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1.1《坚持改革开放》说课稿1.1坚持改革开放一、说教学:本课讲述的是坚持改革开放,依据课标学生应该了解改革开放的过程,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本单元作为九年级上册的起始单元,将“建设富强中国”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题,指明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之路,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二、说学情: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辩证思维能力,但是看问题容易片面化。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以及生活体验,学生能够感受到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但是学生对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还不够了解,不能全面的思考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三、教学过程:“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2018年,就是这样的特殊年份。4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指出,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取得成就、社会的变迁;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具体表现。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经济现象作出正确的分析,提高搜集资料、解读资料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3.结合我国腾飞的表现,理解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学习重点:改革开放的意义。学习难点:理解改革开放,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充分涌流。一、改革开放促发展(一)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以及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1.教师讲述:引导学生了解近代以来中国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封建统治的腐败,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史实,在史实分析中归纳中国国力从强到弱的原因,以史为鉴,为后续“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学习做好铺垫。2.教师讲述:阅读教材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体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二)改革开放充分显示的中国力量◆制度保障的强大力量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1.材料展示:1978年,在邓小平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拉开了中国对内改革的大幕。1979年,中央正式批准广东、福建两省为改革开放的试点省份。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教师讲述:阅读教材并结合上述材料,引导学生回顾改革开放逐步深化的历程。知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国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3.教师提问:从改革开放逐步深化的历程中,我们如何看出改革开放充分显示的制度保障的强大力量?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提示:(1)我国在探索中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互相促进的新格局。通过不断调整完善所有制结构,极大地激发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活力,促进了国家经济空前繁荣。(2)我国逐步建立、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4.活动——探究与分享P4: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市场,引导学生思考各类市场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旨在帮助学生初步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越性。(1)明确概念。市场不仅指交易的场所,广义上,只要发生交换关系都可以称为市场。我们生活中有着各种各样的市场,我们在其中进行着各类资源的交换。(2)探究分享。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每一类市场对生产和生活会起到什么样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由交易的便捷性、选择的丰富性、有序的竞争性等多个角度进行思考,也可引导学生进行反向思考,如果买什么、卖什么都是由政府来决定,而非经由市场交易,结果如何。提示:各种不同类型的市场,可以使供求相匹配,资源得以自由流动,达到合理有效的配置。同时,充分而有序的市场竞争能够使企业和个人达到不断创新,自我完善,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5.小结:中国人民勇于自我革命、自我革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革除阻碍发展的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充分显示了制度保障的强大力量。但是改革开放的道路是一条在曲折中不断前进的道路,改革开放的事业是在不断深化改革中波浪式向前推进的。◆中国人民作为国家主人推动历史前进的强大力量6.活动——探究与分享P5:(1)体验调查。拟定两个活动方案:一是以“了解一个职业,体验一天工作,学会一项技能”为主题,体验父母的工作;二是对父母进行一次深度访谈,请父母谈谈自己的工作。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2)展示分享。(3)探究研讨。引导学生思考:你的父母是如何为家庭、为社会创造财富的?你是否为父母的工作感到骄傲?为什么?也可以引导学生反向思考:如果没有这一职业会怎么样?通过问题探究,引导学生从经济价值、社会贡献、劳动付出、技能需求等多个角度认识不同职业。7.小结:中国人民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二、中国腾飞谱新篇(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重大成就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1.活动——探究与分享P6:引导学生收集、了解我国三大产业的相关资料,感受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1)明确概念。教师点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而第三产业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三大产业的发展情况可以反映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2)呈现材料。教师概括列举我国三大产业近年取得的成就,引导学生阅读本栏目的文字和图片,明确三大产业划分方式,并对我国取得的成就有初步认识。(3)小组探究。查找近三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时政新闻,了解某一产业发展的一项典型成果,并思考其对其他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国家安全或社会稳定的积极作用,形成一个小专题,以课件、小报或者口头汇报的方式进行交流分享。2.小结:我国三大产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发展,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经济发展由第二产业带动向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在保证经济发展保持一定速度的前提下,经济发展质量显著提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充分显示了中国力量。(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改善人民生活方面取得重大成就1.材料展示: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人民生活持续改善中共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贫困人口减少6800多万,易地扶贫搬迁830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下降到3.1%。居民收入年均增长7.4%,超过经济增速,形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社会养老保险覆盖9亿多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5亿人,织就了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网。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6.7岁。棚户区住房改造2600多万套,农村危房改造1700多万户,上亿人喜迁新居……(多媒体链接视频——年夜饭的变化)2.活动——探究与分享P7:在活动中,学生记录和分享自己和家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幸福生活,感悟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创造新的奇迹。(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高1.活动——相关链接P8:通过列举典型事例和数据,说明中国经济发展给世界带来积极影响,引导学生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1)呈现背景材料也可以播放相关视频。(多媒体链接视频——宣传片:“一带一路”)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2)交流分享。收集“一带一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相关资料,收集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具体案例和数据,证实“中国经济的发展给世界带来积极影响”。收集中国经济发展、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的具体数据,预测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的趋势,以及对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影响,并说明理由。(3)思考。今天中国的国际地位、国际形象、国际影响力与过去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未来青年学生应该为提升中国的形象和影响力作出怎样的努力?2.小结: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着世界。3.教师总结: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中国的腾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4.实践作业:请你了解一下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发展成就,以书面报告、摄影作品等形式与同学分享。四、课堂小结五、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对改革开放的认识和理解,虽有一定难度,但结合教材和学生自己及身边的鲜活事例也能够当堂掌握。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改革开放的意义,应选取新颖、学生较为熟悉的典型事例帮助学生理解认识,引导他们自觉地去观察、分析社会现象,自觉地去做改革开放的拥护者、支持者。1.2《走向共同富裕》说课稿一、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本框包括俩目:第一目“改革进行时”,第二目“共享发展成果”。主要启发学生了解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和分配原则知道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体会共同富裕是一个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的过程。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人民的必要性。明确财富的创造和社会的发展有赖于劳动、科技和知识。2.学情分析: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本课学习中,学生通过已有的认知能够列举出我国发展中存在的部分典型问题,如环境、住房、收入差距过大等问题,运用已有分析能力能够推断出这些问题所产生的的影响,从而产生对如何解决问题,即如何共享发展成果的学习的渴望。但对本课知识的理解学生还有一定的困难,教师需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能力,把握授课深浅的尺度。二、教学过程:【教师导语】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努力,从上个世纪我们摆脱了被压迫的命运,到今天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大国。靠的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民的努力。我们要团结一心,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学习目标】1.了解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充分认识坚持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了解共享发展成果的措施和意义。2.通过所学知识,正确认识我国的经济改革措施,学会处理正常的经济关系。3.关心改革,树立改革精神,追求共同发展,自觉为实现共同富裕添砖加瓦。学习重点:坚持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共享的发展理念。学习难点:实现共同富裕的意义。【自学检测】1.改革进行时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1)我国过去4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的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2)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和的矛盾。(3)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发展阶段。(4)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不平衡、不高、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5)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2.共享发展成果(1)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人民的是否得到切实的保障。我们党和政府始终坚持以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人民对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3)“天地之大,黎元为先”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 【新课讲授】一、改革进行时(一)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1.活动——探究与分享P9:通过三个学生的假期生活见闻,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帮助学生认识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多媒体链接视频——回顾改革开放40周年短片)(1)呈现材料。可以用多媒体方式呈现,也可以请学生分享假期见闻和体会。(2)思考交流。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对假期生活的交流,你发现中国经济有哪些新变化?这些变化是喜是忧?我们国家应该如何应对这些变化?提示:①“乘坐高铁外出旅游”,说明我国以高铁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交通、物流、旅游等服务业发展迅速,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②“好几家高污染企业停产整改”,说明我国正由数量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向质量型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注重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致力于可持续发展;③“服装摊生意冷清,而服装网店却生意火爆”,说明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迅猛,中国的销售和消费方式发生巨大变化。2.教师讲述:这三个变化只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前进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中国经济发展需要适应新变化,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3.小结: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1)必要性:中国过去4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改革的前景十分光明,但挑战也十分严峻。(2)现实性: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改革进入攻坚期,只有将改革进行到底,才能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二)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和采取的新措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1.