹魏钱币的主要标准了。曹魏五株形制多样,若依钱径的不同,可分为大、中、小三种(表一)。从总体来看,大型者较为精整,中、小型者较为粗劣。曹魏五株的认定,为中原地区判定曹魏墓葬提供了可靠的断代依据中原地区尤英是洛阳地区的曹魏墓,□前
8、能够确定的仅有正始八年墓和堰师杏园Ml606墓。曹魏五株钱的确定,必将为采用〃以钱定墓〃的方法来区别曹魏墓与东汉晚期墓提供坚实的科学基础。因此,曹魏五株钱的认定,将对推动曹魏历史和物质文化研究,发挥关键的作用。参考文献:[1]黄留春:《浅识魏许都故城窖藏铜钱》,《中国钱币»,1992年第2期。[2]江西省丿力史博物馆:《江西南昌市东吴高荣墓的发掘》,《考古》1980年3期。[3]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安徽马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