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860426
大小:3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18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融合》word同步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融合练习一、选择题1.北宋时期,国家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是()A.南方工商业发达 B.南方农业生产发达C.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D.南方海外贸易繁荣2.魏晋南北朝时期,晋江流域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A.中原汉人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B.自然条件优越C.战乱少,社会稳定 D.统治者施行仁政3.“......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农天下。”反映的是我
2、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何处经济开发的情况?()A.江南地区 B.江北地区 C.黄河流域 D.长城以北4.曾经统一过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是()A.曹魏、北魏 B.西晋、北魏 C.前秦、北魏 D.前秦、东晋5.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的一个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特点是()①社会大变革②国家大一统③政权分立④民族融合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下列表格《鲜卑姓氏改为汉姓》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鲜卑姓汉姓鲜卑姓汉姓拓拔元贺兰贺丘穆陵穆独孤刘步六孤陆尉迟尉A
3、.商鞅变法 B.颁布“推恩令”C.八王之乱 D.孝文帝改革7.“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以下史实符合这一主题的有( )①秦始皇规定以小篆为全国统一文字②北魏孝文帝提倡改穿汉服③西汉设西域都护④唐风洋溢奈良城。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北魏孝文帝带头纳汉女为妃,让五个弟弟娶汉女为妻,把公主嫁给汉人,改姓为元,赐群臣以汉衣,对30岁以下仍操胡语者“降黜官职”。这段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有①采用汉姓
4、②改穿汉服③学说汉语④采用汉族官制⑤提倡与汉族通婚⑥学习汉族的礼法(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⑤⑥ D.①③④⑥9.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最主要原因是( )A.受到北方其他民族的侵扰B.孝文帝仰慕洛阳城的繁华C.扩大鲜卑族的影响D.为了加强对中原的统治,更为了接受汉文化10.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最主要原因是( )A.受到北方其他民族的侵扰B.孝文帝仰慕洛阳城的繁华C.扩大鲜卑族的影响D.为了加强对中原的统治,更为了接受汉文化二、填空题11.“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
5、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请完成下列相关内容:(1)最早出使西域、加强西域与内地联系的历史人物是________。(2)迁都洛阳,促进民族融合的著名改革是________。三、材料解析题12.材料一他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扩充疆域。通过改革,齐国国富兵强。——《人教版七年级教材》材料二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马非百《秦集史》材料三为了便
6、于学习和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要求南迁的鲜卑族一律改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之中。(1)材料一中的他是谁?依据所学知识,指出管仲改革对他有何影响?(2)据材料二,指出商鞅变法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变法对秦国产生的影响。(3)材料三反映的是谁进行的改革?其改革的作用是什么?(4)你认为以上三则材料所反映的改革有何共同之处?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融合练习答案一、选择题1.C 2.A 3.A 4.C 5.D 6.
7、D 7.A 8.B 9.D 10.D 二、填空题11.【答案】(1)张骞 (2)北魏孝文帝改革【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张骞通西域的相关史实。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建立了西汉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加强了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西域的开发。(2)本题考查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关史实。494年,孝文帝不顾守旧势力的反对,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三、材料解析题12.【答案】(1)齐桓公;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中的第一位霸主。(2)目的:富国强兵;影响:秦国的政治得到改善,社会
8、经济迅速发展,军队战斗力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北魏孝文帝改革;作用:促进民族融合,为南北统一创造条件。(4)都成功了(都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解析】(1)本题考查齐桓公称霸的史实。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齐国国力强大起来,齐桓公在稳定内战的同时,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域,在葵丘会盟,各诸侯国参加,周天子也派代表参加,确立了霸主地位,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2)本题考查商鞅变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