图片展示:中共十九大“改革”相关话题境内报道高频词2.教师提问: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和图片,说说什么是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征,什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示:(1)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征: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供给侧全称为供给侧的经济结构性改革,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供给侧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供给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3.活动——探究与分享P10:利用国家电网公司主动进行战略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经济新常态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认识技术创新和企业责任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作用。(1)呈现材料。可以用多媒体呈现我国能源消费存在的问题,以及国家电网公司主动谋求战略转型的相关资料。(2)主题辩论。以“对企业而言,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是否可以并行”为辩题,组织学生分为正反两方进行辩论。在辩论中,帮助学生逐步理清技术创新、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经济效益之间并行不悖、互相促进的关系。4.教师讲述: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细胞,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离不开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一方面,企业要勇担社会责任,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的双丰收;另一方面,国家应当制定并完善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政治制度,促进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5.小结:能不能适应新常态,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我国坚定不移地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经济发展面临不平衡不协调的现实挑战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6.活动——探究与分享P10:通过列举村民对农村变化的感受,以小见大,帮助学生感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协调发展、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成果。(1)呈现材料。可以通过数据、图片、视频等方式呈现当今农村的新面貌。(2)思考交流。从教材材料中归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的变化,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为什么党和国家特别重视农民富不富?既然农村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什么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哪些助力?提示:只有通过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富裕,才能实现共同富裕,推动社会公平正义。也只有让农民富起来,才能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巩固我国的农业基础,从而进一步释放我国的消费潜力,为工业和服务业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新机遇。7.小结: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三)改革开放对当代中国的意义及改革精神的重要性改革开放对当代中国的意义: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改革精神的重要性:只有全社会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才能持续推动全面改革的历史进程,才能奏响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最强音!二、共享发展成果(一)坚持共享发展,促进共同富裕1.教师提问: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结合前面所学,我们该如何理解改革开放、共享发展和共同富裕三者之间的关系。2.活动——探究与分享P12:(1)通过对共享这一话题的探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共享发展的内涵,了解共享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需要一个长期的实现过程。(2)思考交流。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是否支持教材所列举的关于共享发展的观点,并提出自己对共享发展的理解,简要说明理由。提示:教材所列举四种观点分别从共享的主体、内容、发展过程和途径四个角度阐释共享发展,都是正确的。①左上同学的观点说明共享的主体是全民。共享发展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不是少数人共享、一部分共享,而是惠及每个社会成员、“一个都不能少”的共享;②左下同学的观点说明共享的内容。共享是全面共享,共享发展就要共享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建设成果,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全面保障人民在各方面的合法权益;③右上同学的观点说明共享会有一个发展过程。我国人口多、地域广、发展不均衡,共享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从一个低级到高级、从不均衡到均衡的渐进过程;④右下同学的观点说明共享的途径。共建是共享的实现途径,共建才能共享,共建的过程也是共享的过程。共建和共享的关系体现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只有通过共建把“蛋糕做大”,人民最迫切的需求才能得到满足。只有通过共享把“蛋糕分好”,体现社会公平正义,才能为“做大蛋糕”提供不竭动力。3.小结: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得到巨大发展。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是共同富裕,我国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二)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实现共同富裕1.活动——探究与分享P12:通过分享我国在民生保障方面的成果,帮助学生感受国家发展为人民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1)呈现材料。阅读教材文字和图片,也可以展示视频资料。(2)交流分享。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结合生活经历,就我国在上述七个方面的具体措施和成果进行交流。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2.教师讲述:教材列举的七个方面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基本覆盖了每个人生命周期的重要方面,这些措施能更精确、更全面地补齐民生短板,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3.小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为了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三)发展的根本目的增进民生福祉:我国的发展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进步。本课小结【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本节内容有一定的难度,不易理解。上好本课要利用好教材上的材料,同时也要结合学生较为熟悉的、身边的鲜活事例,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知识。利用好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围绕重点问题展开讨论,畅所欲言,利用小组的力量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2.1《创新改变生活》说课稿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全面认识创新的重要性;理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现实意义能力目标通过感受创新,提高对创新的认识,提高创新能力,尽自己的力量推动创新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体会创新改变我们的生活;增强对创新的好感,热爱创新,自觉投身到创新实践之中【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创新的重要性。教学难点:全面认识创新。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回家后热水就已经烧好,回家前空调或暖气已经打开,饭已经自动煮好,可以随时了解冰箱里面有什么菜,下雨也会自动关窗户,还能随时监控家里的情况,读取家里数据中心的各种数据。可以说,“智慧家庭”正替我们实现着这些愿望。想一想:“智慧家庭”的出现说明了什么道理?教师总结:科技创新改变我们的生活,创新让生活更美好。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创新这个话题。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感受创新(一)创新来源于生活1.材料呈现:2018年2月7日,湖南省益阳市第39届青少年创新大赛启动仪式在赫山万源学校举行,一个个充满奇思妙想的作品让人眼前一亮。剥莲子的“锤莲籽套环”、多功能家用侍花器、环保扫把、简易乡村山泉来水管疏通器;雨天夜行不方便,在伞上装上LED灯,通过红外感应原理控制灯的照明;人工模拟雌黄脊竹蝗的声音,诱使雄蝗达到指定区域灭杀……让人印象深刻。2.想一想:这些创新项目来源于哪里?3.教师总结:这些创新项目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创新。生活中的点滴创新不仅让我们眼前为之一亮,而且改变着我们对生活的惯常看法。(二)创新无处不在1.活动:阅读教材第15页“探究与分享”。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2.思考:在生活中,你是否体验过这样的创新乐趣?请与同学分享你的创新故事。3.教师讲述:(1)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它是个人的创意行为,也是团队、集体的创造活动。(2)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创新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创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3)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三)互联网改变世界1.阅读教材第16页“探究与分享”,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2.教师总结:互联网改变世界,世界因互联网而精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美好。3.辩论赛:分成小组围绕“创新只是满足个人兴趣,与大众的幸福生活有无关系”进行辩论。4.教师归纳:创新让生活更美好。随着时代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的生活将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目标导学二:创新引擎(一)呼唤创新1.阅读教材第17页“探究与分享”。2.思考:你如何理解“创新作为中华文明深厚的内蕴……将成为推动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句话?3.教师讲解:(1)回顾人类文明史,创新始终贯穿其间。蒸汽机的改良、电力的应用和计算机的出现,推动时代的车轮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信息文明。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2)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孕育兴起。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二)创新发展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1.材料呈现:2018年1月9日,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在京召开。科技部部长万钢强调,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主要创新指标进入世界前列。2017年,全社会R&D支出预计达到1.76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70.9%;全社会R&D支出占GDP比重为2.15%,超过欧盟15国2.1%的平均水平。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2年52.2%升至57.5%,国家创新能力排名从2012年第20位升至第17位。2.思考:我国为什么要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3.共同总结:创新发展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实施创新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三)改革创新1.阅读教材第18-19页“探究与分享”。2.思考:深圳是一座因改革而生、因创新而兴的城市。从深圳的发展中你得到什么启示?3.师生共同总结:(1)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2)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中国正走在通往强国富民的创新路上。4.阅读教材第19页“拓展空间”。5.围绕以下辩题,在班级举行辩论会。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正方辩题:人工智能迅猛发展,总有一天会超越人类智能。反方辩题:不管人工智能如何发展,都不可能超越人类智能。提示:反方辩题是正确的。6.作业布置:了解三次产业革命对人类的贡献。三、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创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创新的重要性有了更多的理解。知道了创新无处不在,人人都可以创新,创新发展和改革创新关系到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3 板书设计创新改变生活感受创新生活处处有创新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创新让生活更美好创新引擎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发展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中国正走在强国富民的创新路上4 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本节课主要是围绕创新展开,感受创新和创新引擎,重点是创新的重要意义。对创新的感受容易接受,结合学生身边的实际容易理解,学习创新的重要性,最好要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典型例子,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圳的巨大变化,同时也要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来学习。本节课有两个辩论,要注意有所区别,不要用一样的方式进行。2.2《创新永无止境》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各位评委老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创新永无止境》,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六部分来进行我的说课。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从全课内容来看,《创新永无止境》选自新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二框,这框内容既是第二课的教学重点,也是第二课的教学落脚点。在第一框初步认识创新改变生活和国家命运的基础上,这节课重点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现价段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成就和不足之处,指出创新的重要性,创新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也是一个国家兴旺发展的不竭动力,指导学生明确中国当前应该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道路,而实现创新关键是培养人才,启发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培养自主创新精神和能力,弘扬创新精神,为创新型国家添砖加瓦。衔接:在这节课上,主要想达成以下几个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1、认识科技创新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的决定性因素;2、了解我国科技现状;明确科教兴国战略的内涵;3、通过相关事实,理解建设创新型国家,弘扬创新精神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衔接:根据教学内容,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主要设计在以下两点:(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2.