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探究式教学1

浅谈初中探究式教学1

ID:45934527

大小:6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19

浅谈初中探究式教学1_第1页
浅谈初中探究式教学1_第2页
浅谈初中探究式教学1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初中探究式教学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初中探究式教学摘要:我国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明确将探究式教学列入课程内容,并强调要重视科学探究教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探究式教学经过屮学物理教学理论与实践探索,正逐步走向成熟,成为屮学物理教学的重要方法。关键词:探究式教学要索实施一、关丁•探究式教学的认识探究分为学多分支,其屮之一就是科学探究。在物理课程标准屮,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日标,乂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探究的过程和方法适合在理科教学屮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同时要求教师的新技术和习惯,不是命令学生学习,而是教授学习方法,培养自我汲取

2、知识的能力。在初中教学中把科学领域的探究引入课堂,使学生通过类比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理解物理概念和科学探究的本质,并培养相应能力的教学方式称之为探究式教学。国外的研究表明,探究式教学符合学生学习物理的认识发展规律。它将物理学科的探究本质与学生学习的探究过程有机统一起來,体现了物理学的本质特征——物理学是在不断追求认识统一性的探究过程中发展的,并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寻找事物的本质特征及统一规律。从该层意义上训:,探究式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一种教学思想。探究式教学的课堂应具有明确的研究目标和研究目的,它是为了达到某种结果

3、或某种H的而精心设计的,教师可以根据活动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进行程度不同的指导。故通过探究式教学不但使学生学到知识,更使其能力得到了提高。二、探究式教学的一般模式其实,科学探究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和•要素。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提岀了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5、分析与论证6、反思与评佔7、交流与合作在具体教学中,探究过程可以涉及所有要素,也可以只突出部分要素。为了更具体化,我在这结合初中的重要内容“探究浮力人小的决定因素”教

4、学,把探究式教学模式中的主要耍素进一步说明:探究:浮力大小的决定因素(1)创设情境与提出问题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设疑,结合生活经验,说说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再利用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资源创设情境。比如可播放满载货物的万吨巨轮在大海航行的画面。然后设疑:轮船受到海水对它的浮力有多大呢?为解决轮船在海屮航行所受浮力大小的问题,首先要弄清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2)猜想与假设由上述营造问题情境,请学生根据以往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等进行大胆猜测。教师可以止学生陈述猜想,分析、剔除那些有明显问题或合并重复的猜想。浮力大小可能与物体重力、

5、质量、密度、形状、体积以及所在深度有关?与液体密度大小是否有关?与液体的深浅有关?等等(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给学生提供以下参考实验器材:溢水杯、烧杯、弹簧测力记、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铜块,以及塑料块和橡皮泥等。指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提示学生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设计,并提出以下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并做实验检验:%1怎样判断浮力大小与物体重力是否有关?%1怎样判断浮力大小与物质密度大小是否有关?%1怎样判断浮力人小与物体形状是否有关?%1怎样判断浮力大小与物体所在深度是否有关?%1怎样判断浮力大小与物体的体积是否有关?%1怎样判

6、断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大小是否有关?(4)进行实验并收集数据实验设计方案确定以后,可以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实验操作并收集数据,在实验操作过程屮要注意是否规范,每个学生是否都积极参与,耍及时为学生答疑或提供帮助,必要时可参与到活动屮去。(5)进行分析与论证实验结束后,教师应收敛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概括,得出实验结论:①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并且随着他们的增大而增大;浮力大小与物体的重力、形状、密度和浸没物体在水屮的深度等无关;②浸在液体屮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6

7、)学生反思与评估引导学生做以卜•反思和评估自己本次探究活动的质量:%1通过学习你是否发现自己在学习之前对浮力有不正确的认识?都有哪些?%1你对控制变量法的认识和体会是什么?%1得出的实验结论可靠吗?实验结论与你的猜想一致吗?等。(7)交流与合作在本探究活动屮,师生、生生间的交流合作贯穿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学生间展开讨论、交流,能使他们在积极的互动过程中,相互取长补短,获得良好的启迪。以上仅供参考。探究式教学的主要要素,为教师设计教学策略提供参考的框架,更为其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了帮助。但,明确一点就是:在探究过程中体现以学

8、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双向互动的原则。三、探究式教学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屮应注意儿个问题:(1)探究活动耍循序渐进,教学内容安排应有一定的梯度。(2)探究方式耍灵活多样化。注意各种教学方法间的相互配合。探究式教学不是固定的教学模式,虽然它有很多的优点,但相对耗时。因而,在实际教学过程屮,不能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