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大纲(共享)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大纲(共享)

ID:45747929

大小:94.19 KB

页数:80页

时间:2019-11-17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大纲(共享)_第1页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大纲(共享)_第2页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大纲(共享)_第3页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大纲(共享)_第4页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大纲(共享)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大纲(共享)》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大纲(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主编孙广仁(供五年制本科用)使用专业:中医临床专业、中医妇科专业针灸系骨伤专业、推拿专业学时数:81学时中医临床国际交流专业、安徽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课程简介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属于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耍求学生掌握本课程屮有关屮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包括中医学的思维方法(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病因、发病、病机、防治原则),为继续学习屮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屮医经典著作和临床各科打好基础。该课

2、程以课堂讲授为主。在教学过程屮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实验教学和多媒体教学,以增强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安排在第一或第二学期中讲授,教学中既要充分考虑到中医药专业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尤其是学生从高中阶段刚刚步入中医药殿堂在知识衔接方面的“断层”;又耍全面(或系统)地展示屮医学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充分体现屮医现代化的要求。使用说明1.木课程按81学时设计,供中西医结合临床、全科专业、经济管理应用心理学专业使用。2.讲授时数为纯理论课时(包括部分多媒体教学的课时),见习时数及实验教学的时数根据实际情况另行安排

3、。3.“教学目的和要求”是指通过教师的讲授及学生的认真学习所应该达到的教学目的和要求。结合木课程的教学特点,“目的和耍求”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个级别。“掌握”的内容,要求教师在授课时,进行深入的剖析和讲解,使学生达到彻底明了,并能用文字或语言顺畅的表述;“熟悉”的内容,要求教师予以提纲挈领的讲解,使之条理分明,使学生对此内容完全领会,明白其中的道理及其梗概;“了解”的内容,要求教师讲解概念及相关内容,使学生具有粗浅的印象,使之在后期的专业课学习小,接触到这些内容时无陌生感。4.附篇所录原文,仅供教师在讲授时引用和学生口学的参考。5.每章后以仿体字附录“研究进展”,是

4、对近10年來的有关文献和实验研究成果的简明扼要的概括性综述,供学生学习参考。6.教材后附录本教材中出现的“中医学关键术语”,中英文对照,供学习者参考。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2.了解屮医学、中医基础理论、屮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理论休系形成和发展概况。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教学内容一、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学科属性1■中医学的基木概念。2.屮医学的学科屈活:屈融入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自然科学;受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是多学科融合的产物。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形成与发展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2.中医学理论

5、体系的形成与发展。3.中医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1.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整体观与现代医学模式。2.辨证论治:病、证、症的基本概念;辨证与论治的概念、思维过程与关系;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辨证与辩病相结合。四、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及课程的主要内容1.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木概念。2.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课时与方法课堂授课,3学时。英屮,屮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占2学时,其他1学时。第一章中医学的思维方法目的要求1.掌握阴阳的概念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2.掌握五行的概念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3.熟悉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在中

6、医学中的应用。教学内容第一节精气学说自学第二节阴阳学说一、阴阳的概念1.阴阳的基木概念:包括阴阳概念的源流。2.事物的阴阳属性「事物阴阳属性的划分;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和绝对性。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1.阴阳的对立制约:包括阴阳相互对立、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2.阴阳的互根互用:包描阴阳相互依存、互生互用。3.阴阳的交感与互藏:升降交感的概念、机理和意义;互藏的概念与意义。1.阴阳消长:阴阳消长的概念与形式。2.阴阳转化:阴阳转化的概念、机理形式。3.阴阳自和与平衡:阴阳自和的概念与意义;阴阳平衡的概念及维系机制。概括叙述阴阳运动规律和形式之间的相互关系。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

7、用以阴阳学说的运动规律和形式简要说明人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疾病的诊断和防治,以及中•药的性能。第三节五行学说一、五行的概念1.五行的基本概念:包括五行概念的源流。2.五行特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穡;金曰从革;水曰润下。3.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归类的依据、方法和结果(构成五行系统)。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1.五行相生与相克2.五行制化和胜复3.五行相乘与相侮4.五行的母子相及各口的概念、次序;母了关系及所胜与所不胜关系。各自的概念、规律和意义。各自的概念、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