教学难点:万众创新是时代赋予的机遇,也是种责任衔接:教学重难点的设计,主要是基于九年级学生的学情。二、学情分析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青少年思维活跃、善于思考,正处于人生学习的黄金时期,也是培养创新意识和精神的关键时刻。当今社会,新事物新技术层出不穷,新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的的提高离不开人才的培养。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历史的重担,加强科技创新教育,提高全民族,尤其是青少年的科技素质,已成为持续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基础性工程。衔接:根据这节课教学内容,我主要准备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三、教法运用1.启发式教学法: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积极探索与主动思维。2.活动教学法:让学生在学习中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触动学生心灵,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达到教与学的统一。3.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活动课堂气氛,促进对知识理解和掌握,并且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实现直观教学。4.小组合作法: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衔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我主要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四、学法指导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1.合作学习探究法:通过小组同学间的合作,充分发挥团体合作的精神,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获得知识,提高能力,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中成长。2.问题讨论法:讨论、各抒己见,共同探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归纳总结法:让学生在问题情景中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并及时归纳,形成正确舆论导向,进一步强化道德认知。衔接:下面,我重点阐述以下这节课的教学流程:五、教学流程1、时政导入,激发兴趣以2018年一则热门时政引入,美国对中兴公司进行制裁,禁止将核心技术——芯片卖给中兴公司,导致中兴公司停止运营。学生看完新闻后教师提问:该新闻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发表看法)教师总结: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国在一些核心技术领域对美国有很严重的依赖,主要是我们的科技创新不够,一个国家要发展,就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创新深刻影响着我们国家的发展,创新永无止境。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话题。设计意图:以时政导入,激发学生兴趣,从科技入手引出课题。同时给学生一个引导,生活中多关注时事政治。2、目标导引,问题导学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教师:进一步提问中国在科技发展方面遇到了哪些问题?学生根据阅读书本及日常所见所闻各抒己见,最后归纳得出当前中国科技方面面临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1、创新能力不强2、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3、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强4、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等在此基础上呈现一张表格,学生认真看表格反映的信息思考:认真观察表格,你有什么发现?时间科技成就地位2016年8月16日“墨子号”发射升空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2017年5月5日C919大飞机成功首飞世界上少数几个有大飞机制造能力的国家之一2017年5月18日“可燃冰”试采成功全球首例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师生总结:(1)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目前,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2)从整体上看,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让学生了解中国科技发展既有成就也有很多不足。结论: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3、案例教学,突破重点呈现案例,让学生根据案例以及结合教材知道我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道路上采取了哪些切实可行的做法。设计意图:学生根据材料反映的相关信息,思考我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道路上采取了哪些切实可行的做法,加深对创新型国家的认识。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列举多组数字突出当前我国在教育领域取得的成就。设计意图:学生根据相关数据了解我国教育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并思考教育对于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性。4、视频赏析,引出难点播放视频《国务院出台政策,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思考:我国为什么要鼓励万众创新?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合作探究:当今社会,我们如何贯彻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可从国家、企业和个人三个方面着手)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国家、企业和个人应该合力实现万众创新。最终形成公民自觉,在生活中践行创新精神,明白万众创新是时代赋予的机遇,也是一种责任。5、合作探究,突破难点展示交流,分享感受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3.1《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说课稿一、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1))明确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民主制度,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目的就是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利益。(2)认识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根本的政治制度。(3)知道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能力目标:提高在生活中感受民主政治氛围的能力,逐步形成民主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热爱社会主义新型民主的意识,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二、说教学重难点:理解社会主义新型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三、说教学过程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新课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于2019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为我们做好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外商投资法。每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代表了中国的新型民主制度,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2.3.1《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一、民主的足音1、民主的含义小组合作探究:探索民主的足音通过查阅资料,溯根求源:民主的起源。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材料一 “民主”起源于古希腊,本义是“人民的统治”;古希腊的民主的形式是直接选举;民主的提出是和“专制”相对应而在中国,民主一次最早出自《尚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惟邦本”“政得其民”“以百姓惟中心”,至今任然是中国民主价值追求的重要思想源头。2、中国近代民主进程的探索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与英国侵略者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半封建半殖民的历程。维新派人物康有为认为:“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梁启超认为:“国之强弱,悉推原于民主。”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孙中山认为:“民权发达,则纯粹之民国可指日而待也。”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领袖陈独秀提出“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抗击侵略、反对专制、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伸张人民权利的步伐从来没有停止过,成为当时中国人民的最强心声。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回溯中国人民追求民主价值的历史进程,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不惜献出生命,但这些艰辛尝试并没有实现“还权于民”,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愿望在近代没能实现。3、中国共产党建立“民主政权”探索之路:土地革命时期江西瑞金的:中华苏维埃。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建立:“三三制”政权。新民主主义过渡时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十年“文革”时期,民主法制遭受践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相继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总结: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人民民主的胜利;社会主义民主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只有通过法治体现、保障的民主,才能让人民自由幸福、国家繁荣发展、生活稳定有序、制度充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二、新型的民主: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1、我国民主本质和目的:小组合作探究: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民主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它是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长出来的,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是有生命力的。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和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人大代表经过民主选举方式产生,来自于人民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具有广泛性、代表性、先进性,人大代表所代表的利益和意志是全体人民的利益和意志。政协委员密切联系群众,了解和反映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小组合作探究:材料1: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产生与构成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 据统计,出席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共2980名,他们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选举产生。其中少数民族代表438名,占代表总数的14.70%,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与十二届相比,妇女代表742名,占代表总数的24.90%,提高了1.5个百分点;一线工人、农民代表468名,占代表总数的15.70%,提高了2.28个百分点;专业技术人员代表613名,占代表总数的20.57%,提高了0.15个百分点;党政领导干部代表1011名,占代表总数的33.93%,降低了0.95个百分点。由此看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保障了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 材料2:人大代表依法提出议案 依法提出议案,是代表行使代表权利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方面。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共收到代表议案325件、建议7100多件。代表建议关注较多的话题主要有: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大精准脱贫力度,加强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深化医疗、教育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等。 材料3:政治协商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 人民代表大会是权力机关、立法机关,要对国家重大问题依法决策,而在决策之前需要听取各界意见。政治协商会议进行充分协商,通过建议和批评发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作用。十二届政协会议期间,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各专门委员会,紧扣国家发展提出议案。经审查,立案23975件。截至2018年2月20日,99%的提案已经办复,大多数提案的建议得到采纳或正在落实。 [小组讨论](1)材料1、材料2说明了什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 (2)政治协商会议的作用是什么? (3)你知道哪些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2、我国民主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方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人民的意愿得到充分反映,人民的合理要求得到充分实现。人民的合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人民的创造活力得到充分激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反观西方宣扬的民主,说一人一票是民主,然而西方的经济命脉都在大财团手里,西方政治家也不得不讨好各大财团。西方的民主,其实就是------资本家做主。西方的自由,其实就是------资本的自由。3、协商民主是我国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我国实行人民民主,既要发展选举民主,保障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又要发展协商民主,推动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取得一致意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建立健全网络协商方式,有利于不断提高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的科学性和时效性。网络问政、网上信访、网络举报、网上建议等。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从来就不是一句口号、一句空话,而是落实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的。4、保障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5.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四、课堂总结(1)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新型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 (2)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协商民主可以推动人民内部各方面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中进行充分协商,使决策尽可能取得一致意见。 (3)我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民族区域自治、基层群众自治等。3.2《参与民主生活》说课稿 一、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本课是统编《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的第二框题参与民主生活。