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7982
大小:187.86 KB
页数:42页
时间:2017-08-04
《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发展的影响【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发展的影响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工商管理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发展的影响一、立论依据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经理人和股东实际上是一个委托代理的关系,股东委托经理人经营管理资产。但事实上,在委托代理关系中,由于信息不对称,股东和经理人之间的契约并不完全,需要依赖经理人的“道德自律”。股东和经理人追求的目标是不一致的,股东希望其持有的股权价值最大化,经理人则希望自身效用最大化,因此股东和经理人之间存在“道德风险”,需要通过激励和约束机制来引导和限制经理人行为。为了使经理人关心股东利益,需要使经理人和股东的利益追求尽可能趋于一致。对此,股权激励是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案。通过使经理人在一定时
2、期内持有股权,享受股权的增值收益,并在一定程度上承担风险,可以使经理人在经营过程中更多地关心公司的长期价值。股权激励对防止经理人的短期行为,引导其长期行为具有较好的激励和约束作用。本文通过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影响分析,旨在得出股权激励所具备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得出上市公司如何正确处理股权激励制度,从而使得公司更加具备竞争力,促进公司的发展,提升公司业绩,实现经理人和股东的双赢。2.国内外研究现状2.1国外研究现状柏利和米恩斯在1932年首次强调,对于股权分散的公司,管理人员拥有少量的股权将会激励他们追求自己的利益,而随着管理人员股权份额的增加,他们的利益将会与广大股东趋于一致,其偏离利益最大
3、化的倾向就会减轻。国外的研究中已经大量的证实,股权激励确实和企业业绩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这些研究发现,当公司施行经理人股权激励之后,企业的业绩上升,如Mehran(1995),Morck,Shleifer和Vishny(1988),Mcconnell与Servaes(1990)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发展的影响,以及Hermalin和Weisbach(1991)的研究等等,他们都认为股权激励与其他薪酬方式相比,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方式。也有部分研究认为股权激励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效果并不明显。Jenson和Murphy(1990)根据1974~1986年1049家公司的数据所作的统计回归结果表明:公司股价
4、每上升1000美元,高管人员的财富增加3.25美元,整体薪酬业绩弹性只有0.1,仍然很低。运用1980~1994年426家公司的数据,将未行权的期权及未出售的股票潜在收益列入薪酬之中,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业绩弹性达到3.3,两次分析的结果大相径庭。因此Jensen和Murphy认为:股东利益和管理人员薪酬激励的多少之间只有一种非常微弱的联系,类似期权这样的股基薪酬(以股票为基础的薪酬)政策提供的激励效应和代理理论没有太多一致的方面,也就是说代理理论所阐释的关于股基薪酬的激励效果在现实中并没有得到太好的实现。Jensen和Meckling(1976)指出,持有较少公司股份的管理者不能最大化股东
5、财富,因为他们有动机追求职务特权消费所带来的好处。Kaplan(1989)和Smith(1990)的证据表明,持股权对经营绩效具有激励效应,他们都发现在高管人员融资收购(MBO)之后,公司绩效显著上升。Smith指出,公司绩效改进是由于持股权增进了高管人员创造财富的动机进而提高了公司的营运效率。Morok,Shleifer和Vishny(1988)以美国1980年《财富》500强的371个公司研究样本,选取托宾Q值为被解释变量,检验了在董事会成员的持股比例之和与托宾Q值之间的分段线性联系,他们发现,在0~5%的范围内,托宾Q值与董事的持股权正相关;5%~25%的范围内,Q值与董事的持股权是
6、负相关的;超过25%,二者可能进一步负相关。McConnell和Servases选取了1976年的1173家和1986年的1093家样本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二次方程研究托宾Q与公司内部人持有的普通股比例之间的关系,发现两者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呈倒U形,曲线的斜率一直上升到内部持股比例为40%-50%后,然后开始向下稍微倾斜。他们还发现,托宾Q和机构投资者持股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并认为公司所有权结构不具有内生性。Hermalin和Weisbach分析了142家纽约交易所上市公司,发现在持股比例为1%~5%时,托宾Q值与持股比例负相关,在5%~20%时是正相关,超过20%时又变成负相关。Gr
7、iffith(1999)也发现CEO的持股比例与公司业绩不是呈单调线性关系。具体说来,当CEO持股在0%-15%时,Q值上升;当CEO持股上升到50%时,Q值下降;大于50%时又上升。2.2国内研究现状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发展的影响国内研究现状主要集中于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是否相关的问题上,结论主要有两种:1.管理层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两者不存在显著性关系王战强(1998)利用1997年底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和公司业绩资料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