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699704
大小:3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16
《2019版高一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II)》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版高一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II)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mm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卷卷头相应位置填写班级、姓名、考场、考号;在答题卡相应栏内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将考试科目、准考证号涂写在答题卡上。2.II卷内容须用0.5mm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卷相应空格或区域内。3.考试结束,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交回。第I卷(选择题,共8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有且只有一个正确
2、选项。)1.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A.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B.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C.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D.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2.分封制对西周的稳固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汉初的分封却没有给汉朝带来预期的政治效果,反倒成为阻碍王朝发展的离心分裂力量。这说明A.分封制在汉代退出历史舞台B.血缘政治在汉代已无存在必要C.中央集权制取代了分封制D.制度的生命力取决于社会环境3.“南人北官,北人南官”
3、是明初任官的基本原则,这表明A.政府在任命官员时重视文化差异互补B.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至明朝基本成熟C.明朝地方势力与官员勾结现象普遍D.宗法关系对当时社会仍有一定影响4.据《史记·李斯列传》载:“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使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患。”以下各项是对这段话的理解,其中最准确的是A.肯定了秦统一的历史意义B.指出了分封制的严重弊端C.肯定了秦朝郡县制的作用D.指出了秦灭亡的根源所在5.唐太宗时期往往给品级较低的官员加上“参议朝政”“参知政事”一类名号,让他们
4、参加政事堂会议,也算宰相。后来,逐渐固定为带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同中书门下三品”头衔的始为真宰相,三省长官先后被排斥出宰相行列,成为荣誉职。这主要说明当时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B.行政体制尚未成熟C.以小驭大加强君权D.注重发挥臣下才智6.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制科》写道,“御史张现兄弟八人,其七人告皆进士(科)出身,一人制科据第,亲故集会,兄弟连榻,令制科者别坐.谓之杂色以为笑乐。”材料可以论证A.进土科在科举中地位尊贵B.制科考中者穿着异于他人C.唐代的科举考试尚不完善D.科举考试具有形式化特征7.“隋朝统一以后
5、……把州、郡并做一级。唐朝也沿其制,而于其上再设一个道的区域。一道之中,是没有长官的。中宗复位的这一年,分天下为十道,每道各设巡察使。”由此可见,唐代的道A.是中央政府直接控制的地方行政机构B.是中央为控制地方而设立的监察区C.其设立标志着地方行政转变为三级制D.其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的完善8.宋代规定,御史上任后百日必须弹人,否则就要罢黜为外官或受罚俸处分,名为“辱台钱”。元世祖明确规定“凡有官不勤于职者,勿问汉人回回,皆以论诛之,且没其家。”明太祖甚至亲创了“剥皮实草”的酷刑惩治犯脏满六十两以上的官吏。这样做的
6、主要目的是A.惩治贪污腐败,调和社会矛盾B.树立君主权威,加强君主专制C.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率D.加强政府监督,维护统治秩序9.将通商口岸开放到长江上游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0.近代西方观察家曾将当时的一场战事称为“李鸿章一人与日本一国的战争”。其依据是A.清政府反对李鸿章因朝鲜问题与日本交战B.力量弱小是甲午战争清军战败的根本原因C.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外来侵略已无力反抗D.甲午战争时中国民众民族意识未充分觉醒11.1901年,美国专使柔克义将《辛丑条约
7、》所列12项要求分为四大类别:惩罚性、预防性、赔偿性、改善性四类条款。下列内容中属于预防性条款的是( )A.向侵华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B.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C.发生反帝斗争的地区暂停科举D.惩治附合与支持义和团的官员12.历史学家陈旭麓说:“爱国主义永远是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但从爱国出发走向近代化,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并不同义。”属于后一种“爱国主义”的典型是A.义和团运动B.戊戌变法运动C.五四运动D.辛亥革命13.八路军三八六旅旅长陈赓在自传中,曾描写了一次战役的情景:“1940年8月,我以
8、精锐之师,半月内毁灭(坏)了敌人所谓的‘大动脉’之正太路。由阳泉至榆次,除少数县城外,几年来以碉堡组成的封锁线,被我挨次攻下。”这场战役A.粉碎了日寇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B.是国共合作抗战的典型战役C.是中国军队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D.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14.据相关资料显示:1937年底,中国政府邀请苏联派遣军官援华。次年5月,聘请苏联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