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数学考前复习答题指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9年高考数学考前复习答题指导2019.6.1一、填空题部分:基本方法:①直接求解法;②数形结合法;③特殊化法(特殊值法、特殊函数法、特殊角法、特殊数列法、图形特殊位置法、特殊点法、特殊方程法、特殊模型法);④整体代换法(换元、参变分离等);⑤类比、归纳法;⑥转化与化归(函数、方程、不等式);⑦图表法等.典型题示例1.集合问题:集合的有关概念,集合的运算,注意元素的互异性,交集与并集符号;利用数轴、韦恩图解题;设全集U二xx5zxN,集合A二{1,2},B二{2,4},则Lu(AUB)二2.抽样与统计:抽样方法、频率
2、分布直方图、茎叶图;注意系统抽样编号的特征、分层抽样的比例关系•能看懂频率分布表、直方图、折线图及其茎叶图;了解平均数、方差和标准差及其相关计算;若一组样本数据2,3,7,8,a的平均数为5,则该组数据的方差?_A_・3・复数的运算:复数的概念,如实部、虚部、共觇、模、纯虚数、复数相等的条件等,复数的运算及其几何意义;若复数z二(1+加)(2・i)(i是虚数单位)是纯虚数,则实数加的值为—.4.双曲线、抛物线的方程与几何性质:双曲线定义、标准方程、几何性质,注意相关的概念,如实轴(虚轴)长、准线方程、渐近线方程等;抛物线
3、定义、标准方程、几何性质,先化成标准方程,再结合图形确定基本量;以双曲线分1@000)的右焦点F为圆心,Q为半径的圆恰好与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相切,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丄5・v=Asin(x+(p)的图象与性质:周期、图象变换、求值、最值(范围单调性、奇偶性;已知直线x—是函数/xasinxbcosxcib0图象的一条对称轴,则直线4axbyc0的倾斜角为亠.6.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通过列举、列表、分类、分析等方法求简单的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的概率;袋中有若干只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球,这些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现从中随机摸出
4、1只球,若摸出的球不是红球的概率为0.8,不是黄球的概率为0.5,则摸出的球为蓝球的概率为▲.注意:古典概型用列举法列出所有基本事件,理科生也不提倡用排列组合的方法![2017-2018学年度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二)]欧阳修在《卖油翁》中写到:"(翁)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可见卖油翁的技艺之高超,若铜钱直径4厘米,中间有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小孔,随机向铜钱上滴一滴油(油滴大小忽略不计),则油恰好落入孔中的概率是▲.7.算法与流程图:[2017-2018学年度苏锡常镇
5、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二)]右图是一右图是一个算法流程图,若输入值X[02],,则输出值S的取值范围是▲・&求函数的定义域:常见函数的定义域问题,转化为解不等式(组);1函数心In兀2的定义域为▲・^3~~x9・命题及其常用逻辑用语:特称命题与全称命题及其否走,充分、必要条件及其判断;已知命题px4x50,命题qx:2x1nr0(w0),若卩是9的充分不必要(第5题图)条件,则实数加的最大值为—.10・立体几何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注意模型化的思想(长方体模型)、割与补、等积变换(转化的思想);[2018江苏高考】10.
6、如图所示,正方体的棱长为2,以其所有面的中心为顶点的多面体的体积为11・线性规划:正确画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直线定界、特殊点定域),注意边界线的虚实,在可行域范围内目标函数的最值;【2013江苏高考】抛物线yx2在x1处的切线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区域为D(包含三角形内部和边界)若点Pxy(,)是区域D内任意一点,则x2尹的取值范围是▲•12.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函数的零点问题: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对称性X周期性;函数图象及其变换;函数零点问题的求解;【2014江苏高考】已知/x()是定义在R上且周期为3的函数
7、,当AOQ在区间3,4上有10个x0,3时,fx()x零点(互不相同),则实数Q的取值范围是r9■■已知函数/x()
8、log2x
9、0,若关于X的方程f)(xa3)(}fx。20有且3x2x3只有3个不同的实数根,则实数a的取值集合为▲.12.三角变换及其应用(包括解三角形):利用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求值问题,利用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已知sin3sin(_),则tan(一)▲・61213.平面向量及其运算:向量的线性运算,利用基底法或坐标法求向量的数量积;uuuruuuruuur【江苏省2017年高考数学试题】.如图
10、,在同一个平面内,向量04,OB.OC的uuuruuuruuuruuur模分别为1,1^2,OA与OC的夹角为,且tan6OB与OC的夹角为45。.若uuuruuuruuur(第12题)OCmOAnOB(mn,R),则mn▲.15.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三者I【2012江苏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