本课的教学旨在引导学生在了解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确认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的基础上,认识公民参与国家事务是实现其民主权利的必要途径。本框从普通公民参与社会生活的行为出发,引导学生意识到积极关心和参与公共生活,是每一个公民的权利,也是其义务;知晓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多种形式,学会依法参与国家事务,并在民主参与中,培育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能力与素养。 学生情况: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随着学生生活范围的延展和能力的提高,本课程的学习逐步扩展到国家和社会。从生活经验来看,大部分中学生有参与班干部选举、给班级或者学校提建议的经验。但是中学生是未成年人,还没有选举权,缺少参与民主政治生活的直接经验。从知识储备来看,学生在八年级已从宪法的角度学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对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有所了解。但是如何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层面理解民主,还需要通过不断学习,建立认同。本课通过介绍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确立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实现方式,引领学生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帮助学生认同民主的价值,引导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 二、教学方式、教学手段 本节课主要采取启发式教学、问题探究式教学。采用同龄人的行为引发学生对于民主的思考;注重启发性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在理解现象的基础上寻求相应的理论依据支撑;在整体教学设计中渗透民主思维,引领学生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帮助学生认同民主的价值,引导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 三、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积极主动参与民主生活,培育民主意识,行使民主权利。 能力目标: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 能够尝试用协商民主的方式解决些社会问题,提高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知识目标: 确认平等参与、尊重多元、学会协商、守法负责是民主意识的表现。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行使民主权利,增强民主意识 教学难点:行使民主权利,增强民主意识 五、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新闻呈现:西安中学生“提案”被带上全国两会 教师提问:你怎么看待这些中学生的行为? 教师说明:这些中学生在行使民主权利,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行使民主权利,参与民主生活。 那么,除了向两会提案的方式,我们还可以怎样参与民主生活呢? 教学环节一: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 学生代表大会是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生活的重要形式,从学代会日常安排,我们可以看出有一个重要事项是进行新一届学生会委员的选举。教师提出问题: 探究问题1、学生会候选人怎么产生? 探究问题2、学生会委员怎么产生? 教师总结:都是通过选举产生,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从选举人的角度来看,学生会候选人和学生会委员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产生;从候选人的角度,有差额选举和等额选举两种方式。学生会候选人进行竞选演讲可以让同学们更好的了解自己,但是要注意的原则是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同学们在决定投谁一票的时候,需要积极、主动、理性的投出自己的一票,以确保自己民主权利的行使。所以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 教学环节二: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 从学代会日常安排,我们可以看出有另一个重要事项是进行提案报告和提案答复报告。教师提出问题:探究问题1、什么是提案? 探究问题2、为什么要提交提案? 探究问题3、提案怎么产生的? 教师总结:从学代会提案和提案答复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在进行民主决策,民主决策是保障学生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 探究问题4、作为学生,在学校里,我们可以通过提案的方式行使民主决策的权利,保障我们的利益,那么作为公民,国家还有哪些方式保证公民参与民主决策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 教师总结: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有力保证。 教学环节三: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监督权的具体体现。 从学代会程序:学生听取、讨论和表决学生会工作报告,提出问题1:这是学生在行使什么权利?引出环节三: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监督权的具体体现。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 探究问题2:学生会纪检部的主要工作有协助监督检查校内的日常管理工作,如每天的值日检查。有一位同学发现检查晚值日的纪检部某同学总是有因为自己认识值日的同学并且关系不错就给红条的情况,他觉得很不公平…… 他应该怎么办? 1、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忍了算了。 2、找学校领导举报。 3、等着别人举报,自己的问题也可以跟着解决。 4、在三帆贴吧上曝光这件事情。 5、到学生会闹一下,引起他们的重视。 6、找学代会代表,请代表出面解决问题。 教师总结:通过同学们的分析,我们发现实行民主监督,有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实行民主监督,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 教学环节四:增强民主意识 探究问题: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 1、从参与学代会的过程中,你觉得学代会对于学生和学校有什么重要意义吗? 2、作为学校的一员,我们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养,参与到学校民主生活中呢? 3、作为公民的我们,又应该如何参与到民主生活中呢? 教师总结:在现代社会,民主应该成为公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质量水平,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关。 我国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立场正确、逻辑清晰的表达观点和意见,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教学小结:学生总结所学内容: 教师总结:一个国家拥有什么素养的公民,就会有什么样的未来。增强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生命力的重要保证。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4.1《夯筑法治基础》说课稿说教学目标1.体会法治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认同法治价值观。感受法治中国的进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信念。2.正确看待法治中国建设中出现的问题。3.了解法治的内涵,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知道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说教学重难点重点:法治的意义。难点:法治中国的建设。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视频导入:观看高铁霸坐视频回答:他们之所以敢于霸坐,有恃无恐,是因为什么呢?学生积极回答。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教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时常遇见这种人,“我就不道德,你能把我怎么样”。可见,社会秩序的维护,仅靠道德的力量是不够的,我们必须依靠法律来治理国家。让我们走进今天的新课《建设法治中国》,学习第一框《夯实法治基石》。二.合作探究:(一)选择法治道路1.齐读教材P45第一自然段,找到法治的含义和作用,并用笔画出来。2.阅读教材P45“相关链接”,说说亚里士多德是如何定义“法治”的。3.教师:在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中,包含着一个重要的内容:良好的法律。请大家回答,什么是良法?学生: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4.阅读教材P46“阅读感悟”,完成下面的表格:人治法治区别答案提示: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人治:建立在个人专制和独裁的基础上,最高统治者凌驾于法律之上,具有随意性、多变性、不平等性。法治:强调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不因领导人的变更而废止,法治具有统一性、稳定性、权威性。教师总结:所以,有法律制度不等于就有法治,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5.阅读教材P47“相关链接”,回答:我们为什么要建设法治国家?答案提示: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二、描绘法治蓝图1.教师:我们的法治进程经历了人治——法制——法治的过程,阅读教材P48“相关链接”,说说你有什么感受。学生:我国在不断推进法治进程。教师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一贯高度重视法治。回望来路,依法治国的轨迹清晰可见: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六大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党的十七大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深刻阐释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要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专门研究法治建设的中央全会,十八届四中全会描绘出全面依法治国的蓝图。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2.齐读教材P48第一自然段,找出我国推进法治建设的原因,用笔画出来。3.阅读教材P49“相关链接”,回答: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什么?答案提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4.活动:阅读教材P49“探究与分享”,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在小组中说一说,我国法治建设取得了哪些进步?你有何切身感受?答案提示:结合自己的实际体验回答即可。教师总结:我们都深刻体会到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我们国家仍然在法治中国的建设道路上不断前进着。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5.齐读教材P50第一自然段,结合本课所学,说说你的感受。答案提示:结合自己的实际回答即可。三.课堂小结: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本课重点讲述了法治的意义和要求、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和要求,旨在让学生明确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因此,我们要努力成为法治中国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4.2《凝聚法治共识》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框内容为第二单元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第二框,第一框夯实法治基石属于“是什么”,本框凝聚法治共识内容属于“怎么做”,主要在于让全体社会成员践行法治,形成法治意识。本框内容宽泛,教学上难度大,如何让学生体验政府、企业、公民等厉行法治,是本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二、学情分析:初中学生对法治政府建设,依法行政,政务公开等了解比较少,是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知识,厉行法治不仅有政府的行动,也有全社会成员,如政府、政府工作人员、企业、公民个人等的行动,显得比较宽泛,教学起来又比较难。因此,教学上如何使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材料,添加一些学生乐于学习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实效性显得很重要。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三、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美丽新昌建设,确立法治意识,树立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二)能力目标:能够正确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法治现象,明辨社会生活中的法治行为。(三)知识目标:知道政府的权力来源、作用和宗旨,了解依法行政是法治政府行使权力的基本准则,了解法治与德治的关系,知道厉行法治的基本要求。四、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政府依法行政,政务公开,全社会如何厉行法治。【突破措施】采用教师经历的车祸和新昌政府网中的栏目及内容进行教学,增加学生对法治政府依法行政的理解。(二)教学难点:全社会如何厉行法治。【突破措施】采用情景教学法,角色扮演法,通过情景创设,让学生深入角色,有效思考,有效探究,有效合作。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五、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法、角色扮演法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开场白:葛老师首次来城关中学,想着要见到同学们,觉得不能空手而来,因此,今天带了点小礼物,赠送书籍(宪法等相关法律读本),要求:课堂表现积极,思考问题深刻,回答问题主动的同学优先奖励。2.赞一赞新昌:前几天想着会来新昌,因此,葛老师在网上寻找新昌的相关信息。我通过新昌县政府门户网站,看到了新昌县简介资料,美丽的新昌深深地吸引了我。有最多跑一次的政治之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之美,风光秀丽的旅游美和生态之美,更有舌尖上的美,但是葛老师更亲眼看到了斑马线前车让人的文明之美。(二)教学过程1、赞一赞政府:问1:“美丽新昌”文明交通的建设背后,离不开什么政府职能部门的努力?(参看学案稿)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生:教体局,司法局,城管,交警……问2:他们为建设“美丽新昌”做了些什么?生:(适当提醒:大家可以在导学案中找找看,与哪个部门有关?)师:看来建设“美丽新昌”是离不开政府的管理和提供的服务的。师:在政府网站上,我看到了“信息公开”、“工作报告”、“部门信息公开”、“四张清单”等栏目问3:新昌县政府门户网站为什么要设置这些栏目?生:是为了让政府的工作更加透明,更加公正,保障公民的知情权等或国家、法律规定等。师: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办公厅(室)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负责推进、指导、协调、监督本行政区域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政务公开,这是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表现。【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初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让学生能进入课堂主题——法治新昌,同时,通过新昌县政府门户网站的介绍,让学生对政府作用依法政务公开,依法行政等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环节一:我的车祸遭遇——引发法治思考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师:想开着爱车来新昌玩,但刚出地下车库,就被一辆面包车从侧面撞击。瞬间心情低落,愤怒无比,连忙报警。心想:我开车7年,一次未出车祸,算是老司机了,这车祸,太无辜,面包车从侧面撞击我的车,而我是从地下车库出来,这次车祸应该面包车司机负全部责任或主要责任。还原车祸现场:(可制作现场图),我和面包车司机的争论,导致小区越来越堵车。问题4:同学们,在这种争论不下的情况下,我该怎么办?有人说找城管,有人说找交警,到底该找哪个部门呢?师: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规范了政府的行政权)生:(报警、找政府) 生2:私了,赔钱(回答:责任认定不清)师:交警作为政府管理的相应职能部门,能够依法根据车祸现场作出公正判罚,能够维护双方的合法利益,同时,尽快恢复交通秩序,让小区的人能够正常上下班。追问: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理解,交警会怎么判罚?生:略师:最后,交警判我负主要责任,面包车司机负次要责任。