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594587
大小:106.77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15
《法律视角下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的路径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特别是大型公司为维护自身的企业形象而制订企业内部劳工标准的自律性规则。“工厂守则”是维护劳工权益的生产守则。“工厂守则”就其基本性质而言,实际上是企业的法律责任。近年来•由社会责任国际组织(SAI)于1997年8月发起并主持制定的SA8000在国际上影响很大,并得到一些跨国公司的强力推行。IS026000国际新标准从2004年开始紧张的制定中。近些年,美国等发达国家也非常注重通过法律强化企业社会责任。以上这些均表明企业社会责任所具有的明显的法律性质。现实中,还有很多人包括企业高层,把企业社会责任理解为参与公益活动或捐款捐物、扶贫救灾等诸如此类道
2、义上的责任,公众也主要是通过企业的公益性善举来评价企业,而容易忽略企业的法律遵守情况,没有把企业社会责任与其法律内涵联系起来。殊不知,很多形象好的大企业在纳税、员工权益、环境污染等问題上还是刻意回避的。世界零會商巨头沃尔玛曾拒绝在中国建立工会,肯德基劳资纠纷及食品质童问题多多,这恰恰说明企业在合法经营方面存在法律问题。2008年《劳动合同法〉实施前,许多大企业辞退员工,欲割断工龄规避法律事件闹得沸沸扬扬,遵守法律还是应对法律反映的实质是企业的法律责任意识。企业法律责任的履行与否对社会的影响最大,难以想象,经常规避法律的企业会有长久的发展。学界普
3、遍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不仅是独立的经济实体,而且是具有法人人格的伦理实体,法律责任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劳动法专家常凯教授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就其本质而言是指企业对于社会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就其责任范围而言则主要是指对于企业内部劳动关系调整和劳工权益的实现所应承担的责任。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性质决定了这一运动并非只是改善劳动者的利益,而是要实现劳动者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权利。”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和底线的法律在我国有不少原则性和具体规定,主要体现在《公司法〉、《全民所有制企业法〉、《中小企业促进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
4、、《安全生产法》、《环境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駅法》、《食品安全法》、《公益事业捐赠法〉等多部法律中。《公司法》第五条明确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骨,履行社会责任。”从“工厂守则运动”应该可以看出,劳动法律法规在企业社会贵任中的地位比较特殊。当前,世界范围内的贫富差距及劳工权益问题比较突岀,在此也把视线落脚于劳动立法。企业应当为其职工承担一定的责任是其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劳动法〉作为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基本法,站在劳动者68牛经济202年第6期万方
5、数据的立场要求企业应承担哪些社会责任,总则中《劳动法》列举了职工参加和组织工会等劳动者享有的若干权利,以及企业应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相应为劳动者实施这些权利提供便利条件。分则对企业应当保障职工的相关利益作了更为详尽的规定。分则第二章中规定了用人单位在就业方面不得有歧视行为(第12J3条)以及其应承担不得雇佣童工的社会责任(第15条);第三章从合同的成立到解除的各个阶段规定了企业应依法保障职工的利益;从第四章到第九章还分别从工时、工资、劳动安全卫生、特殊保护、职业培训和社会福利等6个方面规定了企业应当对职工承担的社会责任。2008年实施的新
6、《劳动合同法》更是从劳动合同签订、履行和解除的层面详尽地规定企业对劳动者应尽的社会责任,并有不少突破。例如,规定劳动合同终止后一定情形下企业对劳动者应给予经济补偿,这就是明显的社会责任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在我国绝不仅仅是一种道义上的责任,而是已经在法律上占据重要地位的社会责任。虽然我国法律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规定尚不成体系,但是我们从这些规定中可以看出,企业社会责任在我国已经具有了法律制度的地位。任何企业都必须承担强行性法律规范所规定的社会责任,同时应按照法律倡导性规定多参与公益事业,关注社会公共利益。二、企业杜会责任缺失的法律现象及原因分析企业是
7、一个个社会的经济细胞,它的成长发展宜接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形势和国际地位。处于历史关键转型期的企业在成长中存在着诸多社会责任缺失的法律现象,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屡屡據线,一方面又面临成千万上百万元的慈善捐助,这就是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怪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追求短期经济利盜而漠视员工寻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员工、债权人、顾客、供应商、竞争者、国家。受利益驱动,一些企业的短期行为严重,只注重追逐自身当前发展优势,而忽视长远发展,造成企业形象受损、生产和经营陷于被动,从而在市场中失
8、去竞争力,甚至被市场无情淘汰。公众对企业损害员工权益和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最为反感。例如,因缺乏防护造成的职业病和安全生产事故等。市场上充斥着大量假冒伪劣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