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887708
大小:2.93 MB
页数:87页
时间:2019-11-19
《信息技术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信息技术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安次区教育局教研室姚继祥1高效课堂的认识2高效课堂的产生第一阶段即“第一次浪潮”,是指始于1万年前的农业社会,其生产工具是以锄头为代表的低价值、低价格工具,主要能源为人的体力;第二阶段即“第二次浪潮”,是指始于17世纪的工业社会,其生产工具是以机器为代表的高价格、高价值工具,主要能源为石化燃料;第三阶段即“第三次浪潮”,是指当前这个始于上世纪50年代的信息化社会,其生产工具是以计算机、互联网为代表的低价格、高价值工具,主要能源为人的脑力。------《第三次浪
2、潮》3在分散小农经济和封建隔绝状态下是以个别教学为主要组织形式。在工业社会规模化大生产和开放社会状态下是以班级教学为主要组织形式,学生通过个别教学和班级教学求得适应社会生产生活的知识和技能。教学组织形式是与社会发展形态密切相关的。45班级授课制就是在工业社会初期为了提高教学效率而在农业社会个别教学组织形式上发展而来的。而现在我们的所谓高效课堂,并没有否定“高效率”的班级授课制。6如今社会进入了信息化智能化社会,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渠道不再仅仅依赖于教师和课堂,学生从互联网上获取知识信息的速度比教
3、师特别是低素质教师课堂获得的速度快得多、内容宽广丰富得多。同时,由于智能化机械化极大地代替了人的体力和脑力劳动,一部分人富余起来,而“傻瓜型”劳动工具和“低门槛”产业兴起又让一部分人从事的劳动简单化,这一事实确实刺激部分学生放弃了辛苦的学习生活。所以传统的灌输知识和技能的班级教学形式受到了严重挑战,出现了低效和无效的课堂教学。7课程改革需要高效课堂课程改革的初期对素质教育的误解狭义的素质《辞海》写道:“素质是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在心理学上,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
4、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但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这是关于狭义素质的典型解释。广义的素质指的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89高效课堂: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
5、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一是效率的最大化。也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受益量。主要表现在课堂容量,课内外学业负担等。 二是效益的最优化。也就是学生受教育教学影响的积极程度。主要表现在兴趣培养、习惯养成、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与品质等诸多方面。高校课堂10所谓“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指导思想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减轻两个提高: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学习效益。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
6、学质量的目的。11“高效课堂”表现:1、明快。一是教师的情绪,要平和,不能过分激昂和低落,让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兴奋和抑制的最佳状态,心理学研究表明,这种状态是最有利的。二是让学生充满求知的愉悦感,调动起学生的良好情绪,形成互动。三是课堂的节奏感和逻辑性是适合课堂教学内容的。2、融洽。指整个课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这个氛围要由教师来创设,从情绪到求知欲的引发,以及整个课堂的感应互动都能体现这种关系。12教师专业成长与高效课堂教师专业水平提升是实现高效课堂最基本的前提.13成功靠什么?努力机遇失败14习
7、惯无处不在,它具有巨大而顽强的力量,可以决定人的一生的成败。在学习中也是如此,习惯是学习的最终成果。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每个学生都可能成为优等生。------集体学习法课题组中国关工委15呵护学生的天性,影响学生的习性廊坊市第四中学杨敬东16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叶圣陶17高效课堂的两个重要指标一、学生
8、的参与度二、学生思维的深刻度18学生的参与度1、是不是全体学生都参与2、是不是全部学生全程都参与3、所有学生参与的机会是否均等4、所有学生被重视的程度是否相同19学生思维的深刻度1、能否调动全体学生的思维2、学生的思维是积极主动还是被动3、学生有益思维的时间能占多大比例4、学生的思维是否都有价值5、学生思维的有效度6、思维的效率20高效课堂建设中的常见问题21一、信息量过大,不能达到高效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常常会不自觉地又回到以讲解代替学生自己学习的老路。往瓶子里倒水“大信息量”就是能储存海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