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557710
大小:310.50 KB
页数:38页
时间:2019-11-14
《《王弼老子注》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讲王弼《老子注》主讲:杨志君第一节老子其人其书老子(约前580-前500),《史记》: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周朝的守藏室之史”,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的管理员。以国家图书馆的规模,他的渊博就远非《庄子》所说的“惠施多方,其书五车”所能比拟。他还是远近闻名的礼仪内行,引得远在鲁国的孔子也来向他问礼。史与礼,是上古知识的总汇。老子在双重知识总汇上的丰厚学识,使他能够以史的眼光透视古今之变化,以礼的序列分析社会之吉凶,从而在扬弃旧史观和突破旧礼制中,建立一种具有高度的本体超越性和宏观的历史审视力的思
2、想体系。《老子》的成书年代20世纪上半叶,梁启超、顾颉刚等学者提出“《老子》晚出说”,钱穆先生在《庄老通辩》中也持此说,认为老子在孔子之后,《老子》成书于战国晚期。1993年湖北荆门市郭店楚墓出土了一些简牍,其中就有甲乙丙三种《老子》抄本。这个墓大概是战国中期的,所以“《老子》晚出说”已经不能成立了。今天可以比较确定地说,《老子》的成书年代应该正如司马迁所说,是与孔子同时的春秋末年,至少不晚于战国初。先秦诸子的著作,大多是一个学派共同编纂的。如《论语》、《孟子》、《庄子》。但《老子》则主要由老子自己撰写。陈鼓应《老子
3、今注今译》的“修订版序”说:老子这本书是一本专著而不是纂辑。这本书前后理论一贯,层层推出,成一家之言,而且“全书分明有著者自称的‘我’、‘吾’,则非由编纂而成,甚为明显”(徐复观持此说)。由《老子》书中没有一处自称“老子曰”或“老聃曰”,这也可以证明是老聃自著。无论从文体或思想内容一贯性来看,这本书很可能出自于一人的手笔,当然,有些字句为其弟子或后学所附加,亦所不免。“道”的多重意蕴“道”是《老子》一书的最高范畴,“道”既是宇宙最初的发动者,又是世间一切事物存在的依据和将它们统一起来的东西。1、道路。2、宇宙的本体,
4、与“无”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对比上帝创造世界)《老子》42章在讲“道”创生万物的过程时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谓“一”,是说无定质(“混成”)、无定形(“寂寥”)若有若无的“道”,收摄凝聚而生成为元气;元气分化为阴阳,叫做“二”;阴阳二气交错和合而产生具体的存在,叫做“三”;有了具体的存在物以后,各种具体的物类相互影响而万物创生。老子认为,从初始的意义上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一切都是从本根之“道”中生发出来的,这就叫做“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3、实存意义的“
5、道”。老子认为“道”是真实存在的东西。“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知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曒,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十四章)“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二十一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二十五章)4、规律(1)对立转化的规律:“有无相生,
6、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2)循环运动的规律。“反者道之动。”道的运动规律是循环的,循环运动是道所表现的一种规律。5、生活准则。形上的道落实到生活的层面,就成为人间行为的指标,成为人类的生活方式与处世方法了。老子认为,凡事自然无为,致虚守静,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柔弱,不争,居下,取后,慈,俭等观念都是人类生活的准则。其中“自然无为”的观念是老子的核心思想。它指顺任事物自身的状况去自由发展,而不以外在的强制力量去约束它。“道”的第一个特点:“无”和“有”的统一从人的感觉来说,道“视
7、之不见”、“听之不闻”、“博之不得”,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的惚恍境界;若超越日常经验,它又是“有象”、“有物”、“有精”、“有信”的。道是“无”,是因为它不是一个具体的事物,人们不能用感官接触它,也不能用概念去表述它;道是“有”,是因为它能够创生出实有的一切东西,包括宇宙天地。“无”显示了道的超越性,“有”显示了道的实在性。“无”和“有”又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有无相生”),无形无名的大道,要通过有形有名的事物表现出来;而有形有名的事物中又潜藏着无形无名的大道。从秩序上来说,“无”先于“有”,“无”潜藏着无限未
8、显现的生机,蕴含着无限之“有”。因为“道”是超越了我们的感觉经验和概念认识的“无”,所以我们只能通过它所创造的“有”去体验、去想象、去推衍它的存在。老子讲“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启示我们在分析和处理问题时,应该将“有”与“无”、“虚”与“实”、“藏”与“露”、在场与不在场结合起来,既应关注已经显露出来的现象,更要顾及那些没有显露却起决定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