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819272
大小:923.3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18
《2019-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15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限时规范训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15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限时规范训练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读下图,回答1~2题。1.图示范围内地形主要是( )A.北是山地,南是平原B.北低南高C.由东北向西南倾斜D.沟谷纵横,相对高度大解析:由等高线可以看出,北部等高线弯曲密集,为山地地形,南部平直稀疏,为平原地形。答案:A2.图示中城镇、村落的分布和铁路没有修成直线的共同因素是( )A.地形和自然资源B.河流和地形C.交通和技术D.地形和气候解析:图中的城镇、村落、铁路多沿河、沿等高线修建,其影响因素是
2、河流和地形。答案:B下图为“我国海拔在200~2100米的某山区植被分布图”。读图,回答3~4题。3.该山区的地势最高点位于( )A.西南部B.东南部C.东北部D.中部解析:根据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该山区的植被中高山草甸海拔最高,而高山草甸分布于该山区的东北部。答案:C4.在图中甲、乙两地之间修建一条公路,在①~④的备选方案中多数选择了②线路,其解释合理的是( )A.直线距离短,成本低B.地势低缓,工程量小C.峡谷地段,架桥方便D.湿度较小,能见度好解析:②线多经过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区,海拔最低,地势起伏最小,工程
3、量最小。答案:B近年来,乞力马扎罗山山顶积雪融化、冰川消失现象非常严重,在过去的80年内冰川已经萎缩了80%以上。有环境专家指出,乞力马扎罗山雪顶可能将在10年内彻底融化消失,届时乞力马扎罗山独有的“赤道雪山”奇观将与人类告别。读下图,回答5~6题。5.乞力马扎罗山山顶“雪冠”渐趋缩小,反映了全球环境的某种变化。与这种变化有关的地理现象是( )A.舟山渔场出现渤海湾鱼种B.日本本州岛樱花推迟开放C.我国沿海地区海水侵蚀作用将减弱D.山地针叶林带分布海拔高度升高解析:乞力马扎罗山山顶“雪冠”渐趋缩小,是全球气候变暖的
4、结果。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加,山地针叶林带分布海拔高度升高。答案:D6.乞力马扎罗山( )A.所在区域河流主要为山地冰川融雪补给B.该山地是在地垒构造的基础上形成的C.南坡雪线位置低,主要是位于背风坡D.冰川范围的变化与二氧化碳排放有关解析:二氧化碳属于温室气体,排放增多,会导致气温升高,冰川融化。乞力马扎罗山所在区域河流主要为雨水补给,乞力马扎罗山主要是火山喷发形成的;乞力马扎罗山南坡雪线位置低,主要原因是迎风坡,降水多。答案:D读“某流域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气候要素变化和气候变化对该流域农业生产的
5、影响图”,回答7~8题。7.此流域可能位于我国哪个省级行政区( )A.冀B.鄂C.甘D.吉解析:从气候变化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年降水量在200mm以下,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可能位于甘肃。答案:C8.该地区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农作物种植总面积缩小B.农作物品种发生明显变化C.春小麦种植向低海拔地区迁移,种植范围缩小D.玉米种植上限高度升高,种植范围扩大解析:该地区气候有变暖的趋势,气候变暖使农作物种植总面积扩大,春小麦、玉米种植上限高度均升高,但由于气候变暖幅度不大,农作物品种不会发生明显
6、变化。答案:D读全球新能源分布示意图,完成9~10题。9.M表示的能源是( )A.太阳能B.潮汐能C.风能D.地热能解析:注意该能源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应为风能。答案:C10.下列有关N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般位于板块交界处B.近年来数量有减少趋势C.主要分布在大气降水较多地区D.对我国东部地区生产影响巨大解析:该能源为地热能,主要分布在板块交界处。答案:A(xx·四川联测一)下图为北京市泥石流危害区与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11~12题。11.甲、乙两地多年平均降水量的最大差值可达( )A.4
7、9毫米B.99毫米C.149毫米D.199毫米解析:图中两条等降水量线的差值为50mm,则甲降水量为700~750mm、乙降水量为800~850mm,两地最大差值接近150mm,故C选项正确。答案:C12.依据泥石流发生条件,推测乙地区( )A.地势平坦,降水丰富B.地形陡峻,降水丰富C.降水丰富,植被茂密D.地势平坦,植被稀少解析:泥石流一般多发生在地形陡峻、降水丰富、植被稀疏的地带,图中显示乙区域是泥石流危害重点区,则B选项正确。答案:B二、综合题(共52分)13.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更加追求健康的生
8、活方式。读我国东南某城镇登山步行道规划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26分)(1)在图上绘出M点地表坡面径流的流向。(2)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特征。(3)分析甲聚落规模大于乙聚落的自然原因。(4)比较L1、L2两条登山步行道方案的差异。解析:第(1)题,应与等高线垂直,向海拔低的地方流动。第(2)题,从等高线数值可以看出该地以山地为主,地表起伏大。第(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