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判罚的主要依据是:(1)《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中第九十七条“车辆在道路以外发生交通事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到报案的,参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本条例的规定处理”;(2)《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四条“机动车通过交叉路口,应当按照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或者交通警察的指挥通过;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或者交通警察指挥的交叉路口时,应当减速慢行,并让行人和优先通行的车辆先行。”【设计意图】通过我的车祸经历,引导学生进入法治情景,激发学生思考兴趣,同时,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法治政府的作用、宗旨,公安机关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等内容的理解,并为下一环节教学打下基础。 环节二:他人的车祸遭遇——凝聚法治共识师:近来有一场车祸,车祸是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碰撞。案例呈现:刘某像往常一样驾驶着自己的大众轿车上班,当他的车辆刚刚开出小区大门,一辆逆行的电动车突然出现在他的面前,由于事发突然,刘某的车把电动车撞倒在地,电动车驾驶员同时也倒在地上。刘某车辆的左前部撞到了电动车的侧面。事故发生后,他立刻下车查看,躺在地上的一名男性声称自己的脚部受伤。刘某立刻拨打了120和122电话,很快120急救车来到现场把伤者接走,刘某则在现场等候前来处理事故的警察……。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角色扮演:同学们共分成10组,每组4-5人,随机选择一种角色,合作探究,从所提供的材料中,分析刘某的交通事故,完成相应任务。(案例材料以信封形式包装,并随机派发)角色一:立法机关立法机关就百姓关注的交通法规立法工作进行了解释,尤其是对《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法规。根据参考资料,请组员充分发表意见,选定发言人,就百姓关注的交通法规立法工作,向社会作一定的解答,以消除百姓的疑问,发言要求有依有据。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参考意见:学生在回答时,要围绕立法机关科学立法的角度进行。根据《交通法规制定程序规定》第二条,交通法规是交通部根据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交通部的法定职权制定或起草的,是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审议的法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三十六条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 ,专业性较强的,存在重大意见分歧或者涉及利益关系重大调整的,采取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听取各方面意见。第三十七条将法律草案及其起草、修改的说明等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角色二:交警部门交警部门接警后,迅速赶到事故现场。在拍摄了事故照片后,交警依法做出了责任认定……。根据参考资料,请组员充分发表意见,大家最后作出合理的责任认定,并指出认定依据。 (参考意见:交警部门做出的责任认定为,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五条、第五十七条,第七十六条,《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一条。电动车主因为逆行应该承担主要的责任,刘某承担次要责任,因电动车司机受伤就医,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角色三:人民法院因双方当事人达成不了赔偿协议,电动车主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轿车司机刘某要求对电动车进行司法鉴定。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参考意见:学生回答要围绕司法机关公正司法这个角度。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19条,结合司法鉴定,法院认为案件中的“电动车”是属于“机动车”范畴中的“轻便两轮摩托车”,因此,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条,第七十六条,“轻便两轮摩托车” 车主逆向行驶,且无证驾驶,应该承担主要的责任。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一条,刘某没有文明驾驶,承担次要责任,因电动车司机受伤就医,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角色四:公民刘某案件,对公民厉行法治带来了什么启示?结合参考资料,谈谈作为青年学生你能为法治新昌建设贡献什么力量?。 (参考意见:学生回答要围绕公民守法这个角度。启示:作为公民要尊法守法学法用法。具体做法有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学习宪法和法律,积极宣传宪法,弘扬宪法精神,加强监督。)角色五:企业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本次案件在责任认定上,交警部门做出的责任认定为,电动车主因为逆行应该承担主要的责任,刘某承担次要责任,因电动车司机受伤就医,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刘某不接受调解,要求依法对电动车进行司法鉴定。之后,与刘先生发生事故的电动车被鉴定为机动车类的两轮轻便摩托车,而非电动车,从非电动车到电动车,这一鉴定结论直接影响了事故责任的认定。结合材料,小组讨论研究。作为电动车生产企业,请你们从诚信经营,合规生产的角度出发,向全国人民进行表态。(参考意见:学生回答要围绕企业守法,诚信经营这个角度。启示:作为生产企业,我们严格执行国家标准,依法生产的电动自行车须具有脚踏骑行能力、最高设计车速不超过25Km/H、整车质量(含电池)不超过55Kg、电机功率不超过400W、蓄电池标称电压不超过48V,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师:感谢以上几位代表的发言,从代表们中的发言和表态中,我们可以看出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力,履行义务。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设计意图】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能够深入角色,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以增加同学们对全体社会成员厉行法治的理解。合作中同学们需要解读材料,充分理解材料的意图,然后有选择的提取信息,形成小组的观点。环节三: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出示图片:关于鼓山社区的宣传画:长者为先师:大家上下学,路过鼓山社区看到过这宣传画吗?画的意思是什么?生:略师:我们要尊敬老人,我国2013年就对《老年人权益保护法》作了修改,子女要常回家看看。但是法律只能调整一部分社会关系,要使社会稳定,我们其实还需要更加重视道德的作用。师:国家和社会的管理不仅需要法律,也需要道德,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就像习大大所说的:“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治理国家、治理社会必须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是属于总结提升的环节。选择鼓山社区的宣传画,联系到老人法,主要让学生认识到法律不可能规范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要发挥道德的作用,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四、课堂总结师:同学们,短暂的45分钟让我认识到了新昌学生的法治素养。“美丽新昌”正在路上,法治建设理应成为其重要保障。作为新昌的一份子,我们有义务为新昌的美丽,新昌的法治贡献我们的绵薄力量。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5.1《延续文化血脉》说课稿一、说课标要求依据课程标准:三我与国家和社会(一)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1.7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2.6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传统,增强与世界文明交流、对话的意识;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二、说教材本课是《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第五课第一框《延续文化血脉》的内容,它由中华文化根、美德万年长两部分构成。第一目在介绍了文化的创造、特点的基础上,引出发展中华文化的必要性,由此告诉我们要增强文化自信这也是本目的重点内容。第二目介绍中华文化的精髓中华传统美德,由美德的内涵延伸到如何跨行中华传统美德。在对这些内容的认知基础上,引导我们去构筑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从而更好的为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而努力。一、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坚定与增强文化自信教学难点怎样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美德的力量二、说学情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都有所了解,同时在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了解不够,导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和认同不足。教学中要特别注意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文化自信,从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跨行传统美德。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一、说教学目标1.树立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和自尊心、自信心;自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中华传统美德。2.通过对资料的搜集、知识的分析和归纳的逐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的认知水平和能力。3.通过对诗词大会等资料的分析,说出中华文化的特点、构成及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并能说明如何增强文化自信、弘扬传统美德课前预备1.搜集有关传统文化资料;2.自主预习教材。五、说教法1.通过展示课前搜集的中华文化资料对传统文化的分析基础之上,归纳中华文化的构成,概括出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2.通过列举自己熟知的故事以及身边“中国好人”故事的分享,感受美德的力量,自并觉转化为行动,弘扬传统美德。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大屏幕出示传统文化相关图片配编钟音乐教师导入:听着这样的乐曲,看着这样的画面你能想到什么?没错,就是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它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丰富营养;在未来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道路上,它依然会为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力。而我们也要为其不断赋予其时代气息,守望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第五课第一框《延续文化血脉》通过唯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让学生从感观上激发学生亲近文化的兴趣。环节一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自主阅读可以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从而带着任务完成下面的学习内容。环节二中华文化根学生活动一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出示材料:中国申报的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甲骨文是中国发现最早的文献记录,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遗址,是距今三千多年的商代后期用于占卜祈祷的文字。由于有了从甲骨文一脉相承发展到今天的汉字,才使中华文明发展至今没有中断,这为研究中国源远流长的灿烂文明史和早期国家与社会形态提供了独特而真实的第一手资料。(1)中华文化是怎样形成的?教师总结: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就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2)请把你搜集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说出来与大家分享教师总结:灿烂的中华文化包括语言文字、文化典籍、科技工艺、文学艺术等。学生活动三过渡:中华文化绚丽多彩,我们从几幅图片中感受一下。你知道哪几幅图片属于传统文化吗?学生活动二出示教材P60相关链接及儒家思想形成过程教师总结:,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学生活动三大屏幕出示材料甲骨文及儒家思想两则材料问题:(1)两个材料说明了什么?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2)中华文化传承的原因是什么?(3)我们青少年怎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小结:我们要坚守中传文化立场,结合当今时代条件,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树立文化自信!学生活动四材料一自2002年起,我国每年举办“汉语桥”系列中文比赛,截至2017年已举办十六届,吸引了110多个国家上百万名青少年参加。“汉语桥”已经成为国际人文交流领域重要的品牌活动,被誉为连接世界的“文化之桥、友谊之桥、心灵之桥”。材料二近年来,中外文化交流活动频繁举行。继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中法文化年、中国意大利年、西班牙文化年之后,2009年中俄两国互办“语言年”活动。中国22个省市与俄罗斯23个联邦主体共举办500余项活动,上亿人次参与。2010年以来,我国还与德国、加拿大、波兰、卡塔尔、埃及以及部分拉丁美洲国家等举办过文化交流年活动。材料三 2017年在第十四届“五个一工程”奖中,电影《战狼》的第一、二部均获奖项。该影片讲述被开除军籍的冷锋本是因找寻龙小云来到非洲,但是却突然被卷入一场非洲国家的叛乱。他孤身一人带领身陷屠杀中的同胞和难民,展开生死逃亡。最终闯入战乱区域,为同胞而战斗。该影片从上映开始就受到观众喜欢,截止2018年08月21日战狼2总票房:56.38亿元。1.看到这些材料你有什么感受?2.请你说说文化自信有什么作用?我们又该如何增强文化自信?教师总结: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增强文化自信,既要夯实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又要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还要跨越时空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学生活动五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出示图片,思考:1.请你猜猜以上图片反映了哪些中华传统美德?2.你还知道哪些中华传统美德的故事,请与大家分享?教师总结: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代代相传、世世发展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学生活动六P64——65“探究与分享”思考:(1)如果有机会见到“顺其自然”,你最想问他什么问题?(2)你身边有这样的“中国好人”吗?分享他们的故事教师总结: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族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道德走进生活、走向未来,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环节三美德成年长学生活动一出示材料:中国申报的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甲骨文是中国发现最早的文献记录,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遗址,是距今三千多年的商代后期用于占卜祈祷的文字。由于有了从甲骨文一脉相承发展到今天的汉字,才使中华文明发展至今没有中断,这为研究中国源远流长的灿烂文明史和早期国家与社会形态提供了独特而真实的第一手资料。(1)中华文化是怎样形成的?教师总结: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就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2)请把你搜集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说出来与大家分享教师总结:灿烂的中华文化包括语言文字、文化典籍、科技工艺、文学艺术等。学生活动三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过渡:中华文化绚丽多彩,我们从几幅图片中感受一下。你知道哪几幅图片属于传统文化吗?学生活动二出示教材P60相关链接及儒家思想形成过程教师总结:,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学生活动三大屏幕出示材料甲骨文及儒家思想两则材料问题:(1)两个材料说明了什么?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2)中华文化传承的原因是什么?(3)我们青少年怎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小结:我们要坚守中传文化立场,结合当今时代条件,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树立文化自信!学生活动四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材料一自2002年起,我国每年举办“汉语桥”系列中文比赛,截至2017年已举办十六届,吸引了110多个国家上百万名青少年参加。“汉语桥”已经成为国际人文交流领域重要的品牌活动,被誉为连接世界的“文化之桥、友谊之桥、心灵之桥”。材料二近年来,中外文化交流活动频繁举行。继中法文化年、中国意大利年、西班牙文化年之后,2009年中俄两国互办“语言年”活动。