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讨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课堂讨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ID:45932805

大小:5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19

课堂讨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_第1页
课堂讨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_第2页
课堂讨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_第3页
课堂讨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课堂讨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课堂讨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新课改耍求日常教学应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当今的教育形势下,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尤其显得重要。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要求改变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方式,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学生主动地学习,并去研究和探求真理;在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关系中,改变学生机械地接受知识的观念,让学生多问“为什么”。?课堂讨论是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方法之一,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就这一教学方法谈谈自己的认识。一、把握命题技巧,提高课堂讨论质量课堂讨论不是漫无目的进行的,讨论什么、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讨论等都直接影响着课堂讨论的质量,影响着木节课的教学效果

2、。课堂讨论的质量如何,与老师所提出的问题有密切关系,笔者认为,要提高课堂讨论的质量需要教师把握命题的技巧,在这一方面笔者的主要做法是:1・注意命题的综合性。如讲到“新航路开辟”一课时,我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牛讨论“继郑和之后,屮国的远洋航行悄声匿迹,而酋方的远洋航行事业蒸蒸日上,结合所学知识,谈一下原因。”此题时间和区域跨度较大,这就帮助学生打通因教材章节所带来的知识割裂,使相关的知识体系化、网络化。2•加强命题知识的横向联系,即学科联系。因为丿力史与政治、语文及地理联系密切,命题时充分利用这种联系,将知识的触角延伸到相关学科和现实生活中去,以推动学生思维的迁移、融

3、合和借鉴,加大知识贮量,使之为创造性思维服务。如通过对苏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列宁新经济政策的讨论,联系到我国1958年的大跃进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使学生从历史和现实中借鉴教训,得到启示,深刻地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正确看待当前出现的国企职工下岗和再就业等社会现象。使学生的认识源于教材,却又高于教材。3•注意命题的多介度和新颖性,使学生对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从各个角度、种种联系中进行分析、比较和辨别,捕捉其规律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获得知识。如: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课学习

4、后,我引导学生讨论思考“从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屮,你得到怎样的认识和启发?”。学牛讨论后得出这样的认识:从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出现到后来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再到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后产生反封建的民主启蒙思想,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体现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适应了汉武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体现了“一定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反映”的唯物史观。二、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是搞好课堂讨论的关键讨论时,教师要善于启发和诱导。例如当讨论出现沉默时,老师要打破沉默,启发学生发言;当讨论进入高潮,特别是出现争论时,教师要因

5、势利导,紧扌II主题,将讨论引向主题,并做好最后总结。要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在讨论美国的罗斯福新政时,有学生将我国目前的经济困难与美国半年的经济危机等同起来,认为要照搬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对此,笔者首先引导学牛回忆资本主义的发展史,着力揭露美国无法解决的内在矛盾,认清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所决定的。接着,笔者实事求是地介绍我国目前面临的经济困难z后,启发学生畅谈改革开放20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目前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目前的经济困难只不过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过程中的阵痛,是局部的、暂时的,与美国当时的经济危机呈

6、现的“大萧条”、“大恐慌”是根木不同的。如我国日前下岗待业人员约为1100万人,这对一个拥有12亿人口的大国来说算不了什么,与美国当时约有占劳动人口1/4的1500万人失业更是不可比拟的。从而正确理解党中央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倡导有中国特色的“罗斯福”措施,不失为借鉴国际经济发展历史经验的明智之举,这对克服暂时的经济I木I难,确保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很有积极意义。?通过对学生讨论的积极引导,收到了以下较好的教学效果。开辟了宽松的民主教学环境,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了课堂气氛。2.为了迎接课堂讨论,学朱常常是带着问题去细细咀嚼教

7、材,认真查阅资料,写好发言提纲,并积极争取发言。这样,既动了脑,乂动了手,还动了口,加深了对知识的卬象,记忆必然牢固,从而实现了基础知识的再认和深化。3.提高了学生运用丿力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写发言提纲,培养了学生对各种历史资料的搜集、阅读、综合和运用的技巧。通过发言和争论,又锻炼了学生的胆量,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从而较全面地提高了学生的素质。4•课堂讨论的收获,使学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历史的兴趣,进一步激发了求知的热情和自信心,从而使学生产生了持续有效的动力。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课堂讨论必将成为新课改教学的主要形

8、式之一,在这一方面,笔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