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教师资格证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6教师资格证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

ID:45842803

大小:264.79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9-11-18

2016教师资格证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16教师资格证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16教师资格证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16教师资格证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16教师资格证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6教师资格证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6教师资格证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6教师资格考试报名工作即将进行,各位参加教师资格考试的考生在看书的同时,也要多做试题,这样才能更好的掌握知识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出guo教师资格考试栏目为大家分享“2016教师资格证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希望对考生能有帮助。想了解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考试的讯息,请关注我们出guo教师资格考试栏目。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而径自封拜官职,因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  )

2、。    A.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高于皇权    B.唐朝中枢机构的行政决策具有民主性质    C.唐中宗时期皇权有所弱化    D.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2.宋朝“广开科举之门,俾人人皆有觊觎之心,不忍自弃于盗贼奸宄”,这表明宋代科举制的实行(  )。    A.活跃了人们的思想    B.使社会各阶层热衷科举    C.扰乱了社会的秩序    D.影响了社会的价值取向    3.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问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  )。    A.对僧人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    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

3、泛传播    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浓厚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4.明朝“折中书省之政归六部”。六部所掌主要是(  )。    A.决策    B.行政    C.监察    D.司法    5.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映出当时(  )。    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B.政治体制僵化使官员拘泥规制    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致官员穷于应付    D.皇帝个人独裁使官员唯命是从    6.秦国自襄公建国至穆公之前,共历九代国君。其

4、中,兄终弟及3人,次子继位1人,孙子继位2人,不明嫡庶1人,以嫡长子身份继位的仅2人。这一现象反映出(  )。    A.分封制度瓦解    B.王位继承混乱    C.宗法制度松弛    D.中央集权确立    7.“皇帝向皇太后下跪,日以孝治国;皇后向皇帝下跪,日夫为妻纲”的现象反映了(  )。    A.井田制的瓦解    B.儒家成为主流思想    C.百家争鸣的出现    D.中央集权受到冲击    8.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官僚体系发生了一些变化,出现了“五口通商大臣”“总税务司”“总理衙门”等官职或机构。这些变化(  )。    A.说明原有的官僚体系遭到否定    B.

5、是殖民主义冲击专制主义禁锢的结果    C.是中国社会半封建化的表现    D.无益于近代中国的发展    9.“这是一种朴素的共产主义思想,与基督教的平均主义和中国本土的乌托邦思想都是相一致的。”能体现上述特点的历史文献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海国图志》    C.《孔子改制考》    D.《国民党一大宣言》    10.1894年7月2日,一商行在《天津早报》中登有一则广告:“本行新到洋醋、东洋竹篮仔、吕宋酸果、白兰地等,恭候光临”。此广告反映出(  )。    A.市民饮食的变化    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的发展    C.报纸功能出现刊登广

6、告的新变化    D.物质生活时尚的西化    11.近代《申报》曾评述道:“这是华北战争以来的第一次胜利,也是国共宣布合作以后的第一个喜讯。我们的抗战是全面的持久的抗战。……不过,从这次晋北的初步进展中,我们却得到了一个深切的教训,那就是要保证抗战的胜利,政治工作必须和军事相配合,武力必须和民众相联络。”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①文中“第一次胜利”指台儿庄战役    ②文中“初步进展”指平型关大捷    ③报道实际上肯定了中共发动民众的策略    ④报道反映了抗战相持阶段中国政府的抗战路线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④    12.蒋

7、廷黻在《半新不旧是不中用的》一文中指出“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理由是我们的落伍……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材料实质上是在(  )。    A.寻求解读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理由    B.探讨近代中国挽救民族危机的正确途径    C.论证民族国家应从战争中学会战争    D.强调鸦片战争在中国近代历史中的地位    13.马克思在《中国事件》一文中说:“中国的连绵不断的起义已延续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