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课堂的导入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浅谈如何在课堂的导入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ID:45602800

大小:54.6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15

浅谈如何在课堂的导入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_第1页
浅谈如何在课堂的导入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_第2页
浅谈如何在课堂的导入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_第3页
浅谈如何在课堂的导入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在课堂的导入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如何在课堂的导入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多低起点引入,提高学困生的接受能力由于学生基础较弱,因此教学的起点必须低。教学屮将教材原有的内容降低到学生的起点上,然后导入新课进行正常的教学。如多以加强数的计算为起点,较能提高学困生对新知的接受能力。例如:“因式分解”引入设置了三个环节。环节1:比一比,赛一赛请学生回答下列运算的结果。A组题:B组题:(1)2x3+2x5(1)29x57+29x43(2)32+2x3x2+22(2)562+2x56x44+44(3)32-22(3)792-212环节2:计

2、算的技巧是什么?环节3:复习整数乘法(3x5=15)和因数分解(15=3x5)的概念,引导学生得出整式乘法和因式分解的名称。上述从学生熟悉的数的计算为起点,学生就能直观地感悟岀整式乘法和因式分解这两个概念在形式上的显著不同。再如:“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屮位线定理”,“三线八角”,“勾股定理”等内容的教学中,先让学生量一量,通过数据及数据的计算,学生从中对有关几何定理的内容有个直观的了解,也很容易接受。实践证明,这种以数的计算为起点的引入法,冇助于学生自觉接受学习的能力的提高。当然,“低起点”引入法有很多

3、,如:以学生所熟悉的解题方法为起点引入;以新旧知识的异同点类比引入等。二、多联系生活导入,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初屮数学屮的不少概念、定理,法则等,纯率用数学去规定、推导或解释,对初中生來说严谨有余,生动不够。如果用生活中的相关事例、关系來解释,显得生动活泼。女口:0与一3的大小关系,一3与一6的大小关系仅从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去解释,去理解觉得困难时,不妨从联系的角度去解释比较有效。笔者曾听过一位老师启发学生进行过这样的联系,甲的饭卡里没有钱,乙的饭卡里不仅没有钱,反向老师借了三元钱,内的饭卡里也没有钱,反向

4、老师借了6元钱。这样甲的钱多于乙的钱,乙的钱多于丙的钱。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下接受了新知识,很有效果。又如,关于合并同类项的教学,为什么要合不同类项,具体怎样操作?要使初一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教学难度较大,但用日常生活中“数人民币”的的方法类比引入,将使学生受到启发。一位老师是这样启示学生的:“同学们,你们是否知道,老师是怎样整理你们上交的学杂费的?一般先分类,把面值100元的理在一起,50元的理在一起,10元的理在一起……依次类推,最后再把各类币值从高到低地累加起来,由此回到合不同类项的问题,用不了多少语言解释,学

5、生心领神会,即使一时语言道不明口,但对合不同类项的本质意义有了大概的理解,并对升降幕排列的必要性理解得更深,对数学的分类思想也有了直观的感焙。三、多联系同一分支内容而导入,形成学生稳固的数学知识结构初中数学主要的分支为代数和儿何。就内容而言,初中代数主要学了实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等,每-块内容的知识结构是有联系的。初屮几何学了许多种图形,对每i种图形都给予名称、定义、画法、表示法、判定法和性质等。图形不同,其知识结构完全一样,是一种等同联系。如,一位老师在讲授一元一次方程时,先由老师例举许多生活实例,

6、相应列岀许多式子,再请学生例举实例,相应列出式子。然后观察众多的式子,总结出等式(表示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叫等式);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一元一次方程(只含冇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整式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老师,那么等式包括方程,方程包括一元一次方程,对吗?”有学生提问。“对,一元一次方程是方程屮的一种,而方程又是等式中的一种。”我继而解释道。这样的联系,从等式到方程再到一元一次方程这个知识结构,学生就有了初步稳固的了解。又如:在代数学习中,加(减)、乘(除)、乘方(开方)这些不同运算彼此

7、联系着。一位老师在讲授有理数混合运算时边讲边板书,加法是求和,减法求差,是加法的逆运算;乘法是几个相同加数求和的简便计算、除法又是乘法的逆运算;乘方是儿个相同因数求积的简便运算。如:因数相同开方由此可见,加法、乘法、乘方这些从简单到复杂的运算是一脉相承的。这样,就使学生在学习屮前后内容彼此联系,形成了稳固的知识结构。四、多联系不同分支内容导入,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初中数学主要有代数和几何两个分支,通过对应,把数轴上的点和实数建立T一一对应的关系。如探求数轴上两点间线段的长就是通过这两点所对应的数的差的绝对

8、值来解决。例如:如图⑴点A、点B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分别是一1.&2.2,求线段AB的长;-1.8:2.2-4-3-2A-1012E3⑵数轴上表示X和一2的两点P与Q之间的距离是3,则x=。再如:如图,把一个面积为1的止方形等分成两个面积为丄的长方形,再把2其中一个面积为丄的氏方形等分成两个面积为丄的正方形,如此这样下去……试24利用图形完成下式的计算:111111111—+—+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