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935187
大小:75.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1-19
《浅谈从以理想复制现实到在实践中追求理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从以理想复制现实到在实践中追求理想(作者:郭萌发表时间:2014年“月)论文关键词:理想现实范式转变小康和谐社会主义论文摘要: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和中国社会的发展,传统社会主义范式在实践中遇到了困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据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重新定义社会主义的标准,将小康社会作为现代化的阶段目标;改变“非此即彼”的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把和谐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标志了社会主义新范式的形成.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是一个在探索中不断深化的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作为共产主义第一阶
2、段的社会主义提出了一系列设想。列宁对落后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一些探索,但在实际上发挥作用的却是计划经济模式。毛泽东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对社会主义实践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但仍然囿于传统社会主义范式。“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面对世界形势的变化,总结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人以一系列新的理论、概念、方法和原则,全面创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完成了社会主义范式的转变。一、以理想复制现实——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范式范式是科学哲学中历史主义学派的一个核心概念念、理论、原则和方法组成的体系。运用范式转变的方法研究历史和现实问题,就会发现原有
3、结论和现实发展之间的距离。范式是指学者们对科学对象进行研究的理论框架和分析方法。人们为对客观现象进行分析,都必须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中进行。但由于历史现象的复杂性和人们对社会认识的不断深化,当出现旧的理论和方法不能包容和不能解释甚至与之发生矛盾和冲突的现象时,就必然导致旧范式危机和新范式的产生,发生范式革命。按照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推导,社会主义革命只能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因为只有在这些国家才具备社会主义取得胜利的客观物质基础。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提出共产主义低级阶段的特征:一是生产资料归全社会占有;二是劳动者一律通
4、过表示劳动量的证书即劳动券来实现按劳分配;三是未来社会是一个无阶级、无商品、无货币的社会「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在20世纪,无产阶级革命进程突破了马克思的设想,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落后的资本主义或半殖民地国家取得胜利,诸如苏联、中国、大部分东欧国家都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阶段,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就中国而言,虽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并不具备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提出的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的计划经济不仅是一种模
5、式,而且被上升到了范式的高度,即社会主义是建立在公有制、按劳分配和计划经济之上的,人们曾经认为任何与之相悖的东西都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实行社会主义就是要彻底消灭私有制,反对任何非劳动所得,排斥市场规则的作用。尽管在有些情况下可以有所松动,但那只是一种退却、策略和让步,而绝非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并由此形成了一套概念、规则、方法构成的体系。新中国建立后,在帝国主义的包围,经济实力薄弱的情况下,毛泽东对外坚持国家独立、主权完整,对内发展经济,提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目标,并采用了计划经济体制。为此,他提出了要消灭私有制,迅速发展公有经济,以使
6、国民经济能有组织地协调快速发展,把中国建成独立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主义是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毛泽东的追求但这却忽视了与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社会主义完全不同的国情。就毛泽东的主观愿望讲:先,他希望通过生产关系的变革来加速经济发展。正如他在七千人大会上所坦言“我注意较多的是制度方面的问题,生产关系方面的问题。至于生产力方面,我知道的很少。”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他曾试图以人民公社化的方式变革生产关系,希望通过“一大二公”实现“纯粹”的社会主义。其次,他过分重视公平而忽视了效率。在毛泽东看来,社会主义最根本的标志就是实现民主、公平、
7、正义。但是,在自然经济还占很大比重的情况下,超越生产力水平,单纯强调公平,导致了平均主义和共同贫穷。第三,以群众运动的方式进行经济建设。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赶上和超过西方发达国家,他延用革命战争年代的做法,以群众运动的方式发展生产,试图通过"大跃进”实现国民经济的飞跃式发展,通过%十划经济”证实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邓小平曾指出“毛泽东是伟大的领袖,中国革命是在他的领导下取得成功的。然而他有一个重大缺点,就是忽视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是说他不想发展生产力,但方法不都是对头的,例如搞’大跃进:人民公社,就没有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办事。”阳
8、这就必然造成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和反差。为此,毛泽东把社会主义视为在道德进步下发展的过程,把“灭资兴无「大公无私”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当遇到各方面阻力时,他又认为有一种反社会主义的力量,因此就要通过“阶级斗争”的办法来解决。这就正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