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588461
大小:177.87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9-11-15
《以社区邻里关系为研究对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城市社区异质性与社区凝聚力一一以社区邻里关系为研究对象【作者简介】蔡禾,中山大学补•会学与补•会工作系教授(广州510275);贺霞旭,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博士研究生(广州510275)o【内容提耍】市场经济的改革导致城市社区异质性的增长,社区内异质性对用民邻里关系具冇负面影响,但在社区间界质性不同的城市里,社区内界质性的效应不同。在社区间界质性程度低的城市,社区内居民的职业差异是影响居民邻里关系的主耍因索;在社区间异质性程度高的城市,社区内居民的阶层差异是影响居民邻里关系的主要因索。研究发现,居民的社会参与和社区公共空间的
2、供给会显著地增加居民邻里关系水平,这意味着城市社区凝聚力的捉升有待于社区公共领域的发展。【关键词】社区凝聚力;邻里关系;异质性;社会参与;社区公共领域中图分类号:C912.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9639(2014)02-0133-19一、问题的提出与文献(一)问题的提出伴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城市“单位制”解体,城市社会管理的重心逐步从“单位”转向社区,“社区”已经成为当下中国创新社会管理、实现社会善治、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场域。事实上,社区建设并非仅仅只是当下中国面对的问题,吉登斯在他的《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
3、主义的复兴》一书中谈到,“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使得'以社区为重点'不仅成为可能,而且也变得必要,这是因为这一进程产生的向下压力。'社区'不仅意味着重新找冋□经失去的地方团结的形式,它还是一种促进街道、城氛和更大范围的地方区域的社会和物质复苏的可行办法”(安东尼•吉登斯,2000:83)。滕尼斯是最早捉出社区概念的社会学家,在他那里,“社区”强调的是“共同体”(斐迪南•滕尼斯,2010:58),意指那些建立在情感和共同性基础上,彼此具有认同感、安全感和凝聚力的社会群体(黄平、王晓毅,2011:2-3).不过,这一概念在学术界的沿用过程中
4、,形成了两类不同的研究视角(陈福平、黎熙元,2008),一类研究用绕地缘共同体展开,例如农村村庄、城市街区;另一类研究则关注非地缘/跨地缘共同体,例如网络社区。木文是在地缘共同体的含义上使用社区概念。在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里,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特点决定了人口的流动性极低,而小农经济为了应对自然或社会风险的压力,往往是同一家族或宗族的人聚族而居,血缘关系与地缘关系叠加在一起,形教了社区成员的共同情感、认同和凝聚力,成为社区整合的基础。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城市社会呈现出以下特征:第一是单位制,人们的各种需求都是通过工作单位來满足,“生产
5、和生活在制度上是同一的,英至在空间上也是一体的”(郑中玉,2011);第二是每个人都是按照国家统一制定的分配体制获取资源,在收入和福利上的阶层差别较小;第三是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机会被限制在户籍所在地,在职业上缺乏◎主选择的权利,在空间上缺乏◎由迁徙的权利。这三个特征导致了城市社区居民不仅在社会经济特征上差异不大,而且居民之间或者因同一“单位”而熟悉,或者■因世代为邻而熟悉,“单位”的业缘关系与世代为邻的地缘关系叠加在一起,形槊了社区成员的共同悄感、认同和凝聚力,社区整合是建立在居民对“单位”或对国家的资源依附基础上的。伴随着市场经济
6、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劳动力自山流动和住房商品化,中国城市社会正在发生快速的分化,这种分化包含两个维度:一个是横向的分化,指城市居民在种族、民族、语言、文化、宗教、职业等领域的特征差界加大;二是纵向分化,指城市居民在收入、财富、教育等资源占有上的差异加大。这种分化呈现在社区屮是社区异质性的増加,即原本毫不和干的个体,诸如不同单位、不同职业、不同文化、不同宗教和不同民族的人经由住房的市场机制(指购房或租房)开始居住和生活在同一个社区。另外,城市中快速的人口流动使社区中的街坊/邻居也不再是同一宗亲或世代为邻的熟人,而是不断变换的“生人
7、”,社区似乎正在失去传统社区所具有的“熟人社会”的特征。城市社区的变化在学术界引发了一场关于“社区消失”与“社区保存”的争论。“社区消失论”的研究认为,社区将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中逐渐消亡,传统社区中个体Z间、邻里Z间关系密切等方面的特征在现代城市中已不复存在。“社区保存论”的研究认为,城市化所导致的社会变迁并未造成城市社区的消亡,相反,城市社区可以缓冲社会变革力量的影响,邻里之间紧密的关系仍在一定程度存在,同时,城市居民也利川着邻里关系来进行社会交往和获得各种社会支持(兰亚春,2012:21;陈福平、黎熙元,2008)。然而,
8、正如桂勇和黄荣贵对这一争论的分析,不管“是'社区消失论’还是'社区保存论'都缺乏充分的來自中国城市社会的实证研究结果的支持,他们的观点主要是基于思辨的分析以及对国外相关研究的梳理与综合的基础上”(桂勇、黄荣贵,2006)o毫无疑问,随着中国经济体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