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恋家心理》PPT课件

《过度恋家心理》PPT课件

ID:45708916

大小:2.90 MB

页数:19页

时间:2019-11-16

《过度恋家心理》PPT课件_第1页
《过度恋家心理》PPT课件_第2页
《过度恋家心理》PPT课件_第3页
《过度恋家心理》PPT课件_第4页
《过度恋家心理》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过度恋家心理》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依恋心理——恋家“恋”的语义分析留恋,恋恋不舍(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思念,怀念(征夫怀远路,游子恋故乡);男女相爱;思念的情谊;姓。“恋”的繁体字为“戀”,其下为“心”,这说明“恋”是人发乎心的一种情绪情感。“戀”是人发乎心、但又道不明说不清、且绵绵无期的情绪或情感。从心理学角度看,“恋家”中的“恋”相当于“依恋”,而“家”是个体依恋的对象。美国心理学家鲍尔贝(Bowlby)将依恋描述为:导致一个人对其他人产生一定程度亲密感的任何行为模式。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抚育者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艾因斯沃斯的陌生情境法(strang

2、esituation)情境二:陌生人(左)与母亲(右)一起坐着情境三:母亲离开,陌生人与婴儿在一起情境四:妈妈返回,安顿婴儿情境五:母亲离开,孩子单独留在室内情境六:陌生人进行房间,与婴儿一起活动情境七:母亲再次返回,重新安顿婴儿儿童的三种依恋类型a.安全型(65%)b.焦虑-矛盾型(10%)c.回避型(20%)不安全型Bowbly认为:“导致一个人对其他人产生一定程度亲密感的任何行为模式都有个体差异,这可能会持续一个人的一生,在依恋关系的形成、保留、去除及更新的过程中,都会产生强烈的情感。”“摇篮”“坟墓”成人的依恋风格安全型:很容易与

3、人相处及信赖对方。回避型:他们怀疑那些说爱他的人,害怕离他们太近会受到伤害。焦虑-矛盾型:他们对同伴的爱缺少安全感,过于苛求对方。探讨:恋家心理中的依恋是否属于成人依恋中的一种呢???Fraky和Shaver等人在研究成人婚恋依恋时,提出了依恋关系区别于其他亲密关系的条件:(1)把依恋对象作为寻求和保持亲近的目标;(2)在压力情景下,把依恋对象作为作为寻求保护和支持的对象;(3)在探索外部世界时,将依恋对象作为安全基地。家的依恋属于成人依恋的范畴(1)成人对家的依恋亦可分为三种类型。(2)成人对家的依恋与婴儿——抚育者的关系类似。(3)成

4、人的人际交往能力可能部分反映着其早期的依恋体验。适度的恋家心理不能称作迷信,但是,过度恋家心理就是迷信的一种了。从某种意义上说,过度恋家心理也可看作是中国人对“家”的崇拜。过度恋家心理的表征推崇“四世同堂”的心态;浓厚的“安土重迁”心态;过度的依恋家乡心态;普遍的“叶落归根”心态。过度恋家心理产生的缘由受重家庭伦理的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古代中国实行平均继承制传统的中国家庭是一个能给人情感上极大满足的地方中国式的自我观念的影响受中国式的籍贯制度的影响Thankyou!!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