中国22个省市与俄罗斯23个联邦主体共举办500余项活动,上亿人次参与。2010年以来,我国还与德国、加拿大、波兰、卡塔尔、埃及以及部分拉丁美洲国家等举办过文化交流年活动。材料三 2017年在第十四届“五个一工程”奖中,电影《战狼》的第一、二部均获奖项。该影片讲述被开除军籍的冷锋本是因找寻龙小云来到非洲,但是却突然被卷入一场非洲国家的叛乱。他孤身一人带领身陷屠杀中的同胞和难民,展开生死逃亡。最终闯入战乱区域,为同胞而战斗。该影片从上映开始就受到观众喜欢,截止2018年08月21日战狼2总票房:56.38亿元。1.看到这些材料你有什么感受?2.请你说说文化自信有什么作用?我们又该如何增强文化自信?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教师总结: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增强文化自信,既要夯实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又要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还要跨越时空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学生活动五出示图片,思考:1.请你猜猜以上图片反映了哪些中华传统美德?2.你还知道哪些中华传统美德的故事,请与大家分享?教师总结: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代代相传、世世发展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学生活动六P64——65“探究与分享”思考:(1)如果有机会见到“顺其自然”,你最想问他什么问题?(2)你身边有这样的“中国好人”吗?分享他们的故事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教师总结: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族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道德走进生活、走向未来,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美好、更加幸福。1.小组讨论探究;2.展示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学生自由发言观察60页图小组讨论探究;1.学生思考并交换意见2.学生展示结论学生交流意见并归纳答案学生观察图片,交流美德故事。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并回答问题;学生讲述身边的“中国好人”故事通过问题的解决,可以让学生知道文化的形成,从而完成教学目标一中的有关内容。学生通过展示搜集的资料,可以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文化认同感。学生通过举例思考的过程,自然归纳出了中化文化的构成。由学生熟知的内容作为材料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优秀的国产作品更是验证的中华优秀文化的魅力,无形之中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再由此解决教学目标中文化自信的来源为下一环节如何增强文化自信做好铺垫。学生在阅读材料过程中可以感受到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再通过相互交通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体会如何增强文化自信。再综合前面的分析,就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重点。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图片的展示还有学生所分享的美德故事都让学生直观的了解中华美德感受到美德的力量,知道了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学生讲述身边美德人物就是对自身心灵的洗涤,对人物故事的回放会让学生在无形中受其感染,激发学生向这些人物学习的信心。这样不知不觉中也解决了本节课的难点——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环节四课堂小结学生归纳本节内容;教师总结:在今天,面对当今世界相互激荡的各种文化思潮,我们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必须延续文化血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守望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思考、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归纳、表达能力,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板书设计:5.2《凝聚价值追求》说课稿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体会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及其伟大作用;了解构筑中国价值的意义 能力目标用实际行动弘扬民族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体验中华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作用;认识到民族精神凝聚各族人民的巨大精神力量;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教学难点: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018年1月8日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南京理工大学王泽山院士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侯云德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王泽山院士是我国著名火炸药学家,被称为“火炸药大王”,他是我国发射装药理论体系的奠基人,是火炸药资源化治理军民融合道路的开拓者,更为我国武器装备和火炸药产品更新换代作出了实实在在的杰出贡献。 思考:“王泽山为我国武器装备和火炸药产品更新换代作出了实实在在的杰出贡献”说明了什么? 教师总结:以实际行动弘扬民族精神。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高扬民族精神 (一)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 1.话题讨论:“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饱经磨难而更强,豪迈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 2.共同总结: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民族精神的内涵 1.阅读教材第67页“探究与分享”。 请将你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感受和理解(如成语名言、人物典故等)填入下图。 2.师生共同总结:(1)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人民不仅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而且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2)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三)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1.阅读教材第68页“探究与分享”。 2.问题:这些精神都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形成的,它们对当代中国具有什么样的精神价值? 3.教师讲解: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 (四)民族精神的意义 1.阅读教材第69页“探究与分享”。 2.问题:(1)中国女排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逆袭成功,对你有怎样的思想触动?(2)如果女排姑娘在赛场上失利了,女排精神还存在吗?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 3.师生共同总结: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华民族曾历经无数考验,面临种种灾难,但从来没有在艰难困苦面前退缩过、屈服过、沉沦过,总是百折不挠、知难而进。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五)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1.问题:如何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2.教师总结:(1)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表现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赴后继;表现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表现在日常学习工作中的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高扬民族精神,放飞梦想,创造精彩人生。 目标导学二:构筑中国价值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1.阅读教材第70页“阅读感悟”。 2.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共同总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1.话题讨论:“双百”人物的精神品质为什么能打动我们? 2.教师总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三)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问题:青少年应该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共同总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青少年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我们应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踏实做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有志则国振兴。构筑中国价值,中国少年当争先。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精神动力,我们要积极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同时构筑中国价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板书设计 凝聚价值追求高扬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民族精神的内涵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 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民族精神的意义、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构筑中国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意义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理论性较强,爱国主义又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如果只由教师讲解会显得很枯燥,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方法,联系当前时政热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从问题出发,以学生活动为主体,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最后得出基本的结论,达到理解和应用的目的。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6.1《正视发展挑战》说课稿一、说理念知道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相关政策,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二、说学情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都能感受到人口,环境,资源等问题带来的困扰。因此,学生理解本课的内容并不难。本课除了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外,通过学习加深学生对本战略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达到知行合一。三、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特点,现状,危机,对策。能力目标:通过案例,图表,数据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意识。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发展中的人口问题教学难点是资源环境面临的危机五、说教法和学法采用的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问题归纳教学法、讨论法等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采用的学习方法:案例分析法、问题归纳教学法、讨论法等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目标达成环节一:导入新课展示内容: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要实现这一奋斗目标,必须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引入话题:中国在快速发展、经济腾飞的同时,人口问题和资源环境危机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正视发展挑战,我们积极应对,国家在行动,也需要每个中国人的共同努力。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建设美丽中国,正视发展挑战。学生认真听这一时事新闻初步感受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与环境友好相处。环节二:自主自学一、预习教材,出示提纲1、展示本课要学习的问题;2、观察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学生翻阅课本,根据提纲写写画画,五分钟。让学生明确目标;初步感知课本。环节三:讲授新课(一)发展中的人口问题1.展示图表:表中的数据说明了什么?教师小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我国的人口现状(人口国情)】观看数据,表格,图片,回答问题。阅读两个对比表,对比归纳回答。通过视频、表格、图片和文字让学生深刻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的重要性。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图片展后,:图片中的信息反映了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和新的特点是什么?思考:面对人口问题,我们应该坚持什么基本国策?二、资源环境面临危机1、播放视频:《我国资源环境的危机》思考:观看视频后,你有什么感受?2.展示数据,表格,思考我国资源国情。3.提出问题:我国的环境现状及其危害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新特点:增速趋缓、出生率低、老龄化加剧、性别比失衡、城乡分布不均衡、“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等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2016年,我国开始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子女政策(全面二孩政策),它是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不断完善。教师引导资源环境危机:①资源日益短缺;②环境污染严重;③生态系统退化教师展示,并作总结。学生回答问题1.观看视频、了解目前为我国环境资源危机。2.学生根据表格,数据,图表,进行归纳。培养学生培养自己理性分析问题的能力,全面认识问题的能力。3、突破重难点。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3.教师引导,展示知识点内容。3.学生根据图片发表见解环节四:课堂小结面对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我国应该如何应对?教师展示知识点学生集体朗读学生再次感知资源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环节五:拓展升华我们中学生又能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教师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例出发,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桌讨论,学生有感而发,各抒己见情感升华,学以致用,激发创意,知行合一。环节六:课堂练习展示选择题教师点评学生快速完成查漏补缺七、教学设计正视发展挑战一、发展中的人口问题1、人口国情2、人口基本特点和新特点3、基本国策二、资源环境面临危机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1、资源环境现状、危害2、如何面对资源环境危机?6.2《共筑生命家园》说课稿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知道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建设生态文明的措施;明确绿色发展的意义,坚持绿色发展道路要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能力目标联系实际说明建设生态文明和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必要性,结合我国的发展明确怎样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节约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及可持续发展意识,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重点难点】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 教学重点: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教学难点: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想一想:图片告诉了我们什么? 