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备考策略[人教版

中考历史备考策略[人教版

ID:45703551

大小:2.76 MB

页数:64页

时间:2019-11-16

中考历史备考策略[人教版_第1页
中考历史备考策略[人教版_第2页
中考历史备考策略[人教版_第3页
中考历史备考策略[人教版_第4页
中考历史备考策略[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备考策略[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3年中考历史备考策略一、总体情况1、试题结构:总体框架:相对稳定,略有调整。试题类型:依据《中考说明》题型示例,继承中创新。(一)从近三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题看命题趋势中考怎么考?(1)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2、考点分布:强调对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重要历史现象的解读、理解和把握。如2012年试卷所涉及的考点:《马关条约》内容、洋务运动军事工业的创办、井冈山革命道路的开辟、全民族抗战、《申报》、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三角贸易、新经济政策、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马歇尔计划、新中国外交、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华盛顿和马克思贡献等考点,无一例外都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要求掌握的主干知识。(2)考点均衡分布,兼顾不同阶段的学习内容非选择题4个题目分别在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四个学习板块。2012年历史试题在仅有的16个题目中,涉及到中国、世界近现代史4个板块的19个学习主题,76个考点。覆盖面广,考点密集,考查各板块的重点知识较为均衡。2、考点分布:(1)以课程标准为依据,采用新理念。2、命题趋势中考试题以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为命题依据,不偏向、不依赖某一版本的教材。试题紧紧围绕课标要求的知识进行考查,选用《课程标准》中的内容,但命题“不

3、拘泥于教材”、“选取原始史料”、“创设新情景”。如2012年历史试卷共12个选择题、4个非选择题,都选取教材之外的史料,创设全新的问题情境。(1)以课程标准为依据,采用新理念。采用历史研究的新理念,新成果,并注重社会文明史、发展史的考查。12.下列史实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是A.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B.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C.张謇兴办大生纱厂D.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2011中考题现代化史观“现代化史观”就是运用“现代化”的观点来看待中外历史。强调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化,是历史的纵向发展。34(1)材料一反映

4、了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2分)这次科技革命中,我国有些成果走在了世界前列,请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具体史实加以说明。(4分)2011中考题物质文明文明史观:从文明演进角度理解阐释历史,分析文明的演进与交融。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材料一:1853年,美国强行打开日本的大门后,西方列强纷纷侵入日本。日本经济遭到摧残,国家主权不断丧失,社会更加动荡不安。材料二:1931年,日本的工业总产值比1929年下降了1/3,进出口贸易额下降约50%,失业者多达300万,在业工人工资降低了1/3以上。1/3的农民失去土地,许多地方发生饥荒

5、,农民要求减租的斗争达3400多起。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日本300万人丧生,所有大城市都因空袭而遭到严重破坏,全国1/4的财富被毁,生产水平只相当于战前的1/3,经济陷于崩溃。(l)材料一、二、三反映了日本发展史上的三次危机。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三次危机出现的直接原因。(6分)(2)为摆脱这三次危机,日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这些措施实施的结果,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的重大影响分别是什么?(3分)2011中考题“全球史观”“全球史观”就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二、命题趋势13.康有为称赞严复是“精通西学第一人”。

6、主要是因为严复A.最早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B.宣传进化论,主张维新变法C.宣传“民主”“科学”思想D.领导五四运动2011中考题考查课标规定的主题。(2)以主题考查为主,突出学科综合(2)以主题考查为主,覆盖率高。15.从“克莱武对印度的疯狂掠夺、玻利瓦尔和章西女王的反抗活动、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等内容中,归纳出一个学习主题,其名称应该是A.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B.殖民扩张与反殖民的斗争C.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D.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2011中考题同类归纳,提炼主题。15、前世界银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曾讲到,“如果

7、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认识得出的主要依据是中国A.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建立了经济特区C.进行了国有企业改革D.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试题通过情景材料,让学生提取材料的有效信息,进而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考查阅读材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2010中考题(3)突出对能力的考查考查对情景材料分析处理能力21.陕西农民侯永禄在日记中写道:7月9日,路一大队第五生产队在我家门口的树底下召开社员会,讨论本队实行哪一种生产责任制。经过表决,全队到会的人都同意大包干,只有公寿妈

8、和我说是“应该包产到户”……该日记反映的是()A.土地改革的完成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通过一个农民日记的真实镜头,感受党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顺应民心之举。这些情景材料让平面的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