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教师资格证历史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6教师资格证历史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

ID:45843422

大小:226.1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11-18

2016教师资格证历史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16教师资格证历史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16教师资格证历史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16教师资格证历史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16教师资格证历史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6教师资格证历史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6教师资格证历史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6教师资格考试报名工作即将进行,各位参加教师资格考试的考生在看书的同时,也要多做试题,这样才能更好的掌握知识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出guo教师资格考试栏目为大家分享“2016教师资格证历史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希望对考生能有帮助。想了解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考试的讯息,请关注我们出guo教师资格考试栏目。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关于明代内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明太祖罢除丞相职位.设内阁制    B.内阁成员的权势和地位有

2、过提高    C.内阁正式成为统率六部百司的机构    D.司礼监最终取代了内阁    2.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家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    A.荀子、董仲舒    B.荀子、孟子    C.商鞅、孟子    D.韩非子、董仲舒    3.“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此段文字出自(  )。    A.《孟子》    B.《庄子》    C.《韩非子》    D.《道德经》    4.元代著名的文学家

3、张养浩在其作品中写道:“一头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布衣得暖胜丝棉,长也可穿,短也可穿。草屋茅舍有几间,行也安然,睡也安然。雨过天晴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日上三竿犹在眠,不是神仙,胜似神仙。”对这首词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反映了古代农耕经济的落后性和保守性    B.反映了小农经济状态下农民生活的富足和惬意    C.反映了古代自然经济状态下农民不思进取的心态    D.反映了中国古代传统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    5.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

4、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    A.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    B.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    C.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D.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    6.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状况的具体反映。下列思想文化内容能够反映明清时期政治、经济状况的有(  )。    ①传统科技没有发展为近代科技    ②《红楼梦》揭示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历史

5、命运    ③《清明上河图》描绘北京城的繁华    ④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主张工商皆本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唐摭言》载:“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注:岁贡指由地方贡入国学监的生员)常不减八九百人。”此则材料主要说明了(  )。    A.隋唐时期官吏主要科举选官    B.唐朝进士科地位重要.为世人敬仰    C.科举制是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的工具    D.科举制促进了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8.彭德怀指挥过一

6、次重要战役对于我国的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属于那一次战役的是(  )。    A.百团大战    B.平型关大捷    C.挺进大别山    D.威海卫战役    9.下列哪一个不平等条约使得中国丧失在日本海西海岸找出海口的机会?(  )    A.中俄《瑷珲条约》    B.中俄《北京条约》    C.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D.中俄《改定条约》    10.1908年11月17日《申报》记载,“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酉刻皇帝崩,翌日电传遗诏……”光绪抱着自己终生的遗憾在瀛台含元殿病逝,终年38岁,后追封为“德宗”皇帝。下列对材料

7、中的有关知识解说不准确的是(  )。    A.1908年是戊申年    B.“酉刻”是晚上十二点    C.“光绪”是年号    D.“德宗”是庙号    11.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对于此战役,表述最准确的是(  )。    A.北洋军实力损失殆尽    B.日军实力损失严重    C.北洋军实力虽受损但有利于抗战的胜利    D.充分显示了清政府中以李鸿章为首“避战派”的软弱    12.辛亥革命后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该党赢得国会选举,但未能组阁,直接原因是(  )。    A.宋教仁遇刺身亡    B.《临时约法》被废止

8、    C.国民党被解散    D.军阀割据混战    13.1937年。有学者在上海刊物《呐喊》发文指出:“我相信中国文化的优秀分子以前没有一个不是憎恶战争的,但是现在却没有一个不是讴歌抗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