教师总结:地球是我们的唯一家园,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我们要努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保护地球的内容。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一)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1.材料呈现:2018年1月16日,记者在海南省万宁市日月湾综合旅游度假区人工岛项目看到,月岛项目已经停止建设,并将进行生态整体修复。据了解,万宁日月湾综合旅游度假区人工岛项目总填海面积97公顷,包含日岛和月岛。其中填海面积为49.1公顷的月岛项目未批先建,被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意见后,停止了非法填海行为。 2.思考:你如何看待“停止非法填海行为”?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 3.教师总结:(1)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2)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符合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二)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1.阅读教材第82-83页“探究与分享”。 2.思考:(1)伦敦“杀人雾事件”是人类文明的悲剧。请你分析造成这场灾难的原因。(2)伦敦治理空气污染的历史经验对我们今天治理霾有什么启发? 3.总结: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目标。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三)建设生态文明 1.材料呈现:为进一步加强湖泊管理保护工作,我国将在2018年年底前在全国湖泊全面建立湖长制,建立健全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湖泊实施湖长制的意见》2018年1月4日正式公布。 2.问题:全面建立湖长制有什么现实意义?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 提示: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措施。 3.总结: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目标导学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一)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 1.材料呈现:经过十多年持续治理和国家草原补奖政策的实施,如今内蒙古草原生态整体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局部草原明显恢复。图片是羊群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的草原上觅食的情景。 2.问题:图片告诉了我们什么? 3.教师讲解: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我国在应对资源和环境问题上已经取得非常明显的进步。 (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1.阅读教材第85页“探究与分享”。 2.思考:你怎么看待这件事,谈谈理由。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 3.阅读教材第86-87页“探究与分享”。 4.思考:绿色发展理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5.问题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一起解决问题。 6.总结:(1)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2)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3)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4)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5)这既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7.作业布置:搜集总结培育民主素养的具体做法。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及如何建设生态文明,也知道了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明确了走绿色发展之路的措施,通过学习提高了认识。 3板书设计 共筑生命家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 建设生态文明的措施 坚持绿色发展道理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 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的措施 4教学反思本节课内容较多,头绪繁杂,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较为重要。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学习了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及建设生态文明的措施,结合新颖的事例帮助学生理解;一个是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学习了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和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的措施,结合课本上的材料来理解即可。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第七课中华一家亲7.1《促进民族团结》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的说课内容是部编版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第7课第一框教学内容《促进民族团结》,教学是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设计的,下面我从教材、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说课。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一、说教材《促进民族团结》是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第7课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本课所依据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相应部分是“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内容”中初中阶段的内容与要求。具体对应的内容与要求是:“加深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初步形成依法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意识”。“促进民族团结”第一目介组了我国多民族的基本国情和我国的民族政第,重落在“加强和现固民族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第二目通过事实述、原因分析,阐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的事实,引导学生分析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重点落在“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本框从我国多民族的国情以及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角度谈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为下一框讲述“维护祖国统一”打下基础。从学情来看,九年级学生对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大家庭、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等问题已具备一定的知识积累。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从知识层面看,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较多有关我国国情的知识,有了较为扎实的知识基础。从个人能力看,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合作探究、辩证分析能力。但总体来看,九年级的学生对国家的民族政策、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知识的掌握不够系统,对如何处理民族关系、树立怎样的社会责任感等问题认识不够。二、说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以及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感受,我确立了以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2、知道我国社会主义新型的民族关系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及基本制度。3、知道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措施过程与方法明白维护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理解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2、知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知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3、懂得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懂得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少数民族大发展的事实说明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的重要意义。2、增强自觉热爱各民族人民的情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三、说教学重点、难点根据依据的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我确定本框教育重难点如下:教学重点:理解我国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以制度为保障。教学难点: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促进民族团结是国家、社会共同的责任。说教法、学法 本册教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思想主轴,引导学生心怀祖国,倾听、讲述和思考中国故事,感受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与传递中国力量,追梦出彩,共享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做自信中国人。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道德与法治教育特别强调学习的过程性和实践性,强调要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体验、辨析与践行中生成知识,提升能力,形成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考虑九年级学生的情况,他们对本课的内容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但是缺乏完整理论框架,而纯粹的理论讲解势必造成学生学习的乏味感 因此,本课教学选择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引导法、讨论法,同时结合讲读法教学法,具体是歌曲导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用问题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师生互动,启发式教学;重难点采用阅读法、讲授法等指导学生会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学法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使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融为一体。五、教学过程 1、通过欣赏歌曲《中华民族歌唱起来》导入新课,活动以歌曲的形式,呈现56个民族的名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共同体。2、新课教学在“民族大家庭”的教学中采取活动与阅读教材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及民族国情,安排学生自主学习,是为了进一步解决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我国与民族政策有关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及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内容等问题。本环节设计的相关链接:“中华民族共同体”环节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特征及意义,加深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环节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引导学生了解宪法对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作出的规定,使学生意识到法律尊严不容践踏,法律权威不容挑战。探究与分享;“江孜保卫战”通过讲述江孜保卫战的历史故事,使学生了解各族儿女并肩抵御外侮的感人故事,引导学生感受中国人民不畏强敌、奋起保卫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让学生认识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在“家和万事兴”教学环节采取了阅读、讲授、探究讨论等方法进行教学。本环节通过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及拓展空间等活动,结合学生阅读学习完成教学活动。探究与分享“各族群众积枫主动枣与玉树抗震救灾”通过呈现玉树地震发生后各族群众合力抗震救灾的感人故事,让学生感受我国各族人民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引导学生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互助精神。相关链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展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图片,帮助学生感受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举措和取得的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探究与分享“彝族山村民族风情游与阿克苏苹果广销全国”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通过呈现一个彝族山村的变迁和阿克苏苹果成为当地农户致富途径的事例,帮助学认识到依靠政府的优惠扶持政策,依靠民族地区的发展优势,依靠人民群众的勤劳和智慧,民族地区必定能获得更大的发展。通过活动引导学生理解没有农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的小康,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相关链接“内地西藏班”通过介绍内地西藏班的办学情况,让学生理解党和国家创办内地西藏班对推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具现实意义。相关链接“刘三姐与刘三姐歌谣”通过介绍“歌仙”刘三姐以及刘三姐歌谣,让学生感受到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创新和发展。刘三姐歌谣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说明国家重视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正因为有了国家的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才得以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通过这些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党和国家为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在经济、民生、文化等方面采取的措施。最后通过挥究与分享“如何促进民族团结”引导学生认识到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拓展空间:文化调查活动的主题是“走进少数民族”,通过开展少数民族文化调查活动,使学生增进对少数民族的了解,激发爱国情感。最后设计的课后思考题“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获得巨大发展的原因是什么?”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懂得感恩,学会做人。六、说板书设计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本课的板书设计是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设计的,本班学生一大部分学生理解能力跟不上,在板书过程中我设计的简单易懂,主要是让大部分学生能理解课本中的内容,并能在课文里尽快找到答案。