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 (IV)

2019版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 (IV)

ID:45632264

大小:177.8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15

2019版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 (IV)_第1页
2019版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 (IV)_第2页
2019版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 (IV)_第3页
2019版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 (IV)_第4页
2019版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 (IV)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版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 (IV)》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版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IV)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1.导致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和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诸侯国相继承认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B.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C.封建的剥削方式逐步产生并发展D.战国时各国进行变法确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2.中国是世界农业的起源中心之一。中国农业在其发展过程中有一系列发明创造。形成独特的生产结构、地区分布和技术体系,在农艺水平和单位面积产量等方面居于古代世界的前列。如表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  )时期内容备注春秋战国牛耕、铁农具-都江堰

2、、郑国渠 -测知二十四节气有利于安排农事秦汉耧车提高播种效率选种、育秧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A.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B.注重总结推广农业经验C.注重农时,改进耕作技术D.精耕细作的模式形成发展3.汉代田庄作为一个综合经营的实体,能够“闭门成市”,自给自足,使得它带有一种游离于社会之外的倾向性,特别是那些拥有大量私人武装的田庄,在国家控制无力时,就会成为割据势力的政治支柱和经济基础,成为国家统一的对立物。这说明汉代田庄(  )A.脱离国家控制并与世隔绝B.阻碍了社会经济的进步C.具有明显的自然经济属性D.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4.下列材料描

3、绘与所指对象相符的是(  )选项描述所指对象A“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筒挹且注,循环上下无时了。四山开辟中沃壤,万顷秧齐绿云饶”翻车B“烧生铁精以重柔挺,数宿则成钢。以柔铁为刀脊,浴以五牲之溺,淬以五牲之脂”灌钢法C“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白瓷D“波斯老贾度流沙,夜听驼铃识路赊。采玉河边青石子,收来东国易桑麻”海上丝绸之路A.AB.BC.CD.D1.下列文字所描述的经济现象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机户出资,机工出力”②“宗庙之牺(指宗庙中用来祭祀的牛)为畎亩之勤”③“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

4、上酒楼”④“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A.④①②③B.④①③②C.④②③①D.②④③①2.据明末崇祯《松江府志》记载:“棉布虽松江所产,旧亦不多,故无其额。自二、三十年来,松江之民多倚织布为生,见今征粮折棉布(将国家所征的粮食税折合成棉布征收)”这一现象A.客观上有利于松江棉织业发展B.反映明代由抑商转向重商C.说明工商税已成明代税收主体D.表明政府扶植民营手工业3.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下列不符合其生产特征的是(  )A.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大规模的作坊生产B.产品质量较高,技术精

5、湛,但传承封闭,往往失传,难以推广C.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D.产品大多非常精美,畅销海内外,极受青睐4.“城市”是由“城”与“市”结合为一的产物。有学者将中国历史上“城”与“市”的关系演变概括为5个阶段:有城无市,城中有市,城区即市区,城在市中和有市无城。下列古代城市,展示了“城区即市区”阶段较早期面貌的是(  )A.秦都咸阳B.唐都长安C.宋代东京D.明代苏州5.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记载:“(东京)潘楼东去十字街,谓之土市子,又谓之竹竿市。又东十字大街,曰从行裹角,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

6、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由此可见(  )A.森严的市坊界限依然存在B.商业交易不再受时间限制C.民间的娱乐场所已经兴起D.纸币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6.下列言论中,最符合中国古代明清时期国家基本经济政策的是A.“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B.“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C.“待农而食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D.“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1.“七科谪”,是指西汉时期四种三代之内经商的人、犯了罪的官吏、杀人犯和入赘的女婿。汉武帝认为这七种人重利轻生,故战斗力很强,于是要求其入伍参战。西汉时期“四种三代之内经商的人”被纳

7、入“七科谪”反映了当时统治者()A.激化阶级矛盾B.削弱军队实力C.打压商人群体D.促进经济进步2.明代蒋以化《西台漫记》中记载:“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数百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饕餮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材料中反映的经济新现象是(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丝织业的规模扩大C.生产部门分工细致D.机器生产成为新宠3.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8、B.“佃农所获,朝登垄亩,夕贸市之廛”C.“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D.“借间屋中人,尽去做商贾”4.“海者,闽人之田”、“潮漳以番舶为利”。宋朝以来,出海贸易被视为沿海居民衣食之源。明朝倭寇成患,甚至中国沿海平民一度成为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