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IV)

2020版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IV)

ID:45651046

大小:194.3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15

2020版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IV)_第1页
2020版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IV)_第2页
2020版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IV)_第3页
2020版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IV)_第4页
2020版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IV)_第5页
资源描述:

《2020版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IV)》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20版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IV)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公元前892年周懿王死后,其叔姬辟方趁内忧外患、形势混乱之际即位,是为周孝王。但周孝王死后,王臣、诸侯等却一致拥戴周懿王的太子姬燮即位,是为周夷王。这反映出当时(  )A.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B.嫡庶观念仍较为牢固C.诸侯可操纵王室事务D.宗法意识已日趋淡漠2.已故的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与印度文明的不统一和间断相比,中国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中华文明的这个特点从根本上说应是得益于中国古代政治实体的

2、统一性和连续性。下列制度中最有利于维护古代中国政治实体统一与连续的是()A.君主专制B.中央集权制C.分封制D.宗法制3.苏格拉底认为雅典“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将社会的命运委之于缺乏真知灼见的人们中……”。上述材料反映了苏格拉底()A.主张精英政治B.主张实行代议制C.对民主制度失去信心D.主张恢复君主制4.xx6月,英国“脱欧”公投结果揭晓后,支持“留欧”的卡梅伦宣布辞去首相职务。依据英国的政治体制,卡梅伦内阁成员(  )A.全体辞职B.由女王决定去留C.继续履职D.由议会裁定去留5.陈独秀《说国家》:“我十年以前……哪知道国家是个什么东西,和我有什么关系呢?到了甲午

3、年,才听见人说有个什么日本国,把我们中国打败……此时我才晓得,世界上的人,原来是分作一国一国的,此疆彼界,各不相下”陈独秀在此强调了甲午战争(  )A.导致了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兴起B.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欲望C.唤醒了中国人的民族国家意识D激化了中日两国的民族矛盾6.《辛亥革命时的乡居记闻》中写道最滑稽的是:“我们这穷乡僻壤里也闹什么民主党、共和党。许多多秀才、举人、绅士老爷、乡下的读书人又找到新的出路了,有的参加民主党,有的参加民主党,有的参加共和党,还有的来了个双保险,民主党共和党都加了。”这反映了(  )A.辛亥革命得到了广大民众支持B.辛亥革命失败有其必然性C.地方乡绅成为革命的

4、中间力量D.政治革命促进农村大变革7.1942年1月,中国政府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协同英军作战,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该史实深刻反映了(  )A.中国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巨大贡献B.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巨大威力C.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D.中国大大支援了美国的太平洋战争8.1917年俄国相继发生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分别定义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得出该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9.“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

5、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  )A.澳门的回归B.“九二共识”的确定C.“一国两制”的提出D.中国的强大10.“文化大革命”中党和人民得到的最深刻教训是()A.要在综合平衡中发展经济B.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C.要清除修正主义在党内的影响D.要正确处理好敌我矛盾11.战国时期,土地的直接耕作者已获得了一定的自由,农业产量也有很大程度提高,社会贫富差距也明显扩大。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根源是(  )A.各国税制的改革B.土地买卖的加剧C.铁犁牛耕的推广D.井田制度的瓦解12.唐代长安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按规定,“诸行自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南宋都城

6、中的商业活动散布于城内各处,据记载约有“四百十四行”。上述材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  )A.私营商业已居主导地位B.坊市制度已经瓦解C.商业发展已超过农业D.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13.明朝中后期,在著名的丝织业中心苏州和杭州,一些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机户,利用积累的资金,购买几张至几十张织机,开设机房——手工工场,雇佣几名至几十名机工进行生产。这种“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属于(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B.重农抑商下的商品经济的发展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D.相当完善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14.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了众多农民有目的的迁业(改变原先从事的职业)现象。据记载,在江

7、、浙等地,大批劳动力由种田流人植棉、栽桑、纺纱织布,尽逐绫绸之利。这一现象的出现()A.是国家推行重商政策的结果B.手工业逐步成为主导产业C.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的改变D.促进了农村新生产关系的出现15.有学者认为,徽商胡雪岩“垄断蚕丝,冀获暴利。此既为出口大宗,适光绪九年(1893年)外国丝市不振,洋商不购,而胡氏存货山积,悉归腐弊。由是尽丧其资,波及全国,钱庄分设各地者,纷纷倒闭,而胡氏一蹶不振。”在该学者看来,胡雪岩破产的主要原因是(  )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