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古民居的调查与研究

明清古民居的调查与研究

ID:45600545

大小:564.69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15

明清古民居的调查与研究_第1页
明清古民居的调查与研究_第2页
明清古民居的调查与研究_第3页
明清古民居的调查与研究_第4页
明清古民居的调查与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明清古民居的调查与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明清古民居的调查与研究福州三中作者:陈新仪黄凯指导老师:柯勇本文主要通过对地理环境对古民居的影响的分析,分别比较福州与金门明清古民居的建筑特点,获得対这一时期民居建筑的多方面了解,并且展示古民居的现状,经过讨论提出关于民居保护的建议。[关键词]建筑古民居现状保护一、总论0■■A74M1cA巧夺天工的飞云楼(明正德元年(1506年))明朝与清朝是我国历史上建筑艺术发展的黄金时期,不仅建筑的实用性大大增强,还具备了很高的艺术价值呈现出形体简练、细节繁琐的形彖。这一点不仅能从雍容华贵的故宫建筑群中看出,更在各地的民居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图1・2

2、气势宏伟的西安钟楼(明万历十年(1582年))福州城的三坊七巷,丿力史文化名城福州的重要标志仅仅40.2公顷的地方,深宅云集,大院比肩,拥有二百多座明清时代的古建筑,被誉为“明清古建筑博物馆”。金门岛由于自身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社会特点,也形成了别具•格的建筑风格。图1・4金门古民居群二、地理环境对古民居的影响福州与金门均处于亚热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福州气候湿润,降水较多,而且四面环山,处于盆地,因此民居内均有较为完善的排水系统,多天井。曲于用地紧张,建筑密度较大,有良好的防火措施。$州卫星图金门幅域狭小,而积仅150平方公里,地表景

3、观以波状丘陵、台地为主,多由花岗岩构成,土地多红壤。金门气候干旱,终年降雨量少。金门多风,颇苦风沙之害。金门的民居多分布在地势能掩风,有水源、有薪材,便利农耕,交通出入便利,容易与大陆交通往來的地方。三、;、特点s弓上.2舍!更乎里「占巨居非有“明清古建筑博物馆”美誉的三坊七巷莫属,我们就由此进行研究。三坊七巷展现了福州深厚的人文积淀和城市历史的发展脉络。三坊七巷始建于西晋末年,有着“后街三坊朝七巷”的美誉。五代时期闽王王审知当政时,在原有的了城外用钱纹砖环筑罗城。罗城成为当时全国唯一的砖城。三坊七巷成为罗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历代改建

4、和扩建,成为许多达官贵人聚居生活的街坊。在此后的漫长岁刀里,这种街坊格局不断发展,延续至今,成为研究我国街坊历史的活化石。有专家认为,它堪与周庄、平遥古城和丽江古城的历史价值相媲美。三坊七巷的建筑布局继承了中国封建城市布局规整周正的传统。它的平面呈棋盘状,街巷四通八达,无所阻隔,连成一片。现存的200多座民居主要是明清时期的建筑,具有江南民居建筑的传统特点和闽中建筑的地方特色。1、布局从习惯上讲,我们都先说三坊后讲七巷,其实,从建筑位置来分析应该是先有七巷后有三坊。唐代的先民们先是沿着城市的轴线一南街,建起了一组排列工整的〃新村〃。然后

5、,再隔一条南后街,向西发展,建起一组坊巷,成为以南后街为中心轴线的〃非〃字形结构的街区。经过千百年的风雨变迁,大多于宋代定下坊巷之名,于明清时代形成今天的建筑格局,成为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性建筑。图3.1三坊七巷的布局2空间结构三坊七巷中的普通民居只冇一进院落,但达官贵人的府宅基本上沿中轴线纵向组成的几进院落构成,彼此Z间相对独立。每户人家一般都冇风火墙建筑,正门的正而立冇照壁,照壁后是天井。每进院落都有石板铺的天井,既可摆设花草赏玩又有利于采光透风。地下暗设完善的排水系统,适应南方多雨环境。每户人图3.2风火墙家除了正厅,旁边还有花

6、厅,用于接待客人。在后院及屁厅有花园假山,门窗户窗都饰有精美的木雕花卉和文图3・3天井園25TPFrcn房四宝及体现福禄寿的图案。整座建筑青瓦口墙,装饰考究,饶有风致,具冇浓厚的文化气息。从建筑空间的处理来看,三坊七巷在屮轴线上的主厅堂,比北方的厅堂明显高、大、宽,与其他廊、榭等建筑形成高低错落,活泼而又极富变化的空间格局。厅堂一般是开敞式的,与天井融为一体。特别要指出的是,为了使厅堂显得高大、宽敞、开放,一般在廊轩的处理上着力,承檐的標木,或再加一根协助承檐的標木,都特意采用粗大的而长的优质硬木材,并用减柱造的办法,使的厅堂前无任何障

7、碍,这在北方建筑及其他南方建筑中,都极少见到。例如宫巷林聪彝故居之轿厅以及祠庙的戏台,均是如此处理。这是福州古建筑的重要特色之一。图3.6牌堵3、围墙三坊七巷民宅沿袭唐末分段筑墙传统,都冇高、厚砖或土筑的围墙。墙体随着木屋架的起伏做流线型,翘角伸出宅外,状似马鞍,俗称马鞍墙。墙只作外围,起承重作用全在丁柱。江南建筑屮,绝大多数是成90度角的直线构成的阶梯形的山墙,福州仅个别建筑有,包括福建的闽北、闽南、闽东也有存在,惟独福州三坊七巷民居的马鞍墙是曲线形的马鞍墙。一般是两侧对称,墙头和翘角皆泥塑彩绘,形成了福州古代民居独特的墙头风貌。4、

8、雕饰三坊七巷在建筑装饰方面最有特色的要数对门窗扇的雕饰。普通居民梁柱多不加修饰,简洁朴实,而在门窗扇雕饰上则煞费苦心。其窗根制作之精致,镶收的木雕Z华美,是其他省份居民难以企及的。窗饰的类型特别丰富,有卡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