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

ID:45679381

大小:331.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11-16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50分)1.战国中后期,思想领域出现融合倾向。下列选项最能反映这一倾向的是A.克己复礼B.礼法兼用C.民贵君轻D.选贤举能【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克己复礼”是春秋晚期孔子的思想主张,体现儒家的思想;“民贵君轻”是战国时期孟子的思想主张,属于早期的民本思想;“选贤举能”是墨家的思想主张,ACD项均没有体现融合的倾向,故排除。“礼法兼用”是战国晚期荀子的思想主张,荀子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礼法兼用”体现了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的融合,故答案为B。考点:中国传统文化

2、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代表人物及思想2.西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开始创办太学,为五经博士置弟子员五十人。宣帝时,五经博士和弟子员大有增加,到东汉质帝(公元146年)时,太学生员已多至三万人。太学大量扩充的主要原因是A.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加强B.政府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儒家思想得到广泛传播D.儒学教育取得发展进步【答案】B【解析】注意题干中的时间是西汉武帝及之后的史实,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儒学从此确立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主流地位,为了通过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统治者兴办太学,故选B。题干没有提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A与题意不符;C是题干材料所反映的

3、结果而不是原因,故排除C;题干所述的材料是D的表现而不是原因,故排除D。点睛:汉武帝时期,中央设立太学,它是官办最高学府,是儒学官方化的制度化的标志。太学以儒家经典为教学内容,从而使得儒家思想得到广泛传播。3.儒学在与佛教、道教的斗争中发现自身的弱点——对宇宙本体缺乏系统思考,缺乏思辨色彩,所以有人引佛入儒、引道入儒,儒、佛、道三教合一,产生理学(新儒学)。由此可知理学A.关注社会现实,提倡忍耐顺从B.坚信因果轮回,重视气节品格C.崇尚积极入世,提倡为政以德D.重视哲学思辨,思考宇宙自然【答案】D【解析】“对宇宙本体缺乏系统思考,缺乏思辨色彩”是儒学自身的弱点,正因为如此,才引佛入儒、引道

4、入儒,所以说明理学重视哲学思辨及对宇宙系统思考,故选D;AB与题意无关,故排除;C中的“积极入世”是宋明理学能反映的,但是题干没有体现,故排除。4.理是万物的起源,万物“之所以然”,必有一个“理”。朱熹认为获得“理”的方式是A.格物致知B.反省内心C.知行合一D.“致良知”【答案】A【解析】程朱理学认为获得理的途径和方法就是格物致知,陆王心学的认为获得理的方式和途径则是反省内心或者致良知,故排除BD而选A;知行合一是心学的理想目标,故C与题意不符。点睛:心学和理学都是宋代儒学的新发展,二者有共性,也有不同,心学是理学的继承与发展。二者都属于唯心主义,但是一般认为理学是客观唯心主义,心学则是

5、主观唯心主义;二者都主张实现理,但是理学主张格物致知,而心学则主张致良知或者本心体悟。关于理学和心学,掌握这些就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5.蒙古统治者于1233年在燕京设国子学,让蒙古子弟学习汉语、汉文。忽必烈下令诸王子及近臣子弟从汉儒学习经典。元朝廷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加封屈原为忠节清烈公,改封柳宗元为文惠昭灵公,谥杜甫为文贞。这些事实反映了A.蒙元统治者对儒家文化的推崇B.蒙元时期理学已成为官方哲学C.朱子学说被元朝政府奉为正统D.民族融合在蒙元时期达到高潮【答案】A【解析】“让蒙古子弟学习汉语、汉文”、“诸王子及近臣子弟从汉儒学习经典”和元朝对孔子、屈原、柳宗元及杜甫等人的加封,都

6、可以体现元朝统治者对儒学和儒家代表人物的推崇与尊重,故选A;BCD与题意不符,故排除。6.“天子之尊,非天帝大神也,皆人也。”与这一主张最相近的古代思想家是A.孟子B.董仲舒C.李贽D.黄宗羲【答案】D【解析】“天子之尊,非天帝大神也,皆人也”是说天子并没有和天帝大神一样神秘和高高在上,其实也和一般人一样,这种主张和黄宗羲的“反对君主专制”“君民平等”有一致之处,故选D;孟子和董仲舒都肯定天子的地位尊贵或神秘,都是高高在上的,故排除AB;李贽主要是批判孔子和儒家学说,并没有提到对君主的态度,故与题意无关,排除C。7.“正心诚意”、“物欲横流”、“天理良心”等词,成为古代社会的流行语,几乎人

7、人皆知。这些词语的出现主要受到哪位思想家的影响A.孔子B.董仲舒C.王阳明D.李贽【答案】C【解析】“正心诚意”、“物欲横流”、“天理良心”等词是主张人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不要只追求物质利益和享乐,要做到有良知、诚心敬意,要有高尚的品格,这与心学家王阳明的主张一致,故选C;AB与题意不符,D与题意相反,故排除ABD。8.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经过不断改造创新,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这主要由于A.儒学反映了广大民众的利益和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