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必要性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具体措施我国民族分布特点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民族制度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内容各民族一律平等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家和万事兴民族大家庭促进民族团结7.2《维护祖国统一》说课稿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维护国家统一》,是人教部编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的一篇课文,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流程和设计理念这几个方面进行说课。一、教材分析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1、地位和作用本站所在的第三单元“熔铸民族魂魄”,在前两个单元“感受时代脉动”“踏上兴国之路”和第四单元“实现共同理想”之间是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单元共分三课,“民族大家庭”“振兴民族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第八课“民族大家庭”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逻辑起点。第3站“维护国家统一”通过使学生认识到维护国家统一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光荣传统,而在实现国家和平统一的问题上,我国政府坚持“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地,并且掌握“一国两制”的基本定义,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依据课程标准在情感、能力和知识方面的要求,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提升一种情感:增强学生维护祖国统一的情感,加深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理解。培养两种能力:全面认识的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达成三种认识:①认识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光荣传统;②认识“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及其重大意义。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③认识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3、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我依据本框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确立本节课的重点是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由于本框内容理论性强,而九年级学生的认知仍以感性为主,对于为什么我们要通过和平方式实现统一及“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意义这种抽象的知识难于理解,确立教学难点为“一国两制”是我国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二.教法与学法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老师所选用的教学方法要体现授人以渔。结合本框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主要采用情景教学、设疑置问等方法来引导学生。而学生则通过情感体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的方法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角。三.教学过程根据教是为了学、服务学的基本思想,我准备通过以下四个步骤、三个环节来达到教学目的。这四个步骤循序渐进,三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具体的教学设计是这样的: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步骤一、借助ppt诗朗诵《乡愁》导入新课。设计意图:课前播放《乡愁》既是两岸同胞渴望和平统一的心声,又为本课定下基调,渲染一种维护国家统一之情。步骤二、师生互动,共同探究。教学环节(一)回眸历史: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光荣传统。1、引导学生评价郑成功的历史功绩。2、引导列举维护国家统一的民族英雄。3、活动小结: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光荣传统。。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从历史的角度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使学生从历史中获得自我认识和提高。教学环节(二)突破难点:“一国两制”是我国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1、指明观点:“一国两制”是我国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2、思考:党和政府提出“一国两制”是为了解决什么地方的问题?3、讨论:“一国两制”的含义,实行“一国两制”有何重大意义?设计意图:以香港、澳门回归后的图片给学生以直观、形象的感触,向学生讲解清楚我国政府主张通过和平的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教学环节(三)综合结论: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步骤三、直面现实(1)了解“台独”分子分裂祖国的主要观点及广大人民的意愿,明确此观点: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2)思考我们怎样应对台独势力并举例说明两岸近年来为维护国家统一所做出的努力。设计意图:本环节中共有三个小板块,通过欣赏、思考和学生的热烈探讨,使学生明白实现国家统一任重而道远。步骤四、放飞梦想讨论201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即将举行,假如蔡英文当选。1、两岸关系会有怎样的改变?2、假如你是处理两岸关系的领导人为免民进党在态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你怎样做?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讨论,使学生对当前的时政有所关注,激发他们学习思品的兴趣。并让学生树立成为政治家的梦想。四、设计理念以上的教学设计,是基于以下的设计理念,突出三个“重视”:重视学习兴趣培养促使学生乐学善学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学生知行统一重视创设民主氛围突显学生主体地位第八课中国人中国梦8.1《我们的梦想》说课稿【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三步走”战略目标和“两个一百年目标”。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2、理解理解全面小康包含的内容;全面把握民族复兴梦;知道新时代、新征程的内涵、“中国梦”的内涵。3、知道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指导思想及新征程的描述。能力目标通过中国人民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不断追梦的历程,提高学生对实现中国梦意义的认识。通过对民族复兴梦和新时代、新征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全面和发展地看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华民族复兴的使命感;明确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感到自豪;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时刻准备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正确理解中国梦。难点: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内涵。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播放《中国梦》视频。习近平主席十九大报告摘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九十六年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掌声)同志们!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观看视频和报告摘录之后,你梦想中的未来中国是什么样的?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教师导语:今天的中国,正处于一个充满机会和梦想的时代。和历史上任何一个王朝相比,现代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崭新而富有朝气。梦想照耀现实,现实滋养梦想;中国梦提升着中国,也感召着世界。让我们共同默祷“我有一个中国梦”!二、展示预习成果1、__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__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2、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__总体小康__的历史性跨越。3、在新世纪新时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什么?4、如何正确理解中国梦?5、经过长期努力,__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__,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6、进入新时代,全面擘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7、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安排是什么?三、新课讲授第一目:民族复兴梦探究一:阅读材料分析问题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材料: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场前所未有的脱贫攻坚战在中华大地全面打响,五年来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百分之十点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改变如此多人的命运,在难度如此大的条件下创造如此辉煌的成就,这在中国乃至人类减贫史上都是史无前例的。日前,26个贫困县首次集中脱贫摘帽,又开启了新时代砥砺前行的新篇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未来正阔步向我们走来……”(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点拨: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2)进入新世纪,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什么?点拨: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3)有人说中国梦是遥远的,遥不可及;也有人说经济腾飞就是实现中国梦;还有的说实现中国梦是国家的事,与个人无关。你同意这些说法吗?当前,我们正阔步走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你能说说中国梦的内涵吗?点拨:不同意。中国梦的内涵丰富: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②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③中国梦反映了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指明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第二目:新时代 新征程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探究一:阅读教材第108页“探究与分享”,思考回答:参观成就展,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请写下你的留言。点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征程上不断取得新的伟大成就。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2、新时代的丰富内涵与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探究二:阅读材料分析问题:材料一: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10月18日在北京隆重举行。习近平主席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材料二: “光影记录,中国实力;大国重器,闪耀世界!”3月2日,电影《厉害了,我的国》首次以纪录片的形式正式登陆全国影院,全面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取得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1)当前,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什么?点拨: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2)列举几项你知道的“中国实力、大国重器”。点拨:如“中国天眼”落成启用;港珠澳大桥全线贯通;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运营;“墨子号”量子卫星;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等等。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什么?点拨: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为促进世界各国的发展和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4)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我国是如何安排的?点拨:按照“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2020年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四、课堂小结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中华民族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进入新时代,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全面擘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五、板书设计六、课堂演练——完成同步学案练习8.2《共圆中国梦》说课稿【教学目标】1.对国家有认同,对文化有底气,对发展有信息,做一个自信的中国人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2.提高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3.指导我国民族复兴梦的实现条件和实现方式;理解和把握自信中国人的内涵。【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做自信的中国人教学难点:自信中国人的表现和正确心态【教学价值】1.自我成长:体会个人与国家同心协力圆满的幸福感,用有梦实干彰显中国人自信品质。2.我与他人的关系:在交往中,不卑不亢、开放包容,树立主动平和的合作竞争心态。3.我与国家、社会的关系:理性认识国家取得的成就,认同内化国家制度理论、价值追求。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统一在一起,自觉参与实现中国梦,做自信中国人。【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究法 现代多媒体教学多媒体课件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展示港珠澳大桥图片 提问:它的美丽、雄伟世人有目共睹,那么我们美丽的跨海大桥梦究竟是如何筑就的呢?二、讲授新课主题学习一:共识圆梦人(一)播放视频:港珠澳大桥工程师演讲教师提问:通过视频,你认为我们实现跨海大桥梦需要哪些条件呢?(二)提问:中国梦与跨海大桥梦的实现其实异曲同工,让我们将再次认识梳理同学们的回答,讨论看看实现中国梦需要怎么做?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板书) 主题学习二: 自信中国人(一)正确的自信心态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1、你曾经出国旅游过吗?对比其他国家,当今中国有哪些发展或成就让你感到骄傲? 学生回答:2、展示地铁照片,以现代人的审美观看,南京的地铁站比巴黎的差吗? 学生回答:3、教师追问:那么,古老的巴黎地铁还有其他看点吗,是不是就毫无可取之处呢?展示巴黎地铁发展史。 学生回答:4、教师提问:那么,中国人正确的自信态度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我们要培育理性平和、不卑不亢、开放包容的心态。(板书)(二)真正自信中国人的表现 展示台湾金马奖事件,教师提问:1、如果你是当时的中国嘉宾,你会如何选择?2、你会告诉这位网友,我们离席的理由是什么呢?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3、小组讨论:你觉得还有哪些人可以作为真正自信中国人的代表?自信的中国人应该有哪些共同特质呢?教师小结:1.自信的中国人对国家有认同;2.自信的中国人对文化有底气;自信的中国人对发展有信心。(板书) 主题学习三:共做圆梦人1、播放视频《一分钟我们能做什么》 我们既是追梦人,追梦让我们的生活有希冀;我们更是圆梦人,圆梦让我们的生活有光彩。老师与学生教学相长,医生仁心仁术,警察除暴安良,无数的人们都投身在时代的洪流中,我们在座的同学既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历史的创造者,时代的发展我们没理由缺席。(板书)2、请你结合自身实际,设计一份圆梦计划书。 【课堂总结】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实现中国梦的途径,演绎自己的美丽人生,明白了中国梦和自己梦想的密切关系;知道了自信中国人的特点,明白了自信不是妄自尊大,也不是故步自封。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的碰撞和价值观念的冲突,我们需要培育理性平和、不卑不亢、开放包容的心态。对实干才能梦想成真,辛苦劳动才能开创美好生活提高了认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