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874336
大小:105.3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1-18
《更进学习活动设计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更进学习活动设计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真正的思维素养就在于在学习教材的过程中教师能找出一些工作方法和形式使他能够看见学生的思路是怎样发展的”经过两年多的对课堂学习活动设计有效性的反思研究加深了我们对学生经验的课程的理解锤炼了我们对课堂现象的敏锐捕捉的眼睛提高了我们对课堂学习活动设计的能力我们在观察、积累、反思、更进、创新中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内在需求促进学生有效学习让课堂创设宽松热烈的研讨环境让智慧在思维撞击中产生火花让学习者之间的切磋、争辩、质疑诱发灵感
2、产生群体感应和共生效应让“奇怪的课堂现象”、“一闪即过的课堂现象”、“习以为常的课堂现象”、“想不通的课堂现象”等等都成为我们更进学习活动设计的创造的源泉 一、在生成目标中“自燃” 巴斯德说:“机遇只垂青于有准备的头脑”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尽力启发学生进行猜测与存疑建立起一个要求活跃的智力活动过程的环境我听了殷惠兰老师的一节课《长方体的体积》当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等学习活动推导出长方体的体积后在测量与计算讲台的体积时计算出一个七十多万立方厘米的庞大数据此时下课的铃声响了可是我还沉浸在这个庞大的数据中当时我对这个数据信息
3、很感兴趣职业的第六感告诉我:作为一个成年人尚且要把这个数据换算成立方米来感觉更何况是小学生呢所以我想把这个数据信息利用在《体积单位间的进率》的新课导入中目的引发学生自主产生研究目标让学生先估计讲台的体积教师及时记录学生的估计数据(大部分学生用立方米作单位估计个别学生用立方分米作单位估计)然后再测量与计算长、宽、高故意用厘米作单位当学生算出体积770040cm时情不自禁地说“太大了”、“天那!”、“哇!”接着比一比看谁的估计最接近这样探究目标“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就成了学生的自发行为记录学生猜想的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让学生想办法证明体
4、积单位间的进率到底是多少学生从猜想到验证思维积极投入学生的智力劳动是学生自己要干的事!同时从学生估计的误差之大也看出培养学生的数感是何等重要! 二、在探究规律中“自醒” 年5月15日我在两个班教学了《分数的基本性质》有一个信息资源引起了我的好奇和思考我们在教学中怎样体现出——遵循学生发现规律的规律 对于《分数的基本性质》“变”与“不变”的规律的探索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活动: 活动一:你能写出几个与1/2相等的分数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证明它们真的相等 我的设想:学生对1/2这个特殊的分数早有感觉所以我想从这
5、个特例作为切入口主要目的引发学生不同方法的验证并让学生初步意识到分数的分子、分母不同但大小可能相等教材的编排是通过涂色部分用分数来表示从而看出1/2=2/4=3/6=4/8随即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变化规律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这样的引导往往老师“导”得很累或者说“牵”着学生引得很快也似乎很顺但从下面的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你会清晰地看到过早引导发现规律犹如揠苗助长因为一个例子谈不上发现规律更何况是一个特例呢学生对这几个分数为什么会相等是完全可以带着自己的各种猜想或理解的 我们来看看学生的课堂现象吧:板书学生想的数1/2=2/4=3/6
6、=4/8=5/10=……收集学生的证明方法:学生用圆片或长方形、正方形纸片验证;画图验证;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分数化成小数验证;画数轴验证;用商不变的规律解释;用分母总是分子的2倍来解释(教师引导即分子总是分母的一半来解释)学生对“一半”的生活经验很丰富所以他们往往更喜欢从单个的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的关系上来判断它们相等此时他们的目光还不能从整体的这一列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变化情况作出横向的判断或分析但是有的学生还说了发现:“分子乘2分母乘2……”以及“分子一个一个加1分母一个一个加2它们的大小不变” 活动二:你能写出几个与3
7、/4相等的分数你能证明这些分数也真的相等 我的预设:学生根据上面活动必然获得不同程度的经验那么他在这个活动中实际上就在运用自己头脑中刚获得的最强烈的经验或理解来写自己认为相等的分数 课堂现象:一部分学生写这样一列分数:3/4=6/8=9/12=12/16=15/20=……;可是还有个别学生一个都写不出还有个别学生利用手中的圆纸片或画图的方法把每份细分只写出一个与3/4相等的分数特别是5个学生(占全班的1/6)写了这样一列分数:3/4=4/5=5/6=6/7=7/8=8/9=……;这5个学生还很自信地给我看呢!其中还
8、有一个我心目中很聪明的学生呢我愣住了马上鼓励性地说:“如果你能证明这些分数真的相等你就是最棒的!如果你能证明这些分数不相等那么你同样是最聪明的!”果然有学生自己验证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及错误原因并且在动手证明的活动中知道了正确的答案关于学生3/4=4/5=5/6=6/7=7/8=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