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宋山水诗赋文体特点的辨析

晋宋山水诗赋文体特点的辨析

ID:45883160

大小:108.34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11-19

晋宋山水诗赋文体特点的辨析_第1页
晋宋山水诗赋文体特点的辨析_第2页
晋宋山水诗赋文体特点的辨析_第3页
晋宋山水诗赋文体特点的辨析_第4页
晋宋山水诗赋文体特点的辨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晋宋山水诗赋文体特点的辨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晋宋山水诗赋文体特点的辨析    历来讨论山水诗的形成必然会提及此前的山水赋下面是小编整理推荐的一篇以山水题材为切入点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引言    历来讨论山水诗的形成必然会提及此前的山水赋①譬如王国璎教授在《中国山水诗研究》中指出:“由于汉赋中表现的作者对自然界山水景物的体认与后世山水诗人登临山水以求心神自由和美感经验的情绪遥想呼应他们对山水景物的刻意描写为后世山水诗人模山范水的艺术技巧奠定了基础因此汉赋虽然不是纯粹的诗却是探索山水诗的渊源时必须涉及的重要领域”不少学者也从山水诗的玄言背景、特

2、殊的审美观照等方面充分说明了山水诗不同于山水赋的独特魅力对此笔者不拟赘述本文试图展开的是从五言诗与赋这两种不同的文体出发通过比较两种文体不同的结构、修辞、节奏特点讨论晋宋之际澄明观照的山水审美方式如何借助五言诗这一体裁进行创作此前已经存在的山水赋何以不能满足玄学家和名士们的创作需求?在山水诗发展的过程中原有的山水赋是否对其产生影响而山水诗又如何建立起自己的文体特点从而确立起其山水题材大宗的地位?    第一章    在展开关于诗赋文体特点的辨析之前我想首先应该辨清:山水诗的产生会否只是五言诗内部的一次题材扩

3、展?也就是说究竟是否存在本文试图讨论的关于山水的描写从赋体转向诗体这一过程?这是本文论题得以成立的基础    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讨论这个问题第一在山水诗产生的年代五言诗是否已经具有了文坛主流的地位?也就是说如果在晋宋之际五言诗已经超越赋体成为一种最普遍的文体那么作为新出现的题材当然倾向于选择这种主流文体进行创作而本文试图论证的诗赋文体转换的问题也就不存在了我们不妨选择两晋的一些作家比较他们的诗赋存目:潘岳存赋19篇诗15首;陆机存赋30篇诗48首;郭璞存赋10篇诗7首;王羲之无赋诗2首;孙绰赋3篇诗5首;何承

4、天赋1篇无诗;傅亮赋6篇诗4首这是《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在谢灵运之前的一些作家的诗赋作品资料可以说除了陶渊明晋宋之际士人的创作往往是诗赋兼重尚未出现南朝以后士人诗作数量往往远胜赋作的现象    第二在山水诗正式形成之前是否存在一个山水赋的线索?如果此前并无这条线索那么关于山水题材由赋体转向诗体的假设同样不具备成立的基础我们仍然借助《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的存目来看王粲有《游海赋》、《浮淮赋》、《初征赋》、刘桢有《黎阳山赋》、潘岳有《沧海赋》、《登虎牢山赋》、成公绥有《大河赋》、张载有《蒙汜池赋》、郭璞有《江赋

5、》、《巫咸山赋》、《登百尺楼赋》、《盐池赋》孙绰有《天台山赋》、《望海赋》等等显然在山水诗尚未形成之前有大量的士人利用赋体记述山川之美这条山水赋的线索应该是比较明朗的了    第三在晋宋之际是否存在着山水赋向山水诗的转换?也就是说会否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山水赋继续在赋这一体裁内发展而山水诗另辟蹊径独立地发展起来?这是本文论点能否成立的核心要素    我想可以用这样一种方法来进行确认:山水题材作品的创作背景大抵有两种一是行旅二是游览我们不妨就以这两者为线索比较山水诗产生前后士人在游览或者行旅之后主要利用种体裁进行

6、创作我们重点关注的是在山水诗产生之前赋体是否在游览、行旅题材中占据主体而在山水诗产生之后诗体是否取而代之翻阅《百三名家集》我们会发现这一对比颇为明显汉末魏晋以来纪行成为赋体中的一个重要题材曹植、王粲、阮瑀、潘岳、陆机、郭璞等都有大量的纪行赋记述他们游览、行旅之事而除了陆机其他人的诗歌中却很少描写行旅对于魏晋的诗人而言他们的绝大部分五言诗是用来赠别酬唱的但自陶渊明、谢灵运而下这种状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陶谢、鲍照、谢希逸、谢脁、沈约、何逊等都是大量用诗歌记述自己的游览和行旅而谢灵运尚有四首纪行赋描写山水灵运以下诸

7、家山水赋作就至多只在一两篇了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论证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认识:汉魏以来山水题材在文学作品中逐渐成长起来并逐渐具有独立的文学价值这一价值早期主要在赋作中体现出来但是随着其文学意义的不断深化艺术水准的不断提高山水诗逐渐超越山水赋获得了士人更多的关注成为山水题材的大宗    那么这一过程是如何实现的呢?    第二章    我们首先看汉魏山水赋的发展情况    山水作为文学题材早在先秦就见于诗赋之中但学者已经指出早期诗赋中的山水只是作为一种文学意象出现尚未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而且早期的文学作品

8、中也极少对于山水的正面、细致描写我们现在能看到的较早集中对于山水进行正面描绘的是枚乘的《七发》中自“恍兮忽兮聊兮栗兮”而下对于八月水景的那段长篇描写细读其文我们可以总结出《七发》描写水景的几种主要艺术手法:    其一是大量运用双声叠韵词《诗经》和楚辞中已经大量运用双声叠韵词因为诗骚可用于歌、诵而双声叠韵词的语音美正可以通过歌、诵充分体现出来汉大赋同样可用以诵读且其形成与楚辞渊源有自也就很自然地继承了这一艺术手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