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758182
大小:2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17
《苏教版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统计》公开课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三年级数学《统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丰富的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2、使学生在应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3、进一步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在情境中理解求平均数的意义,明确求平均数的数量关系,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难点:理解求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
2、问题。1、谈话:同学们,埭头街上集场赶集时,你玩过套圈的游戏吗?如果给你15个圈,你能套中几个?(请几名学生回答)2、出示课件,提出问题:播放“男女生套圈对抗赛”的课件。播放后以条形图的形式出示男生组和女生组各人套中的个数。师:同学们,老师作为这场比赛的裁判,在裁决胜负时遇到了麻烦(课件出示问题),究竟是男生们套的准、还是女生们套的准呢?老师想请你们参谋参谋!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1、提问:怎样才能说明男生们套的准、还是女生们套的准一些呢?2、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要说出这样想的道理。3、指名学生回答。预设学生回答的三种可能性,并相机进行教学
3、:(1)、观点:觉得女生套得准,因为她们有一个同学套了10个,是所有同学中最多的。反驳:女生套得不如男生准,因为她们有一个同学才套了4个。小结:因此不能单单从谁套得最多或最少来裁决是哪一组准。(2)、观点:女生套的准,因为他们一共套了30个,而男生才套了28个。反驳:这个说法也不对,对男生不公平,因为女生人数多,男生人数少。小结:说得很有道理。也不能从总数上来裁决谁套得准一些,因为人数不一样。(3)、观点:可以分别来计算一下男生组和女生组平均每人套了几个,算出来之后再比一比,就能比出那一组套得准了。师将问题抛给学生:你们觉得这个方法公平合理吗?小结:看来
4、,在男女生人数不等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算出男生或女生平均每人套了几个,也就是说要算出每一组的平均个数,然后再来比较,这样就公平合理了。4、提问:怎样才能求出男生与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呢?我们先来看男生平均每人套了几个,同学们可以先想一想,再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预设学生回答的两种可能性,并相机进行教学:(1)、先把男生4人套得的个数相加,6+9+7+6=28(个),再用28÷4=7(个)[老师板书分步算式:6+9+7+6=28(个) 28÷4=7(个)]师强调(指着得数“7”):这个7是不是说实际每个男生都套了7个呢?师:那这个7是指什么?(这个7是指4
5、个男生平均每个人套得个数。)(老师利用课件在条形图中“7”处闪烁出一条红色水平线,并打出文字:男生组套圈的平均个数。)师: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7是指男生组套圈的平均个数,有的男同学套得比平均个数多,有的正好是平均个数,也有的同学套的比平均个数少,所以“7”并不是指每个男生套的实际个数。师:刚才咱们是怎么得到7这个平均个数的?(我们是先求出男生一组套得的总个数,再除以男生人数,就得到平均个数了。)(2)、把2号男生(套了9个)比平均个数多出的2个,分给1号和4号(都是套了6个)各1个,这样大家都变成7个了,也就得到了平均个数。师:说得真好,你很有想象力
6、。我们给这个方法来起个名字,叫什么名字呢?(拆多补少)。老师再让学生尝试完成女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圈,要求在小组里交流。5、教师提问:现在你能比较男生套的准还是女生套的准了吗?6、学生交流总结: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1、做想想做做第1题:课件出示3个笔筒,指名数一数每个笔筒里铅笔的枝数,让学生根据要求进行“拆多补少”的操作,并汇报操作的结果。追问:移动后每个笔筒里的铅笔枝数表示什么?还有其他办法求出3个笔筒里的铅笔枝数的平均数吗?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2、做想想做做第2题:让学生独立解答中完成,集体交流时提问学生是怎样做的。体会
7、求平均数的不同方法。3、做想想做做第3题:提问篮球队员的平均身高160厘米是什么意思?李强是学校篮球队队员,他身高155厘米,可能吗?篮球队里可能有身高超过160厘米的队员吗?(指名回答)4、做想想做做第4题:提问学生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得了什么信息。让学生自主完成书中前两个问题的答案并集体交流,然后追问学生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注意培养学生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信息的能力)。四、总结提高,反省深化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告诉大家好吗?你还有什么疑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